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大 三种心脏病易找上门
压力在社会中无处不在,而女性在重压之下,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更高。研究发现,女性发生与压力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病和自发冠脉夹层。三种心脏病青睐压力大女性研究发现,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比同龄男性更容易患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即重压之下的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
压力在社会中无处不在,而女性在重压之下,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更高。研究发现,女性发生与压力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病和自发冠脉夹层。三种心脏病青睐压力大女性研究发现,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比同龄男性更容易患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即重压之下的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
近期,新闻报道了一则运动后猝死的案例。一位男士像往常一样到健身房上拳击课,一顿操练下来已是汗流浃背,岂料休息调整之际突然不适倒地,然后就不省人事了。虽经过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生命。患者家属为此还将健身房诉至法院,而法院经调查后认为死者本身就有心脏病史,却仍坚持剧烈活动,要承担主要过错。运动虽好但别踩
近期来门诊求医的患者反映,以往正常控制的血压突然变得忽上忽下,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或者说胸前不舒服的感觉比以往要频繁,心悸、心慌、双下肢更容易出现水肿等等心血管症状增多。 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时间。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心梗的发生风险就增加2%。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都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梗的高危
有次出门诊,一上午看了4个因为“心口窝难受”的患者,他们的表述大同小异:早晨外出心口窝疼、难受,到了中午不舒服的感觉就好多了。我对4位患者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确定他们都患有冠心病。问诊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问道:是不是只要心口窝不舒服就意味着要发生心梗? 相关研究显示,冬季是冠心病患者最难熬的季节,心绞
2011年7月22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纳兹莫加医院外科门诊,中国第24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卢建林为当地患者诊治并带教实习生。新华社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自1963年我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
作者:曾光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流感病毒:被低估的敌人呼吸道感染和死亡是直接影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每年人类面临的巨大健康威胁之一。流感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季节性流感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可导致300万-50
前不久,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马依彤教授团队针对有关MGTH2A在成年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促进心肌再生的研究,在国际期刊《循环》发表评论文章,得到了国际心血管专家认可,彰显了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实力。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能有如今的学术成绩,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
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能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澎湃的音乐能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荡心灵,而悠扬的音乐能抚慰人心、引起共鸣、治愈心灵。其实,音乐远不止这些作用,它还能治疗身体和心理疾病,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医学上称为“音乐疗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音乐疗法及其在心
上海瑞金医院宁光团队在近10万国人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夜间窗外有较亮的灯光,患糖尿病可能性增加。研究显示,夜间户外灯光亮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夜间外边光线越亮,血糖代谢问题越大。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夜间户外灯光暴
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低,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帮助更多老年人筑牢免疫屏障、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北京市持续大力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现阶段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疫苗接种?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接种与基础全程接种的间隔时间从原来的6个月调整到3个月是作何考虑?高龄老人担心接种疫苗后影响慢性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当前,重症高风险、普通人群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如何看待用药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作出专业解答。1.问:哪些人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他们该怎么办?答:重症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三类:60岁以上特
老张于一天晚上突发心梗,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医生给老张做了冠脉造影术,发现两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遂植入了两枚支架。术后医生建议老张改善生活方式,并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但是老张觉得自己已经做支架手术了,就没把医生的叮嘱放在心上,擅自停了药。这是老张的第一次支架经历。事情还没完……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或与心血管内科医生保持联系。为了防止病情出现反复和加重,疫情防控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就更为重要。 目前有众多资料显示,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病(CVD)者如罹患新冠肺炎,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更高,他们在特殊时期如何照护自
有一种心肌缺血它不疼不痒,但其杀伤力可一点不含糊,可与心绞痛比肩。若不医治会导致心肌永久性损伤,甚至引发心力衰竭、急性猝死等危险情况。那么,到底要做哪些检查才能及时把它揪出来呢?案例回访无病无痛咋还心肌缺血了“我没有不舒服,为什么看病?乱花钱!” 一位63岁的女性患者,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因其平素体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日电 (陶拴科)“这次手术使用机器人介入完成,手术很顺利,没有疼痛感,大概40分钟就完成了,回到病房在病区走了一会,就休息了,今天正在办理出院手续。”来自新疆和田的患者木塔里甫·买提尼亚孜2日说道。1日,他在乌鲁木齐接受了手术治疗。今年52岁的木塔里甫·买提尼亚孜一年前出现间断性
虽然目前各大互联网厂商陆续公开表示取消996、减少加班、强制休假,但互联网员工猝死消息却持续传出。2月23日,字节跳动内网针对网传“字节28岁员工猝死”一事发文回应,称该同学21日在健身房运动时举止异常,由教练拨打120叫来急救人员到场救治后送上救护车,截至2月23日0时30分,该同学情况危重,仍在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9日获悉,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葛均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领衔开展了一项符合国际规范的大型中医药循证研究——麝香保心丸MUST研究,历时十年完美收官。这项大型中医药循证研究覆盖中国2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有97家三级医院参与其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 (陈静徐兰青)在中国慢性病患者中,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数量众多。如何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26日获悉,历经十五年潜心研发,中科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备受关注。知名心内科专家孙宝贵教授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
春天来了,北方仍乍暖还寒,冷不丁就来个倒春寒,大家想甩掉冬装可不能心急。每年这时候,医院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都不少,因为这类疾病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密切,既怕寒冷,又怕忽冷忽热。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桃红提醒,春天保护好心血管,要唱好“五首歌”。1“保暖歌”:出门一定穿暖和刘女士患有心脏病
冠心病看起来悄无声息,却会猝不及防地给人以致命打击。美国心脏病协会发布数据显示,约25%的冠心病患者首发临床表现就是心源性猝死。为什么会得冠心病?近期我国一项研究提醒,冠心病很多跟吃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刘世炜、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春平等学者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我国相关数据展开分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心血管病,被称为“世界级冠状动脉灾难”。在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我国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门诊中,初诊患者由于对该病不甚了解,非常焦虑,常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一些常见问题是患者问得最多的,在此我们做一个集中解答。问题1:
当95后和00后开始担心自己“猝死”……记者:余湛奕近期,接连发生的几例“90后”甚至“95后”猝死的事件引发社会警觉,由此生发的年轻人健康话题更为人们持续关注。何为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要规律作息,保持乐观情绪给您提个醒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因心脑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相对较多。有关专家提醒,要加强预防意识,规律饮食起居,保持乐观情绪。为何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清说,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人们活动量减
央视网消息:极寒天气,特别是暴风雪天气发生时,我们特别提醒您,尽量减少外出,一定要外出的要注意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跌倒、骨折等意外伤害。在冷空气的刺激之下,血管收缩,短时间内血压上升,从而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溢血。冬季饮水少、运动少,血液黏稠度上升,从而引发脑梗。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绞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剧中人物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突发心绞痛,赶快掏出小药瓶,舌下含服几粒药症状才得以缓解。想必广大冠心病患者对这个小药瓶并不陌生,甚至将其视为随身携带的救命药。目前,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和麝香保心丸这三种药,可以说是治疗冠心病中成药的“三剑客”。它们仨不仅个头儿差不多、适应症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