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冬天习惯吃姜母鸭或喝黑糖姜茶保养身子,并有许多人认为姜煮得越久、越辣,驱寒力就越高,甚至还有治疗感冒的效果,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绝大多数人都错了!冬天该如何吃姜,才能养生不NG?中医师建议先破解3迷思!
迷思1/姜煮得越久,驱寒保暖的效果越好?
吃姜祛病保健的习惯由来已久,只要天气变冷或冷气房待太久,全身“冷吱吱”,妈妈们总会煮一大锅姜茶,裡头的姜都因长时间细火炖煮而变了色,一口喝下,最先感受到的是让人忍不住吐舌头的“辣味”,慢慢地才是身体回暖的感觉。不过,并不是姜煮得越久,驱寒保暖的效果就越好!
、中医学认为姜可以散寒,从现代药理学分析,这与姜的主要成份“姜醇”有关。姜醇可以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喝一碗姜茶总能感觉身体暖呼呼,并改善手脚冰冷,但姜醇本身是挥发油,当煮得越久,高温容易挥发,反而降低驱寒效果。建议煮姜汤时,等水滚后再放入姜片续煮15至20分钟就好,避免煮太久。
迷思2/姜最好在早上吃,别在晚上吃?
民间俗语提到“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难道,晚上真的不能吃姜吗?中医师表示,中医认为生姜的作用辛温发散,能够升发阳气,而一天之中,人体的阳气在白天较为旺盛,因此补气或是升阳的食物适合白天吃;太阳下山之后,夜晚的阳气开始收敛、潜藏,此时不适宜过度食用升发阳气的食物,否则会“阳气不歛”、“阳不入于阴”,导致过度亢奋、可能会影响睡眠。
不过,如果只是把生姜当作佐料,食用量不多,在晚上吃并不会有太大的健康危害。较需注意的是,如果是大量的、高浓度的姜茶或是姜母鸭等料理,则避免夜晚食用过量。
迷思3/喝姜茶可以治疗感冒?
生姜有药食同源的特性,不但是平常的料理食材,也因其性味辛温,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常被中医拿来做为治疗处方的配伍药材,例如治疗感冒名方:桂枝汤、葛根汤。
不过,对于姜茶治疗感冒的说法,中医师强调,并非所有类型的感冒都适合,必须是中医诊断裡说的“风寒型感冒”才适合,症状表现像是:发烧、畏寒怕风、鼻塞流清涕、全身痠痛、不太会出汗、咳嗽等。
风寒感冒初期,症状轻微时可以用生姜片,加一些葱白一起煮,有助发散风寒,可以治疗感冒,是居家很简便治疗感冒的方式。但是,若是高热、喉咙肿痛、黄鼻涕、咳嗽黄痰等属于风热型的感冒,则不适合,以免导致病症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