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之后天气转寒冷,天地草木枯黄凋落,蛰虫开始冬眠,自然一派肃杀之象。
这时候,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天气由凉转冷,入夜更是寒气袭人。此后,养生要注意两方面。
护养脾胃
俗语讲,“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过后,天气明显转凉,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机体代谢增强,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因此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
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大部分人爱喝咖啡和浓茶,吃饭不按时,饮食上偏好麻辣口味,例如火锅、干锅等烫食,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胃肠疾病。
要预防和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注意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例如板栗、花生等。
栗子熟吃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高等症状尤其适宜。另外,《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可“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护膝暖足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
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爱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因为霜降时节外界气温较低,而人的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寒冷刺激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人体抵抗力下降;
如用温水浸泡两足至汗出,呼吸道防御功能又可复原。
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脚部受凉还可引起腹泻、腰痛等疾病,因此,足部的保暖显得格外重要。
霜降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
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
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几种配制方法简单的中药泡脚药方:
气虚的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
高血压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少许煎药泡脚。
一些人冬季需要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
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皲裂者,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
上述中药根据自己的情况每样取用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木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一次,每次泡脚30分钟。
泡脚对水温和水量都有讲究:
水温宜在40~50℃,水量则以没过小腿的2/3为最佳。也只有直达膝部的高水位泡脚,才能充分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才可使泡脚效果更加充分。
经常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左右比较适宜,要随时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