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新质生产力之“新”,强调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上有破有立、先立后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把握“破”与“立”二者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培育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之“新”,强调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上有破有立、先立后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把握“破”与“立”二者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培育新动能,
近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上,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截至3月14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约130万份;超19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2500万台;超39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9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202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高度重视扩大服务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服务消费量与质的提升。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日益明显,服务消费增速超过产品消费增速,服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在餐饮、住宿、家政、养老、托育等基础性服务消费不断壮大的同时,文化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2025年将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扩大跨省共济应用地域范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改革,为百姓带来更多医保新福利。 在集中带量采购和价格管理方面,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介绍,2025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刘垠)记者26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同比增长4%,反映出我国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持续提升。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是指已办理注册登记并且首次到税务机关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经营主体,该主体数量是衡量经济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力,家电市场销售回暖。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由7月份同比下降2.4%,转变为8月份同比增长3.4%,9月份同比增长20.5%,10月份同比增长近40%。我国是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彩电、空调、冰箱均超百台。其中
本报重庆11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全国智慧医保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举办,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新生儿参保率比去年翻一番。国家医保局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对孩子的名字特别重视,起名的时间可能会超过半年,这导致新生儿在原来的制度下参保困难。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顺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有助于撬动居民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充分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
9月12日至16日,以“全球服务 共享健康”为永久主题的2024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亮相首钢园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题展设置产业展区、公益展区和中医展区,展览面积达6300平方米,88家医药行业头部企业和医疗机构将带来最新产品和服务,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35.2%。此外
海外食品、美妆用品、保健品“飞”入中国百姓家,中国产服装、鞋帽、日用品通达全球……近年来,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4.4个百分点。海关每年监管的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提高千家万户生活品质的重要之举,也是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将有效带动产业链升级,提升终端产品质量。《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出台后,多地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出台具体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更好服务产业升级、消费提档
为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联合推出《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调动多部门从政策层面联合发力,形成多维度支持创新医药产业发展态势。32条措施涉及创新药械研发等8个领域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措施共32条,涉及创
【光明论坛】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推动各类设备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和投资潜力,释放内需动能,有力促进投资、消费、节能降碳,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内需市场规模庞大,拥有巨大
“率先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获得新一轮发展战略主动权意义重大。”3月30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大运河医学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乔杰在作主旨报告时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目前,美国、日本、英国
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一批大件商品的潜在更新需求正进入集中释放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消费领域传来的一个好消息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已被提上日程,成为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部分也提到,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
“过去中医‘望闻问切’,研判在心里,现在信息技术能够把诊断经验转化为客观化、标准化的中医检测数据。”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数据不仅能作为中医诊疗的参考信息,也是对中医药学原理的现代化呈现与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
自动找到人体穴位,模拟雀啄、回旋、往复等一系列传统中医艾灸手法,智能化艾灸机器人正在实施未病治疗。这款通过“数据大脑”实现“望闻问切”的智能化艾灸机器人,诞生在沈阳高新区,由“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我国首个中医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制;距离沈阳高新区30公里的沈阳中德产业园里,依托头部药企“链主”三生制
如果将AI应用于新药研发,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的确定,研发时间与经费投入将大大减少,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可能骤然发生巨变。颠覆性技术如此残酷而新奇,却是上海引领生产力实现新跨越的“战略必争”领域。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