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立秋,清清肺火

761

8月7日是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季开始,此时气候也逐渐变得干燥起来。中医认为,秋季属金,对应人体脏腑的肺,肺喜滋润,而干燥的气候极易耗伤肺之阴津,使人出现干咳、少痰、咽喉疼痛、口鼻干燥等“肺火”症状。因此,立秋后的养生原则是“少辛增酸”,即增加酸味蔬果以助养肝,抵御过剩肺燥之气的侵入,常见食物如柠檬、山

健康新闻

广告真“炫”、效果真“悬”别被“治眼神器”迷了眼

257

“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5.0,现在只有4.6了。”近期,多地眼科门诊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近视症状,导致家长焦虑。有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提高视力、摘掉“小眼镜”。记者调查发现,其中部分产品效果不实、资质不明、价格过高,还有些存在损伤孩子视力健康风险。高科

健康新闻

唐旭东:坚守疫情后方推动中医药发展

1813

编者按: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全国两会也因为疫情推迟。全国政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下一心,积极投入抗疫战斗,同时也通过电话会议、在线研讨等形式积极履职,保障政协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界别的十位全国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在疫情中积极履职

健康新闻

春茶飘香,你真的会健康饮茶吗?

1870

“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这是茶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的一句名言。的确,喝茶养生是中国人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抗癌、保护心血管、防辐射、抗过敏、防老年痴呆……近年来,关于茶叶健康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多,似乎人们许多健康

健康新闻

好好吃饭莫减肥,扶正护阳抗“新冠”

1174

编者按2020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春节!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武汉拉开序幕,每个人都无心过年,时时关注着这场战“疫”的进展,同时也对亲人及自身健康多了几分担忧。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防治瘟疫的宝贵经验,在应对17年前的SARS及之后的禽流感实战中,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

健康新闻

补阳,辨清体质

294

阴阳最早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至西周时期阴阳概念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医家开始将其运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在医学领域中,凡具有在外、向上、兴奋、温煦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属阳。阳气不足与阳气不通是针对阳气而言的两种病理状态:阳气不足是指素体阳气虚衰,机能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

健康新闻

降压药,早吃晚吃差别大

1177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 徐 浩刘先生患高血压多年,从一些科普文章中了解到,高血压患者夜间不宜服用降压药,理由是睡前服药容易诱发脑血栓和心梗。于是,他每天晚饭后就不敢再服药了。一天晚饭后,他与家人怄气,因情绪激动,突感头晕、恶心,一测血压达160/100毫米汞柱。子女劝其吃药,他坚持说晚上

健康新闻

“黄、累、冷”,三字看出女人气血不足

219

女子一生经历的经、孕、产、乳四个时期,月经以血为基础,孕期以血养胎,分娩赖气血化为产力,产后乳汁与血同源,方方面面均以血为用。因此,女性应格外注意调养气血,同时要知道气血不足有哪些关键表现。概括来说,分黄、累、冷三步。黄。气血对人体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代表气血充足,反之

健康新闻

医教协同好中医是这样养成的

1202

有的人名为中医,却越来越西化,不懂阴阳五行、不会望闻问切……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慨:找个好中医怎么那么难。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尤其是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然而,当前我们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好中医越来越少问题突出。

健康新闻

含服硝酸甘油,事不过三

1443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患者改善缺血、缓解症状的常用药物,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应用可迅速缓解心绞痛,应用不当反而会诱发心绞痛、低血压、休克、心梗加重等不良反应。硝酸甘油是短效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可迅速缓解缺血,改善症状。舌下含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80%,2~3分钟起效,

健康新闻

女人气血差,三字来判断

721

古代医学著作《妇人大全良方》记载:“妇人以血为基本,故机体经常属于气血相对不平衡的状态。”女子一生经历的经、孕、产、乳四个时期,月经以血为基础,孕期以血养胎,分娩赖气血化为产力,产后乳汁与血同源,方方面面均以血为用。因此,女性应格外注意调养气血,同时要知道气血不足有哪些关键表现。概括来说,分黄、累、

健康新闻

你的假期“余额不足”请“及时充电”

1286

国庆七天假期只剩下最后一天,外出游玩的朋友们陆续“打道回府”,旅途的兴奋、舟车劳顿,回家后难免疲惫不堪,没有精神,也无法快速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那么,如何摆脱旅行“后遗症”,消除旅途疲劳呢?来听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科主治医师何好臣的建议吧。肌肉酸痛 热水洗澡热水澡能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健康新闻

每天陪伴我们的枕头你用对了吗?

