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家光明中心开启“爱眼底义诊”,专家呼吁重视眼底筛查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今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并将“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作为爱眼日的宣传口号,呼吁全社会重视对眼底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为呼吁大众关注眼底健康,全国366家光明中心从5月28日“全国爱眼底日”起,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爱眼底义诊”活动,共为超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今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并将“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作为爱眼日的宣传口号,呼吁全社会重视对眼底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为呼吁大众关注眼底健康,全国366家光明中心从5月28日“全国爱眼底日”起,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爱眼底义诊”活动,共为超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杜燕)在第26个“全国爱眼日”(6月6日)来临之际,“呵护明亮双眼 共筑光明未来”2021近视防控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医药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共商多措并举保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近视防控关口前移至学龄前期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2018年全
一般人的观念中,心肌梗死是老年病,40岁以下的急性心梗患者极其少见。但现在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梗发病率每年都在飙升,大多数年轻的急性心梗患者的年龄一般在35至44岁之间。心肌梗死简而言之就是心脏血管被斑块堵住,冠状动脉缺血又缺氧引起的局部血流中断。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恐怖,发病很急,严重的时候,心跳会突
智能化 可量化中医手法传承开启“人机结合”模式这是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精华的生动实践。当前,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加上长时间伏案工作,使得颈椎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疾中,颈椎病名列第二,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更有数据显示,全球60多亿人中,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高达九亿,我国就有两亿
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本市在原有19家A类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上,近日增补北京医院等13家定点医疗机构为A类定点医疗机构。A类定点医疗机构无需选择,可直接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到医院就医并实时结算。至此,北京A类定点医疗机构总数达到32家。新增的13家A类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刘文文)由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医科学院共同筹划的“传承经典名方,创新抗疫良药——化湿败毒颗粒产品上市发布会”25日在京举行。据悉,化湿败毒颗粒是国药集团继拥有全国首个及第二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获得的又一个针对疫病的有效
“新冠疫苗”、“医保”、“互联网+医疗”、“中医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讨论的健康医疗领域热门话题,正不断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热词”的背后,既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亦记录着我国健康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1 新冠疫苗接种加速,何时回归疫情前生活?新冠疫苗可以说是此次抗
“古方”变新药:瑰宝焕发新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详解抗疫“三方”获批上市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古方”变新药:瑰宝焕发新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详解抗疫“三方”获批上市新华社记者陈芳、田晓航、董瑞丰好方子变成了人人可及的新药!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清肺排毒颗粒、化
2月3日是立春节气,自然界由冬到春,是阳长阴消的过程。《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一句话叫“春生夏长”,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春季养护也宜顺应自然界和人体阴阳变化。春属木,与肝相对应,春季养护以养肝为原则。首先,立春阳气初生,肝脏充盈,肝气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容易损伤肝
一位患友问我:“唐教授,不是说得了糖尿病的人会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吗?我的体检报告血糖升高了,可是我平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这是得了糖尿病吗?”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有这类问题的患者常常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油腻,出门乘车,很少走路,经常熬夜,人发福了,特别是肚子变大。并且,在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时,大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心血管病,被称为“世界级冠状动脉灾难”。在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我国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门诊中,初诊患者由于对该病不甚了解,非常焦虑,常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一些常见问题是患者问得最多的,在此我们做一个集中解答。问题1:
为治愈人类疑难杂症,这些小鱼以身试药7天在斑马鱼身上,完成建立疾病模型、给药、收集测试结果等流程,可能仅需7天。而换作其它动物,至少需要几个月。◎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井 水身材修长,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这种被称为“斑马鱼”的鲤科动物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经常有朋友拿着体检报告来问我,“我别的指标都没问题,为啥尿酸高啊?这严不严重啊?”“我不抽烟不喝酒,坚持健身运动,为什么尿酸会高呢?”……其实,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为嘌呤代谢异常性疾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病。据统计,近九成患者仅有血尿酸的波动或持续性升高,而没有什么症状
中新社桂林11月25日电 (赵琳露 欧惠兰)“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为满足海外民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1月25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孙达在此间表示。当天,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一亿多“糖人”的烦恼……新华社记者孔祥鑫、林苗苗、马晓冬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1亿多糖尿病人再度引发关注。那么,糖尿病的发病现状如何?致病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防治?记者走进多家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走访知名中西医内分泌科专家,探究糖尿病高发背后的原因。“糖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中医药领域专家认为,要与时俱进传承发展好中医药,并发挥中医药优势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务。 “两个90%”彰显中医药抗疫担当今天,记者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举办
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拉开了冬季严寒的序幕。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阳气也相应开始潜藏于内,立冬养生要以敛阴养阳为根本。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可以食用糯米、红枣、芝麻、羊肉、桂圆、韭菜等,可以多吃核桃、松子、榛子等坚果类食物,忌食寒凉生冷黏腻之物。冬季是养肾的好季节,应季食品板栗能派上养生用途,
中新网重庆11月6日电 (韩璐 李绿桐)“中医药是中国独有的医疗资源,在14亿人口的卫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在2020·第二届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上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全面、全程地介入了我国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救治过程。仝小林表示
近日,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方制药)收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MOH)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准文件,批准一方制药生产的化湿败毒颗粒符合阿联酋植物药紧急产品标准注册,标志着化湿败毒颗粒正式以药品身份进入阿联酋市场,不仅对一方制药拓展海外市场带来积极影响,也标志着中国的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李亚南)进入秋季,气候变得干燥起来,许多人的皮肤会出现变干、脱屑、发痒等症状。专家建议,应注意提高皮肤含水量,避免过热洗浴,加强防晒,科学饮食等,也可以利用中医调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温度转凉
白露至,秋意浓。可有一部分人却跟秋天“过不去”,他们刚入秋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有时还伴有眼睛痒等不适反应。对于这些症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静医生提醒:也许这不是感冒,而是过敏了!过敏症易和感冒混淆据了解,全球范围内,约有2.5亿人有食物过敏症,有3亿人患有哮喘,4亿人有鼻炎,总人
中新网兰州9月21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面对新冠疫情,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科技产业成为抗疫利器,这场疫情也推动着各国各界重新审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地位和价值。”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生物医药园区发展联盟秘书长芮国忠在兰州表示,后疫情时代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风口。9月19日至20日,2020
中新社9月7日电 题:西藏藏医药专家:传承创新藏医药信心更坚定作者 张伟 赵延“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简称“藏医院”)骨科从1994年成立,到如今挂牌中国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处于相关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的优势地位,与国家对民族医学的大力扶持分不开。”近日,藏医院骨科主任扎西次仁表示,中央第七次
中新网西宁9月3日电 (李江宁)3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国家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理事会会议近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同步在西藏、青海、甘肃、北京召开,经过三年项目实施,该平台运行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知识产权和人才培训服务能力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据了
中新网甘肃陇西8月29日电 (张婧)“我们将深度挖掘甘肃中医药在几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的中医根脉文化、中医传世典籍、传统针灸手法、陇中正骨技术,以及中药材的道地品质和南药北储的枢纽地位等特色优势,将这些老祖宗、老天爷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医药发展路子。”甘肃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