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送到家门口 老年生活更温馨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

沈阳市是一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来自沈阳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占比约30.6%。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率上升趋势,沈阳市坚持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民生大事,形成了以“居家、社区、机构”为载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架构,全力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户一案——

  适老设施改到户,暖心服务送上门

走进皇姑区梅江东社区78岁老人肖宗汉的家,只见卧室安装有呼叫器,床边立着起身扶手和四角拐杖,卫生间摆放着助浴扶手椅。“我因关节病变导致行动不便,以前下床走路、上厕所都离不开人。”肖宗汉说,“国家政策好,免费帮我们进行适老化改造,现在我不用老伴搀扶也能在屋里散散步。”

四脚拐杖、坐便椅、护理床……看似简单的用具,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难题。“结合老年人家庭环境、身体状况,我们按照‘一户一案’服务标准,对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住所免费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截至目前已实施改造1万余户。”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副处长崔梦介绍。

为稳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当地还努力增强上门服务能力。下午3点,一家养老服务公司的助浴员王华如约来到浑南区彩霞社区,帮助68岁的重度失能老人王斌沐浴。洗完澡,老人拉着王华的手再三道谢。

“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80岁以上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至45小时免费上门服务,包括室内清洁、起居照料、陪同代办等。”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市老龄办主任张葛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突破140万人次、160万小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沈阳还为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生成“电子服务卡”,通过手机线上点单和传统电话点单的形式,实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一站式”对接——

  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走进和平区和平新村社区食堂,明厨亮灶,干净整洁;翻开菜单,菜品荤素搭配、物美价廉。“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400多名,他们吃饭是个难题,诉求比较集中。”和平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社区招募居民志愿者自主运营社区食堂。

今年90岁的居民孙素兰一个人居住,平日三餐几乎都在这里解决,“一份一荤两素套餐只要12元,经济实惠,而且饭菜软烂适口、少油少盐,适合我们老人的口味。”

近年来,沈阳深入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品质养老社区培育制度,推进服务设施、服务主体、服务项目进社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培育品质养老社区995个,“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

“2019年以来,全市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10个增至20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从400个增至942个,老年助餐点发展到224个,2024年我们还培育了2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张葛说。

沈河区五里河街道多福乐居养老服务中心,原本是一家专门面向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机构。“在民政部门指导下,我们把一楼改造成长者食堂,二楼改造成舞蹈、康复等功能区域,并对外提供助餐、助浴等生活服务,满足周边老年人家门口的综合养老服务需求。”多福乐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杨爽介绍。

此外,沈阳还推行“养老管家”服务制度,全市社区均指定专人担任“养老管家”,作为社区联系和服务老年人的专门力量,汇聚养老机构、社工机构、助餐助浴机构等资源,成立“养老服务联盟”,推动各类服务力量、服务资源在社区实现“一站式”对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引导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今天血压挺稳定,要好好休息,继续保持好状态。”在大东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伊魁清带着医护人员给老人们检查身体,“我们内部设有医疗站,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并免费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疾病诊疗等服务,破解传统养老院难以满足老人医疗需求的痛点。”

沈阳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77家、床位约4万张。近年来,沈阳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引导全市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针对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设施设备老旧、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我们陆续对33家中心敬老院实施改造提升,其中,改造了7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养老机构,全面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能力。”崔梦说。

为促进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沈阳对全市养老机构实施星级培育行动,对照国家标准,以评促改指导各机构在硬件设施、照护水平、服务标准、安全规范等方面对标达标,目前,获评星级的养老机构占比已达70%。

此外,沈阳还出台了《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创新监管制度,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办法,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同时,在全省率先搭建智慧安防平台,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安装风险隐患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线上技防、线下人防”,全面筑牢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底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4 版)

上一篇:2025年02月1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一篇:解码说话意图关键脑区找到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2025年02月1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2月1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553

2025年02月17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5年02月1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把促消费办到群众心坎上3、从“看”到“玩”引领冰雪消费4、全国中医馆数量增至约4.2万个5、怎么用手有讲究6、有多少医师可以成为科学家7、全龄护眼,更长久的清晰视界8、2025年02月1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

2025年02月1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2月1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13

2025年02月16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把促消费办到群众心坎上2、从“看”到“玩”引领冰雪消费3、全国中医馆数量增至约4.2万个4、怎么用手有讲究5、有多少医师可以成为科学家6、全龄护眼,更长久的清晰视界7、2025年02月1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8、无须过度担心“开学综合征”循序渐进适应新学期9、迄今最详细肾功能遗传图

把促消费办到群众心坎上

1564

近期,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安徽省2025年“徽动消费”系列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今年将举办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5000场以上,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当前,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拓展,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态势日益凸显。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可以有效营造良好消费氛围,活跃消费市场

全国中医馆数量增至约4.2万个

1674

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全国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已增加到约4.2万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有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展。同时,中医馆内涵提升实

从“看”到“玩”引领冰雪消费

1000

在亚冬会的带动效应下,哈尔滨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赏冰乐雪。一个现象引人注目:冰雪旅游订单中,冰雪主题公园销量稳定,各大滑雪场增长迅猛。游客不再只是冰雪美景的观赏者,越来越多的人走上雪场、冰场,成为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大众从“看冰雪”到“玩冰雪”,既体现了冰雪运动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冰雪消费市场升级的新趋势

怎么用手有讲究

938

【健·妙招】 腱鞘炎多发生于成年人,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用手频繁的人群为主。腱鞘炎最常发生在拇指,其次为环指(无名指)及其他手指。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手机和电脑,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什么是腱鞘炎?这首先得知道腱鞘的结构。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纤维束,负责

全龄护眼,更长久的清晰视界

37

【幸福处方】 眼睛,心灵之窗,随着岁月流转,也会悄然发生变化。从儿童时期的清澈明亮到老年时期的朦胧不清,眼睛的每一次变化都与年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了解眼衰老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是守护视觉健康的关键。1.不同年龄段护眼要点儿童时期(0~10岁),孩子出生时眼球较小,眼轴

有多少医师可以成为科学家

329

【医界观察】 医师科学家是兼具临床诊疗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推动医学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医学科学整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外对医师科学家的培养体系、成长路径和现实挑战已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而这一职业身份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关于其培养模式与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2024年3月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