1837

大家睡觉时都会用到枕头,看似不起眼,但却关乎颈部健康和睡眠质量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该怎样使用枕头才能让睡眠更健康呢?枕头“科学”与否,重点在于两方面,一个是枕头的材质,另一个是使用枕头的方法。在选择枕头的材质上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透气性,二是要具备可塑性,三是要有舒适性。综合这三点,荞麦皮是首

健康新闻

秋养“四收”为冬储能

1544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对养生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秋季的三个月中,阳气渐退,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因成熟而平和收敛。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逐渐变慢,故养生宜收不宜散,否则容易伤及阳气、累及肺脏,无法为冬藏提供富足的身体能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其伟说,“秋收”包括收津液、收热

健康新闻

三年投资412亿元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正在崛起“健康新城”

195

中新网秦皇岛9月21日电 (记者 王天译)9月的北戴河新区游客渐少,幽静的道路两旁,秋风拂过,带来缕缕花香。来自沈阳的张先生在老伴陪同下,听着蝉鸣声此起彼伏,远处涛声阵阵,竟一时忘记了病痛,陶醉于自然之中。北戴河新区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区西部沿海,与北戴河区隔戴河相望,拥有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风光翡翠岛

健康新闻

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728

如果不被提醒,人们很难注意到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上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亮起的灯光。14年前,屠呦呦与丈夫把家安在这里。小区里的人,偶尔会碰到她,但几乎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人在乎她是谁。直到诺贝尔奖奖杯递到她手中的画面向全世界转播时,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以及她所作出的贡献——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发现

健康新闻

芡实养身,男女老少各有良方

660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 代金刚 □ 田思玮编者的话: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种仁,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常用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李时珍的《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为上品,称其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搭配不同药材使用,对各类人群都

健康新闻

青光眼为何“偏爱”高度近视者

2015

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快速增长,与近视相关的眼病也越来越多。危害视功能最严重的是高度近视,而与高度近视伴发的青光眼又属重中之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此应给予重视。高度近视和青光眼是“近亲”近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屈光异常,全球大约有16亿名近视患者,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在近视患者中,大约有27%

健康新闻

多听音乐调脾健胃

668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及肝胆内科护士长、硕士生导师 黄砚萍音乐不仅是一种精神调剂手段,还可以缓解病痛、辅助治疗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及肝胆内科护士长黄砚萍表示,中医临床上,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理疗及慢性病管理中。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是在音乐治疗基础上,通过引导词引导患

健康新闻

入伏是祛湿最佳时间

1326

开栏的话:湿被中医称为“万病之源”,可导致全身多种疾病,又难于祛除。面对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我们应该了解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期起,《生命时报》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的专栏,教大家如何正确祛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 董 峰董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健康新闻

屠呦呦: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

1541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用创新性的研究为世界带来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疟疾药——青蒿素。受益于此,数百万疟疾患者重获生机。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开明街508号屠家男主人,从《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撷取“呦呦”二字,为刚刚降生的女儿取名。

健康新闻

冬病夏治有五个错误认知

477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张 琼 □住院医师 张 洁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更是智慧结晶。《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长夏胜冬”,指出在夏季培补人体的阳气,到冬季就能阻遏风寒邪气侵袭。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为旺盛,适宜冬病夏治。今年入伏从7月12日开始,很多人纷纷选择贴三伏贴来防病

健康新闻

中医教您夏季养阳防心病

1842

进入酷暑时节,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间,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人在夏季如何养生,生活起居及用药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夏季养生,顺应自然,重在养阳。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主。心功能的正常发挥要依赖于心之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使血液在血管内运行,为人体脏腑器官提供充分的氧气和营养。

健康新闻

关于白内障治疗的误区真不少

1466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也是全球居于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因白内障致盲者数量约占全球盲人总数的46%。白内障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无疼痛。在眼科裂隙灯下可见眼球内本来为透明组织的“晶状体”变得灰白混浊,这称为“晶状体混浊”,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白内障”。其实,白内障的形成原因与年龄相关,

健康新闻

预防夏季腹泻要警惕“病从口入” 避免“过冷过热”

1451

预防夏季腹泻要警惕“病从口入” 避免“过冷过热”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温竞华)随着我国多地气温进入“烧烤模式”,医院的胃肠道门诊也成了患者扎堆的地方。专家提示,夏季是腹泻高发的季节,要谨防“病从口入”,避免“过冷过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陶夏平说,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