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文化复兴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如何发扬光大这三个问题也摆在继承者面前。新华社记者对话唐祖宣等国医大师,走进中医诊室和中医高等院校,探问继承
随着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文化复兴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如何发扬光大这三个问题也摆在继承者面前。新华社记者对话唐祖宣等国医大师,走进中医诊室和中医高等院校,探问继承者们的答案。
传承发展什么?大医精诚
医德是中医文化的灵魂,是中医传承之本。
唐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高度概括了作为中医医生,不但要有“至精至微”的医疗技术,还要有“普救含灵之苦”的良好医德。时至今日,许多国医名师都秉承着“大医精诚”之心。
“当医生不是为了钱,这话是我师父教的。”50多年来,国医大师唐祖宣一直“扎根”在邓州市中医院这家县级医院为乡村百姓诊病。找他看病,最大的特点是“不用挂号,不收诊费”。
邓州市中医院普通医师挂号费1元、主任医师挂号费4元,这些年百姓受惠有多少?75岁的唐祖宣哈哈一笑,哪能记得住数啊!他只知道,经他诊治的患者已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
大徒弟许保华43年前拜唐祖宣为师。他说:“师父对钱财看得很淡,把患者看得很重,对医术要求很精。我们这些弟子会一直传承下去。”
“若无名师指路,必如夜行无灯。”重拾中医师承教育,正带给传承中医之魂更坚实的土壤。起源于清代中叶的“臣字门”,是首都中医儿科界有名的学术流派。这一天,该流派的第六代传人徐荣谦举办了52位弟子的集体拜师仪式。
印尼中医儿科医生林春豪是众弟子中的一员。学成归国后,他开的诊所在当地备受欢迎,此次专程来京参加集体拜师仪式。“老师常跟我讲,要好好给百姓看病。我铭记在心,从医出诊遵从教导。”林春豪说。
“授弟子林春豪,医名林世臣。”在接受了林春豪的三鞠躬礼后,徐荣谦说:“望我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怎样传承发展?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是中医药生生不息的源泉。五千年来,中医继承者们承上启下,从不固步自封。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当下,他们以古典中医为基石,努力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创造性地结合起来。
在北京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带领团队,搜集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汇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正是这些方药指引了团队后来的中草药的提取分离研究。
“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困境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截疟的记载启迪了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改进了提取工艺,富集了青蒿的抗疟成分,并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在致新华社记者的信中首次透露了诺贝尔奖背后的“中医密码”。
在北京中医医院、北京电力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医医术与现代工业技术的完美结合,已开始在群众“治未病”的健康服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记者在北京电力医院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黑科技”。通过舌像仪、脉络仪及远红外全身“照相”等中医设备检测,一张张报告准确解读出记者属于九种体质中的哪一种,在经络、气血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再综合CT等检测结果,就可以给出一套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这套健康管理方案基于40万人次的检测大数据,可以说是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健康服务方面的一次实践。”北京电力医院董事长张刚说。
“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望触扣听,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传承中医必须把中西医很好地结合起来。”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说,西医的望触叩听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但实际这并非西医的“专利”,中医同样要利用好各类仪器设备。“中医有几句话,叫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对于肠梗阻的辩证论治。但肠梗阻的原因是什么,古人搞不清楚。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现代化检查的办法,如做磁共振、B超或是通过内镜,就可以诊断清楚。”王国斌说。
如何弘扬文化?面向世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瑰宝,既是全民族的财富,更是全世界的财富。自东西方文化碰撞以来,中医始终以自身的显著疗效与西医不断共融。
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不断完善标准化: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并陆续制定颁布10余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医文化走向世界之路已经越铺越宽。
薪火已在“洋中医”手中传继。
来自泰国的温仕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炙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妇科研究生。他说,针炙在泰国被纳入医保,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针炙科。“人们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身边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疗效就是最好的推广。”温仕德已获得了泰国的行医资格,准备学成后回国展业。
尼泊尔留学生埃迪在学习中医之前,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过六年西医。他想通过中西医结合,更好地为病人施治。他说,过去尼泊尔中医很少,近几年回家,发现中医诊所越来越多了。
良医妙药为媒,中医药正加快开枝散叶,造福人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2月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去英国拓展业务的同仁堂员工刘丹说,“国家不断加大支持中医药走出去的力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这份事业的信念。”如今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30多家终端门店。(完)
随着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文化复兴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如何发扬光大这三个问题也摆在继承者面前。新华社记者对话唐祖宣等国医大师,走进中医诊室和中医高等院校,探问继承
96岁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路志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全国人大代表、国医大师唐祖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97岁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彤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郁仁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李萍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网发吴一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