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炎症失控原因被揭示
记者从清华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丁胜团队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关键机制,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精准修复该机制的化学小分子。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一发现为学界深入理解细胞周期蛋白调控非分裂细胞功能提供了新
记者从清华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丁胜团队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关键机制,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精准修复该机制的化学小分子。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一发现为学界深入理解细胞周期蛋白调控非分裂细胞功能提供了新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周炜 记者江耘)8月24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研究员史鹏团队发现下丘脑室旁核(PVN)脑区存在一条应激机制,揭示了高血压患者常伴随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居高不下的原因。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在临床上,高血压常伴有交感神经张力升高,导致血管收缩,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2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詹阳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调控策略,可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并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蛋白的清除。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神经元》上。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大脑免疫细胞,稳定操控该类型细胞具有不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发现,抗CTLA-4免疫疗法可显著提高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小鼠的存活率。这种疗法依赖于称为CD4+T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大脑,能触发永久驻留在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对肿瘤的破坏活动,堪称人体“手术刀”。该研究结果11日发表在《免疫学》杂志上,显示了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细胞更有效对抗脑癌
中新网上海12月8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课题组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课题组研究发现,可利用可再生的细胞(胶质细胞)补充损失的不可再生细胞(神经元),实现内源性神经再生,从而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学者们利用活细胞成像、严谨谱系追踪和药理学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