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藏在小小元宵里的大学问

1012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我国“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习俗,广为流传。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圆形食物,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最初,元宵叫“浮圆子”,寓意团圆。那么,这小小元宵里究竟藏着什么“大学问”呢?买元宵时

健康新闻

拔苗助长 该不该打生长激素

1801

近日,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通过网络透露,正在给身高136厘米的11岁儿子打生长激素,27天已初见成效,长高了近两厘米。该话题随即引发关注,并多次冲上新闻热搜。要不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助长,成为正反两方网友辩论的焦点。其实像这对明星夫妻一样的焦虑父母在医院非常常见。关于长个这件事,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注射生长

健康新闻

抗炎饮食方法四大推荐,快来跟着吃

312

第二届营养素养大会暨第四届饮水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养热词,让“抗炎饮食”一度冲上热搜。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症、癌症与肿瘤等行为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时下人们似乎更关注自己的饮食与健康。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抗炎饮食。“抗炎”中的“炎”是一种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是机体内

健康新闻

警惕!那些温柔的烫伤

1383

寒潮来袭,暖手宝、电热毯、发热鞋垫、保暖贴……各种取暖神器安排上!但你知道吗?这些送温暖的小帮手,有时也会变成“温柔杀手”,给我们带来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皮肤伤害——低温烫伤。不烫却伤是为何?想象一下,当你把一个暖手宝放在手臂上,温度刚刚好,既不冷也不热,是不是感觉特别舒服?但正是这种“刚刚好”的温度(

糖尿病能不能吃小米
日常养生

糖尿病能不能吃小米

1702

导读小米,在历史上曾经是许多地方的主食之一,如今虽然与大米、面条相比并不常见了。但作为一种粗粮,小米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多酚和抗氧化剂等,对健康有多方面的好处。那么糖尿病人能吃小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小米,在历史上曾经是许多地方的主食之一,如今虽然与大

健康新闻

治病神器不可轻信

1772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销售人员向她推销一款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肩颈疼痛等都有疗效的鞋子,因为家中老人患有高血压,她便给老人买了这款上千元的“能量鞋”。然而,家里老人坚持穿了两个月后,并没有产生宣传中所说的效果,鞋帮还开胶了。本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却因为打起了“科技牌”,变为具有神奇功效的“治病

健康新闻

5种门诊慢特病将新增纳入医保跨省直接结算

1654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徐鹏航、彭韵佳)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13日公开发布《关于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明确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根据通知,新增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此前,国

健康新闻

五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1687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9.7%。”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积极进展。首先,个人

健康新闻

湖南长沙雨花区:助老餐厅 送饭到家

110

“社区有了中央厨房,一日伙食再不用愁。”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营山佳园小区的林智荣老人,前段时间摔伤了腿,无法下床做饭。正愁时,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告知,街道有了中央厨房,可以送饭上门,三菜一汤搭配合理,想吃什么还可以自己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林智荣加入了社区助餐点的微信群,点了餐,留下地址、

健康新闻

中老年群体需重视力量训练

1012

第九届全国老年人体育科学大会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老年人锻炼话题引发关注。与会专家提出,中老年人运动频率越高、运动时间越长,或越会感到生活充实。中老年群体要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同时应适当增加力量训练。力量训练通常被称为重量训练、抗阻力训练等,能够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增强肌肉力量,对于

健康新闻

健走和溜达是两码事

590

健走越来越成为大家乐于选择的健身方式。虽说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但健走和溜达可是两码事儿。只有走得科学,才能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分享下健走的要领。健走对行头也有讲究有规律地进行健走,既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新闻

冬春季细菌性肺炎高发期 专家呼吁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298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怡教授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是细菌性肺炎的高发期。严重的肺炎球菌感染除引起肺炎外,还可造成患者罹患菌血症、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她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预防保健科主管医师何秋萍均呼吁民众,尤其是有相

健康新闻

多项政策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826

随着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建立,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罕见病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引进、研发和生产,并加快罕见病药物的注册审评审批,罕见病药物在国内的上市数量逐年提升。根据《2024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65种罕见病药物上市,涉及

