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供药和协作,罕见病防治要迈多道坎儿

“疼得不行,不想活了。”22岁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陈静(化名)在QQ群里发完这段消息后,引来一条条安慰和鼓励的问候,QQ群里的成员跟陈静患有同样的疾病,他们在这里抱团取暖、相互鼓励。

多发性硬化(MS)又被称为“死不了的癌症”,是一种终身、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行走困难、视力下降等症状,多次复发后可导致瘫痪、失明甚至会失去生命。在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多发性硬化症被收录其中。

2年前查出这一疾病后,陈静的生活从此改变,“吃药和疼痛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由于疾病发作时会攻击患者神经系统,令其疼痛难忍,患者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来控制疾病的复发。

陈静的经历只是我国罕见病患者群体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罕见病患者群体达2000万,除了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与折磨,罕见病患者还面临着确诊难、用药难、治愈难等诸多挑战。

确诊是“第一道坎” 诊疗标准急待建立

同样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李达(化名)就曾深受误诊之苦。2010年,李达因为下肢疼痛去医院就诊,却被误诊为中风,耽误诊疗近半年时间,后因病情发展转院到北京301医院才最终得到确诊,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病情已经恶化,李达如今只能在轮椅上生活。

确诊难被视为罕见病诊疗的“第一道坎”。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发布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显示,我国预计约有3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47%的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38%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能正确诊断罕见病的医生比病人还罕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杨莉指出,罕见病具有种类繁多、患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加之国内医生对罕见病的诊治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导致患者难以得到及时诊治。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戚晓昆介绍,以瘤样脱髓鞘病变(TDLs)为例,该病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易与脑肿瘤混淆,导致误切或放疗。由于缺乏相应影像特异鉴别指标与诊断标准,神经内外科及影像科的资深专家鉴别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或误治。

“建立罕见病相关诊疗体系、规范诊疗标准、出台诊疗指南、有意识地培育罕见病领域的医生群体,对于降低误诊误治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很有必要。”戚晓昆说。

几乎无法治愈 孤儿药费用高昂

难治愈几乎是罕见病的世界性难题。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丁洁介绍,全球范围内大概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方法,“例如Alport综合征这类罕见病,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即使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所以只能依靠其他药物延缓病情发展。”

就算有药可治,药费也是一个困扰。据了解,由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适用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进行研发生产,这些药被称为“孤儿药”。丁洁介绍,罕见病多是遗传性疾病,疾病往往伴随一生,患者终生都要用药,负担较重。

陈静最近在服用一种进口药物,该药于去年底在中国上市,是目前在中国获批的首个多发性硬化口服治疗药物,但价格不便宜,“一个月光吃药就花去一万多。”这还不算贵的,以戈谢病为例,患者服用的一支特效药价格是2.3万元,每年的药物支出费用高达70万-200万。如果没有相关报销医疗制度的保障,一般家庭的患者都无法自费承担,只能放弃治疗,或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药品目录调整将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

“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的罕见病的高度关注,意味着国家对于罕见病的重视程度又上升了一个高度。”罕见病发展中心创始人兼主任黄如方说,“但光靠基本医保很难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方筹资的罕见病专项医疗基金更显急迫。”

前途光明,仍需攻克多道难题

“罕见病虽然少见,但在中国并不罕见。”丁洁表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的总体发病人数都要高于国外,加起来有几千万人。罕见病患者的医治和健康管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继出台首批罕见病目录之后,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宣布,由324家医院作为协作网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对罕见病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提高我国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

“不论是社会关注度还是政策支持力度,能够切身感受到,罕见病患者的春天确实来了。” 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关爱中心执行主任邢焕萍说,“但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政策落地,造福每一个罕见病患者身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前途光明,但仍需砥砺前行。”在丁洁看来,罕见病医治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攻克,比如罕见病药物管理制度亟待建立、患者生活水平需要关注、罕见病药物如何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等。(邓睿) 

上一篇:电子烟或引发癫痫FDA已收到数十起报告
下一篇:关注基层医疗名医主刀连接2亿基层人群医疗市场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干咳”入院竟查出罕见病

244

“干咳”入院竟查出罕见病 钟艳宇 4个月前,小琪还是个“正常人”。产后她一直留在家中打理家庭事务,现在女儿已经快两岁了。谁知4个月前,小琪开始干咳,严重到住进ICU抢救,一步步引出了她患上罕见病的迷局。 从干咳发现罕见病,这样的病例不多,但值得警醒。罕见病的病例少,诊断难度大,但它可能就“潜伏”

