穿很多还是手脚冰凉,或是没做这6件事
日常养生

穿很多还是手脚冰凉,或是没做这6件事

1778

一降温就手脚冰凉,尤其是女性,就算穿厚鞋袜、盖厚被子也捂不暖。广东省中医院慢性疾病管理科副主任吴一帆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这可能不单单是因为天气寒冷或是保暖不够,这与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身体,或者气机郁滞、阳气不能够顺畅通达四肢末端有关。对于这种情况,推荐做好以下6点,有助于在冬日畅通阳气、温煦

日常养生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557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当草木上莹莹的露水透着几分寒意,菊花渐渐黄艳夺目,伴随着片片飘落的树叶,寒露来到我们身边。今年10月8日为寒露日。时至深秋,蝉噤荷残,芦荻轻飞,桐残叶黄,千里铺霜,从南到北,山川间色彩斑斓,秋色深深浅浅,淡妆浓抹总相宜。寒生露凝,南北俱秋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

日常养生

暑去凉来立秋至 正是平衡阴阳好时机!

1530

立秋过后,暑去凉来,自然界的阳气也开始收敛,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妇科副主任医师徐翠认为,立秋时节是调养身心、平衡阴阳的重要时期。起居仍宜晚睡早起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秋老虎”的炎热天气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徐翠建议,要

日常养生

大暑养生:运动忌过汗、饮食忌贪凉

49

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是一年中阳气最为鼎盛且将由阳转阴的时节。此时,天气非常炎热,空气水分蒸发较多,呈现湿热的气候特点。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而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应夏,脾应长夏”,心本属火,脾本属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刘静、副主任医师逯金金认为,大暑养生应以调养心脾为主。

日常养生

大暑时节:热蒸雨煮,祛湿防暑

873

“映扶桑之高炽,燎九日之重光。”在炽热的阳光中,金黄的向日葵热烈绽放,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到来了。今年7月22日为大暑,此时节,酷热的天气已到了极点,世间万物也将能量释放到极致——草木感暑气而奋发,万物向烈阳而争时,稻田飘香,瓜果成熟,流萤飞舞,荷花怒放,一切都是生命最绚烂璀璨的模样。大暑前后

健康新闻

“三伏天”虚寒类疾病患者适合“冬病夏治”

619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田晓航)今年7月15日入伏。中医专家介绍,“三伏”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部分人群在此期间进行敷贴“三伏贴”、艾灸等治疗,能够有效防治虚、寒类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执行院长高铸烨说,“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气温高,在人体阳气较旺盛时,治疗因阳气不足、寒气太盛而

健康新闻

立夏后养生防病须抵御湿热邪气

1300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田晓航)5月5日将迎来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专家提示,立夏之后,气候特点以湿热为主,人若不能适应,感受湿热邪气,则易发病。“立夏标志着自然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转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景说,立夏之后,天地之气相交,气温开始升高,

日常养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也得讲究门道

251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秋冻”是指在天气变暖时不要急于换掉棉衣,天气变冷时不要突然穿得过多。不仅如此,春天要“捂”,也得讲门道,捂对部位,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部位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第二个需要保暖的部位就是腰腹

健康新闻

天冷了,吃点啥有助抗寒?

590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记者 张建新)近日,多地迎来又一轮寒潮,气温再降。专家建议,天气寒冷,顺应“闭藏”的规律,适当进补,强身益气,驱寒保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张克明说,天寒地冻,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环境转变而变换。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建议多食一些温热性味的食物,补充充足的

日常养生

"立冬养生好 一冬病不找" 教你做好冬藏

290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俗话说,“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认为,立冬后的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立冬过后,气温明显降低,时有雾霾发生,冬藏应保持健康的居室环境。李金辉建议,供暖以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湿度保持45%-65%为宜。起居上,尽可

日常养生

今日霜降 中医专家支招这样养生

0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任亚锋。慎起居霜降时节,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

日常养生

今日寒露 养生需要重视这3件事儿

298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闫奎坡。闫奎坡表示,寒露时节,昼热夜凉,阳气渐退,阴气渐盛,雨水渐少,天气干燥,应注意保养体内之阴精、收敛体

日常养生

秋分时节又到来,这样养生可事半功倍

1312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秋分时节,气候由热转凉,天地间阳气渐退,阴寒渐生,是“阴阳交替”的重要节点,对人体影响十分明显。秋分养生要注意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道培怎么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闭藏。”张道培表示,中医理论

日常养生

“贴秋膘”可不能盲目 这些要点需注意

1663

立秋时节,民间有“贴秋膘”之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刘梦超介绍,过去人们“贴秋膘”,是由于夏天之后容易消瘦,需要增加体重,抵御冬天的寒冷。此外,天气逐渐凉爽,人们往往胃口渐佳。如果是身体健康、脾胃功能尚好,又在夏天明显消瘦、消耗较大的人,适当进补是有益的。“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贴

日常养生

“贴秋膘”要注意什么?

