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剂续约医保 推动特应性皮炎规范治疗
今年的新版医保目录已正式落地执行。此次医保目录的调整,为不少患者带来新希望。“大家常说的‘湿疹’,也就是特应性皮炎,是一种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常伴有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症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教授张建中说,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特应性皮炎发生的原因与辅助性T细胞2有
今年的新版医保目录已正式落地执行。此次医保目录的调整,为不少患者带来新希望。“大家常说的‘湿疹’,也就是特应性皮炎,是一种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常伴有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症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教授张建中说,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特应性皮炎发生的原因与辅助性T细胞2有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李恒)记者从19日开幕的2024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总数达到419家,涵盖全国所有省份,显著提升了罕见病的管理与诊疗水平。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张抒扬说,罕见病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从以往的4年缩短到4周以内,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疾病。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近1亿。”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骨质疏松专家意见》发布会上,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谢忠建强调,正确有效的科普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演讲台上,带着恬淡、从容的微笑,脆骨症患者王奕鸥正分享她组建团队,成立公益基金会,帮助上千家庭挑战病痛的故事。这是16日在北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实现全民健康——罕见病国际合作,保障人民健康”分论坛上的动人一幕。王奕鸥,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有双美丽清澈的蓝眼睛,熟悉病
近日,国内一款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批上市,引发广泛关注。低浓度阿托品是目前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的药物,被不少人视为神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功效究竟是什么,适用对象有哪些?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有严格的适应症,需要合理使用,并非神药。”中华医
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六大慢性疾病之一。有30%—40%的人曾经或正在遭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近日,中华医学会2023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新华网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田晓航、李恒)罕见病诊疗确诊难、缺少药、药价高,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记者从23日在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罕见病学术年会上了解到,国家罕见病直报系统已收集78万个罕见病病例,我国初步建立罕见病“防、治、研”国家体系,加速破解罕见病诊疗和用药保障之困。“约80%的罕见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恼人的春季过敏也随之而来。根据医疗机构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进入春季花粉高峰期。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监测数据显示,3月8日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达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树花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近几天门诊量比平时增加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陈静 白进)中美欧日韩等国内外知名专家16日汇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结直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21国际结直肠外科高峰论坛”。海内外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开展头脑风暴,并发表最新专家共识,着力推进中国在结直肠外科领域诊治水平和青年医生技术水平。当日,大会发布了由中华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闫晓虹) 记者16日获悉,中国眼科机构爱尔眼科最新发布“无刀微创 精准降压”青光眼治疗新技术,此举标志着青光眼治疗步入无刀微创阶段,也意味着未来将能为更多基层青光眼患者提供诊疗,拉近上级医院医疗水平和基层患者之间的距离。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也是排名首位的不
中新网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吕帆教授近日表示,希望随着2021版角膜塑形镜专家共识的落地及推广普及,促成角膜塑形术医疗水平和效率的全面提高。记者6日采访获悉,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如因缺乏控制管理,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将会大大增加罹患各类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
中新网上海12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吴德沛教授21日对记者表示,中国干细胞集团通过长期积累和努力,迄今完成了超过5100例干细胞移植,各项指标和成绩均领跑全球,挽救了血液病患者和家庭。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将整合学会资源,帮助集团附属医院及各地血液科的建设,促进干细胞医学技
中新网厦门9月24日电 (杨伏山 邱雅萍)第六届华厦眼科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坛24日在厦门启幕,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全渠道互动模式,业界精英群贤毕至,为中国眼科学科发展赋能。本届高峰论坛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举办,以“匠心论道,智创未来”为主题。论坛上,中国眼科领域名家荟萃,包
目前,全球约有超过600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故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今年3月8日-14日是“世界青光眼周”,其主题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是1.22%。甲亢到底是什么病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定宇解答,甲状腺就是调节人体代谢的发动机,它可以通过分泌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甲亢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常见的内分泌
刚过不惑之年的曹征(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是家中的顶梁柱,职场的打拼、家庭的责任,让他精疲力尽,原本以为休息一下,糟糕的状态就会好转,但他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自闭,开始与他人隔绝。当家人劝说曹征去医院看病时,他却迟迟不敢跨出这一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将于近日发起“绿丝带
“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愈近视!”“一旦戴上眼镜就无法摘掉,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暑假是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眼科就诊的高峰期,然而,不少家长对近视的防治存在各种认识误区。对此,相关专家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上表示,近视问题关乎到每个孩子,家长们应当主动更新知识,咨询正规
昨天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医师人数已经达到11万余名,数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每千常住人口1人增长到5人,居全国前列;已培养30余名两院院士,在中华医学会等国家级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委的人数占全国总数的40%,国内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被设立为“中国
“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愈近视!”“近视一旦戴上眼镜就无法摘掉,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对于近视,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近日在
2008年2月29日起,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行至今日,这一以提升普通民众、医务人员、政策制定者等群体对罕见病关注,期待最终推动改变发生的特殊“纪念日”已经历11载。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的疾病。据了解,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