医疗:21个罕见病药品减征增值税

890

为鼓励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药监局联合发布通知,自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减按3%征收增值税。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强癌症用药保障的措施。会议提出,将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把更多抗癌药等药品纳入医保,并决定对罕

聚焦国际罕见病日政策助力缓“三难”困境

1902

2008年2月29日起,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行至今日,这一以提升普通民众、医务人员、政策制定者等群体对罕见病关注,期待最终推动改变发生的特殊“纪念日”已经历11载。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的疾病。据了解,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

我国首部罕见病诊疗指南发布

1944

2月2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主办,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协和医院承办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发布会在京召开。该《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组织全国近百位专家编写、80余位专家审稿,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罕见病的诊疗指南。国家卫生健康

疾病罕见,关爱不罕至我国破解罕见病难题迈出关键步伐

272

那曾是噩梦般的劫难。从1岁到16岁,王奕鸥6次骨折。已经37岁的奕鸥有双美丽清澈的蓝眼睛,熟悉病情的人知道,这是有“瓷娃娃”之称的脆骨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蓝色巩膜。“木偶人”“玻璃人”……一个个看似美丽却触目惊心的名字背后,是生命杀手——罕见病。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在我国,包括奕鸥

健康路上别让罕见病患者掉队

1003

春节过后,国家对于罕见病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各种有力举措陆续推出。比如,出台罕见病药品减税优惠政策;发布《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由324家医院作为协作网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上述两项政策一个着力点为“药”,另一个着力点为“医”,再加上将更多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是大

四部门明确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

598

记者22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鼓励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明确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根据通知,自2019年3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罕见病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上述纳税人选择

让“罕见病”不再是“孤儿”

469

数说罕见病其实,罕见病并不罕见,全部罕见病种共有7000多种,我国所有罕见病患者加在一起人数已达2000多万……在国内上市的药品29个,能治疗21种疾病。还有大部分罕见病无药可用。在美国,罕见病患者每年的平均治疗费用为13.7万美元,其中很大比例是药费。对罕见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药物,药品花费在罕见

健身方法

自驾到高原地区游玩判断高原反应的方法

164

当我们需要自驾游到高原地区的时候,了解一下高点症状的一些明显反应,可以有效的让我们快速的缓解不适的高原反应,比如说高原反应会出现头晕头痛或者胸闷气短,厌食乏力等等的状态,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来得到缓解,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驾到高原地区游玩判断高原反应的方法。具体的解答如下;1、口唇发绀进入高

"老汉推车"是什么性交招式?
两性健康

"老汉推车"是什么性交招式?

16741

老汉推车,本来属于中国民间舞蹈。流行于华北、东北、中南、西北等地。根据这种形态演变成了一种夫妻的性交姿势,老汉推车也称为后背体位,或叫狗趴式。这个姿势也可以说是啊,就是女的双手支着地,男的把她的双腿抬起,所谓的车把子了,男的跪着,向前抽送,这样就好象在推车了,但这难啊,一般一个在床上,一个在床下,这

注意:男人“那方面”退休的越早,寿命可能越短!
日常养生

注意:男人“那方面”退休的越早,寿命可能越短!

495

/>肾虚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人体到了一定的年龄(女人过了35岁,男人过了40岁),肾气都会开始由强到弱的衰减,肾气不足了,肾虚在所难免。 而对于平时没有注意养肾、护肾的年轻人来说,无休止的熬夜、长期久坐不动、饮食上的不节、

健康新闻

这种特殊的自闭症到底病根在哪

1029

自闭症的发生可能是在基因易感的基础上,在人1—3岁免疫建立的关键时期,由环境因素引起免疫紊乱和肠道微生态失衡,改变了胃肠道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导致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从而影响神经形成、迁移及突触的建造。——尤欣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美国自闭症2020年报告》显示,根据2016年的数据,每

护眼知识

房事过度眼睛很受伤

1672

  有性生活经验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性生活之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眼眶胀痛、视物模糊、眼球转动不灵活等情况,其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稍经休息就会恢复,有的则要持续1~2天,性生活越是频繁,眼睛不适的程度也就越严重,持续的时间越长。   为什么性生活与眼睛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这得从眼睛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