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12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这项历时10年的研究成果,预示着其在诊断由脑膜炎和脑炎等疾病引起的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12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这项历时10年的研究成果,预示着其在诊断由脑膜炎和脑炎等疾病引起的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牵头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的演变方式,并展示了染色质的3D结构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绘制了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中DNA修饰的首张图谱,这两个大脑区域对学习、记忆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也常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
孟德尔遗传病患者通常要经过6年以上测试才能得到诊断结果。但现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准确而快速的方法,名为NanoRanger,可在几个小时内对这一类疾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改变传统遗传疾病诊断。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Med》杂志上。孟德尔遗传病包括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科学家对6种灵长类动物及人类开展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灵长类动物雄性Y染色体的进化速度快于X染色体。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比较了黑猩猩、倭黑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红猩猩,以及与人类亲缘关系
在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出现,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深刻变革。记者1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CD3L1抗体,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据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许杰团队在最新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前,PD-1/PD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韩学尧教授团队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了金属硫蛋白1E(MT1E)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糖尿病期刊《糖尿病护理》杂志。研究团队将早发糖尿病患者的遗传学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国家卫健委乳腺癌治疗规范编写组成员廖宁教授18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中国女性而言,运动缺乏是乳腺癌的第一致病原因。她直言,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女性缺乏运动,BMI指数(人体的体重指数)超标。其次,生育年
由30位粤港澳大湾区肿瘤专家组成的“精准肿瘤医学工作小组”(简称小组)23日在香港表示,经过近两年研讨,小组近日在美国《精准肿瘤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布《大湾区精准肿瘤医学共识文件》(简称文件),就精准肿瘤学未来发展以及建立标准提出倡议。资料显示,粤
8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中表示,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首次发布了完整的人类Y染色体基因序列,这是最后一个被完全测序的人类染色体。在此次研究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有趣发现是,在过去的研究中,Y染色体DNA曾多次被错误地认为是细菌DNA。如今,科学家终于能够将二者区
疫情还在胶着。一款由在校生主导研发的学生疫情防控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在精准防控要求更高的当下脱颖而出。这款由杭州电子工程大学学生主导设计开发的系统将健康码情况、行程卡数据、学生返校交通方式、系统内的每日健康打卡情况等数据汇集到一起,方便快捷严谨研判学生健康状态、疫情风险。 有了这个系统,杭州电子工程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帅才、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超过2.26亿名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专家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国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分别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多个不同亚分支。病毒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持续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一个国际联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个体遗传缺陷以不同方式导致心力衰竭。该研究基于对健康和衰竭心脏的心脏细胞进行的首次全面单细胞分析,从而确定导致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是由每位患者携带的特定基因变异体决定的。由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6个国家的53名科学家共同开
过去两周,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4和BA.5的快速传播,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增加了30%。世界卫生组织(WHO)12日发出警告,“新冠疫情还远未结束”。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例继续上升给紧张的卫生系统和卫生工作者带来进一步压力,他担心死亡人数正呈增加趋势。谭德塞指出,
四川的青菜、湖南的排菜、长江下游的雪里蕻,还有榨菜、儿菜、棒菜和大头菜……形态各异的芥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用作油料、蔬菜和调味品。然而,芥菜的遗传学起源与地理起源和多样性中心的结论不完全一致,故芥菜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谜。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湖南农业大学刘忠松教授团队联合中国
8月1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东阳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郑州疫情发生后,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进行病毒测序,并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毒株比对分析,从目前结果来看,本次疫情主要为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记者刘怀丕、王烁)
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8月1日下午通报2例本地确诊病例后续处置情况。重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夏宇介绍,经病毒基因测序,重庆两例本地确诊病例均为感染德尔塔变异株,与南京本轮疫情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重庆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1日12时,全市已对包括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在内的235372人开
7月1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4亿剂次。从快速鉴别、第一时间分离测序病原体到自主研发疫苗、并迅速构筑免疫屏障,从4.2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到中医药的全程参与,从方舱策略拧紧“水龙头”到快速检测筛查扑灭偶发“聚集性疫情”,应对百年未遇的疫情“大考”,中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显示出从容应对
新华社哥本哈根1月7日电(记者林晶)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7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线上记者会时说,进入2021年世界拥有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克卢格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负责的53个国家中,已有22个国家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异病毒传染性更强,
中新网武汉11月11日电 (武一力 成正茂 戴佩文)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11日在武汉开幕,27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涵盖医疗科技、基因测序、产业技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团队、马丁团队着眼于肿瘤研究,分别见签“武汉光谷肿瘤新技术研究院”项目及“武汉妇科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院”项
6月份,北京时隔56天后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此次疫情,北京地区的老百姓有很多疑问。例如,核酸检测是否存在有效期?还能放心去超市、商场购物吗?怎么判断此次北京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来源,秋冬季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新冠肺炎疫情还会持续多久?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的
6月17日晚上8时许,一辆中巴车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迎新街100号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南区紧急启动。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所党委书记武桂珍领着一队人行色匆匆赶到车上,奔赴此次疫情的集中暴发地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这已是病毒病所第三次进入新发地开展病毒溯源工作。6月11日,北京在连续57
中新网6月11日电(陈杭)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开第11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北京西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随后介绍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后续将根据初步排查的结果,尽快锁定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阻断病毒传播。6月11日凌晨2时,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西城区病例标本,
“中国在防止疫情全球蔓延方面所做努力是应对极端威胁的典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长古萨科夫对记者说。古萨科夫和其他多名国际医学界、科学界专家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高度评价了在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中国贡献,称赞中国为世界赢得时间窗口,对中国及时发布和分享疫情信息及研究成果表示敬意,并对中国积极向其
记者28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国际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杂志日前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藏大学等联合攻关完成的第一个藏族人群高质量参考基因组,这是藏族人群高原适应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对解析藏族人群基因组中的大片段结构变异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遗传贡献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系统解析藏族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学科组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前沿科学》上的论文,揭示了男女菌群在包括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等15个位点、7个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差异及其机制,为研究男女在对菌群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领域提出了首份参考标准,从而在菌群性别组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菌群性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