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双11”精准营销背后的侵权黑手
一年一度的“双11”提前近一个月启动,多家电商平台要么开始“预售”,要么直接“现货开卖”,积极争夺市场。但有消费者发现,自己似乎被“偷窥”了,各种“精准营销”层出不穷。“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在即,战火已经点燃,而电商平台进行营销也是越来越精准,不免让消费者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处于“裸奔”
一年一度的“双11”提前近一个月启动,多家电商平台要么开始“预售”,要么直接“现货开卖”,积极争夺市场。但有消费者发现,自己似乎被“偷窥”了,各种“精准营销”层出不穷。“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在即,战火已经点燃,而电商平台进行营销也是越来越精准,不免让消费者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处于“裸奔”
本报讯(记者 王薇)直播带货中虚构剧情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因给民宿“差评”遭辱骂、“变相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未成年人网游充值被认定后部分返还……昨天,中消协发布了2023年“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涵盖多个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消费
近日,电商网贷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经常使用花呗、借呗等消费信贷产品是否影响以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个人信息是否有泄露风险?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稍有名气的网络平台贷款都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不过,多家平台客服均表示,必须经过客户本人确认授权,才可以查询征信信息和上报个人信息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警惕“退货”“退款”新骗局“双11”消费潮来临,消费者在通过网络平台购物的同时,要小心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其一般套路为: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谎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会员充值出现问题”等话术
据报道,近日,一位消费者已明确表示只选择纸质菜单方式点餐,火锅店商家仍要求其关注公众号。该消费者认为,商家获取诸如手机号、生日、姓名、通讯录等信息与餐饮消费无关,商家的行为致使其个人信息被违法收集,但商家仍一意孤行。对此,这位消费者选择积极维权,法院审理后,判决火锅店停止侵权。该案例不仅为消费者依法
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落实实名制,规定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加大惩处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行为,加大惩戒力度等。面对花样百出的犯罪手段,如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4月15日,在位于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一处新冠疫苗接种点,外籍人士接种新冠疫苗前填写个人信息。该接种点已完成500多名外籍人士接种。近日,北京市启动外籍人士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自愿申请、知情同意、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将适龄在京外籍人士纳入本市新冠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前期专项整治行动中,工信部针对存在欺骗误导用户下载问题的APP,责令整改300款、公开通报37款、下架3款;针对存在违规处理个人信息问题的手机管家、内存优化、垃圾清理类APP,责令整改75款、公开通报20款、下架1款。工信部3月16日发布,针对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内存优化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出的智能银行机器人,它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新华社发某大学的学生“刷脸”进出图书馆。新华社发【问计民生】 你出入的小区、商场、办公楼是不是得靠“刷脸”才能通行?人脸数据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人脸信息能不能加密、会不会被改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
征信新规将至,个人信用信息如何更安全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信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部分打着大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并用于非法营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随着征信新业态不断涌现,征信边界不清,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不断出现。日前,央
发现疫情如何报告、哄抬物价如何处理……疫情对疾控系统是一场大考,也是查找“知识盲区”的机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明确提到,今年将突出公共卫生领域立法。这一背景下,地方探索迅速展开,北京市卫健委近期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北京市中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对外宣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即日发布。该系列标准采用了国家标准快速程序,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时间。《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包括《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GB/T 38961-2020)、《个人健康信息码 数据格式》(GB/T 38962-2020
电信企业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本人到访地短信的查询服务,经用户授权可以查询近15日和30日内到访省市的信息;几家科技企业及时开发了小程序,推出疫情防控“健康码”……大数据的运用,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证”。与大数据同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还有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
原标题: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获利5000即入罪资料图。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魏丽娜)最高法、最高检昨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 原标题: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获利5000即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数千名孕妇的产检信息遭到泄露一事,暴露出母婴护理及婴儿纪念品行业紊乱的冰山一角,目前两名人士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被福田警方刑事拘留。然而,信息泄露的真实情况远超想象,一份数量高达万条产妇信息的清单再度被曝流入市场,除了电话、出生日期、姓名,还包括居住地址、出生医院等信息,&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