1743

立秋时节,民间有“贴秋膘”之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刘梦超介绍,过去人们“贴秋膘”,是由于夏天之后容易消瘦,需要增加体重,抵御冬天的寒冷。此外,天气逐渐凉爽,人们往往胃口渐佳。如果是身体健康、脾胃功能尚好,又在夏天明显消瘦、消耗较大的人,适当进补是有益的。“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贴

日常养生

白露时节养生有这些讲究 中医专家详解!

518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白露时节的到来,有不少网友反映身边打喷嚏、流鼻涕的人不知不觉多了起来,免疫力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在此时也容易出现感冒,或者口干、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许云。许云表示,《黄帝内经》中说“肺喜润而恶燥”,秋与肺气

日常养生

身体疲乏没精神 “秋乏”来袭如何应对

1596

出伏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容易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如何缓解“秋乏”?不妨试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刘纳文给出的这些建议。刘纳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即使没有大病,身体也会有几分虚弱。由夏转秋后,机

五种人不宜游泳,肺部疾病/心血管病/皮肤病/传染病不能去
健身方法

五种人不宜游泳,肺部疾病/心血管病/皮肤病/传染病不能去

478

夏天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首选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尽情畅游很愉悦。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游泳,有五种人不宜游泳的,比如心血管病患者、孕妇、呼吸道疾病、皮肤病、传染病的患者,这些人游泳对自身健康的伤害非常大,还能将疾病传染给他人。五种人不宜游泳1、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这些人下水

日常养生

夏日如何养脾胃?吃姜护阳气,喝点酸梅汤

1337

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中医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脾胃病科医生张立宏解释,脾胃与长夏对应,长夏是夏至至处暑时期,长夏时节易责之于脾胃,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胃胀、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反酸、泄泻或便秘、乏力、头晕的症状。“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节(洁)、情志失常、过度

日常养生

中医贴士:春夏之际捏捏手给宝宝拔拔个儿

594

春夏之际,光照充足,气温升高,是天地万物迅速由“生”到“长”的时期。且春末夏初,气温变化频繁,宝宝易感受外邪,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此时小朋友日常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实现“生长”呢?中医就来跟家长们介绍几个小儿推拿保健的手法,助力孩子长个儿强心。推拿前,家长洗净并搓热双手,推拿小朋友的左手,可涂抹

日常养生

初夏养生秘籍:饮食少油腻,睡好子午觉

1283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专家指出,避风寒、戒烦躁,养阳、祛湿是养生重点。“春夏交接,余寒未尽,时有风作,雨水渐多。”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春夏养阳”,不要吃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以免损伤阳气。夏季五行属火,五脏在心。因此,立夏养生

美容护肤

手脚总冰凉,教你这样拯救“冰美人”

328

“我为什么总是手脚冰凉?”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主任林景琳最常被女性患者问到的问题之一。为什么总见“冰美人”而少闻“冰靓仔”?为何冰凉的总是手脚?林景琳进行解答。女性手脚冰凉,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有虚证和实证两种不同的情况,应针对不同情况辨证论治。“虚证情况下,女性会因阳气不足而导致手脚冰凉。

日常养生

早春、仲春、晚春,春季饮食大有讲究

272

春季,阳气上升,万物更新,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春季的养生保健也是一年之中的基础。可你知道春季饮食有哪些讲究吗?其实人们应该按照早春、仲春和晚春三个阶段进行饮食调整,来达到养生的目的。早春饮食应注重蛋白质摄入早春,是指立春到惊蛰之间的时间,这个阶段气温昼夜温差大并且气温较低,阳气逐步上升,人体内的热

健康新闻

小寒:雁归年将至,雪伴寒梅香

18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伴着蜡梅的孤雅幽香,在大雁北归的振翅声中,小寒节气准时赴约。 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意味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

日常养生

入冬之后要“养藏”?中医:睡眠、衣着、饮食注意这些

1955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梁健宁主治中医师提示,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养藏”。何为养藏?他指出,立冬之后自然万物闭藏,人也应该顺应、效仿自然,将阳气潜藏于体内,不使其耗伤,这就是“养藏”。具体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早睡晚起、衣物适时增减梁健宁表示,立冬以后,开始出现昼短夜长的特点,人也应跟随着这一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