健康新闻

经常参观博物馆居然有这样的好处

1170

生活在文化场馆众多的城市居民会有在周末去参观博物馆的打算,除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外,这种行动对健康也颇有益处。2018年,加拿大法语医生协会与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合作,开启了开具“参观博物馆”处方的跨界项目,开具这种处方的目的是促进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健康新闻

呵护脑血管,控制血压血糖很重要

1765

气温下降,我们身体很多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比如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不畅等,因此更易发生脑出血或脑梗。天气寒冷,人们活动量减少,易使血糖升高,也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哪类人群更容易患上脑卒中呢? 一类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内壁会出现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高龄的人还

日常养生

戒烟、控糖、护足 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77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肢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被破坏,并发感染及下肢动脉不同程度闭塞,严重者常导致肌肉和骨组织坏死。糖尿病足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杨黎

美容护肤

"躺着就能瘦"的网红减肥针 真的靠谱吗?

1290

近段时间,减重市场动态频频。跟之前的超适应症用药减肥的情况不同,今年7月,国产利拉鲁肽的肥胖或超重适应症已经获批在中国上市。随后,由仁会生物申报的贝那鲁肽注射液(以下简称“贝那鲁肽”)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早在获批之前,这类网红“减肥针”早已进入爱美人士的圈层,亦有深受肥胖困扰的患

健康新闻

仅用BMI衡量肥胖程度或不够科学全面

4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文章称,长期被用来衡量肥胖的关键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存在缺陷。BMI是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肥胖筛查指标,BMI与身高体重相关,其数值在18.5至24之间为体重合理,低于18.5为体重过低,高于24为超重,高于28为肥胖。现有研究证实,BMI数值高与糖尿病、

健康新闻

专家表示:九成中风可以避免

1479

中新网广州10月29日电 (记者 蔡敏婕)今天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近年来,脑卒中也不再属于“老人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卒中在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也不在少见。“其实多达90%的中风是可以避免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何旭英表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

美容护肤

一分钟测试骨质疏松,你是“骨脆脆”吗?

156

骨质疏松症这个“沉默的杀手”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如何知道自己有骨质疏松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五科(骨质疏松中心)蔡杨庭医生来聊聊如何提高认识,预防好和管理好这一疾病。50岁以上5个人就有一人骨质疏松我国2018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

美容护肤

《自然》发文:BMI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

1579

·BMI并不测量体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状况不佳或死亡风险更高。·由于BMI是根据白人的测量数据开发的,有色人种“不太适合这些参数”。与白人相比,BMI指数较低的亚洲人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更大,这可能是由于体脂百分比和分布的差异。

他们用"减肥神药"瘦下来,真的开心吗?
美容护肤

他们用"减肥神药"瘦下来,真的开心吗?

41

·“本来我是个‘吃货’,现在花钱买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看到之后却觉得很烦,一口都吃不下。会很焦虑,觉得还不如不减。”·“有人担心这些药物的存在会加剧饮食失调和体重羞耻。这是一个身材焦虑无处不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好地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打针之后,吃饭开始成为一件痛苦的事。年轻女孩走进门诊,坐

日常养生

甜蜜的代价!男子长期饮含糖饮料致失明

1652

9月22日,一则关于“35岁男子林先生(化名)长期饮用含糖饮料导致失明”的消息引发大众关注。“林先生来就诊的时候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下降,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林先生的主管医生——河南郑州市中心医院眼科眼底病专业组副主任医师李海威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林先生已经出院,右眼视力无法恢复,

健康新闻

全国超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报销服务

653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国家医保局2023年下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让群众享受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待遇更便捷,截至今年8月,已有25个省份约14.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了门诊统筹报销服务,累计结算1.74亿人次,结算医保基金69.36亿元。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付超奇在发布会上介绍

结婚真的会让你变胖!夫妻越恩爱越胖!
美容护肤

结婚真的会让你变胖!夫妻越恩爱越胖!

719

你有没有留意到过一个现象:人们在结婚后会越来越胖,而且这种肥胖往往不是一个人独有,而是夫妻一起胖起来,甚至很多婚前很瘦的人,结婚后也变胖了。这到底是个人错觉呢?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说答案:恭喜你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共胖(coobesity),也就是夫妻一起肥胖的现象。那为什么会有共胖呢?今天就来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