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国际学界高度评价中国对全球抗疫贡献

1869

“中国在防止疫情全球蔓延方面所做努力是应对极端威胁的典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长古萨科夫对记者说。古萨科夫和其他多名国际医学界、科学界专家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高度评价了在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中国贡献,称赞中国为世界赢得时间窗口,对中国及时发布和分享疫情信息及研究成果表示敬意,并对中国积极向其

健康新闻

复岗复工后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怎么办

1085

复岗复工后,许多人会出现对工作提不起兴趣、不想开工的现象,其实这是拖延的表现。“拖延”指的是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习惯。回到单位上班,生活方式与工作节奏的转变,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拖延,具体表现为,对一些即将要做的事有些厌烦,这种情绪包含着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冲动,让你想用一些无关紧

健康新闻

戴好“心理口罩”,和娃一起战“疫”

300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会给每个家庭留下深刻记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多地中小学延期开学,面对意外的长假,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家长用什么方式和孩子聊病毒、疫情甚至死亡,如何做好启发、引导和教育,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毕竟,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在课堂上,也在朝夕相处

健康新闻

肝癌“幕后推手”被发现科学家有望对其实施精准打击

793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具有确诊晚、手术复发率高、耐药强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十分有限。记者近日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教授高威课题组发现,一种名为GPC3的蛋白在肝癌细胞膜表面存在特异性高表达,它掌握着促进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并以此促进肝癌的发生,因此对其进行精准打击,

健康新闻

阻击超级细菌我科学家从抗菌肽找到思路

20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或滥用,各种耐药性细菌或真菌随之大量涌现,每年全球有近100万人死于无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感染;同时,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各种细菌本身耐药基因可横向传播,使现有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人类有可能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威胁。为破解这一威胁,全

健康新闻

科学家找出内分泌干扰物“十大特征”

2030

英国《自然综述·内分泌学》杂志12日发表了一篇15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共识声明”,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通用框架”,专门用来评估内分泌干扰物(EDC)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所谓内分泌干扰物,也称为环境激素,是指会干扰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因而会对健康风险(如癌症、生殖损伤、认知障碍和肥胖)造成影响。每个

健康新闻

走路慢的人,老得快

1783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和神经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发现,中年时的步行速度预示人们的衰老程度。研究数据来自对904名新西兰人进行的长期追踪调查,参试者自3岁起开始接受多次检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显示,中年时期走路速度慢的人大脑总容量低,大脑皮质平均厚度薄,大脑表面积小,与脑血管相关的病变较多。具体来说,45岁成

健康新闻

英雄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1327

从风雨如磐到走向繁荣富强,从积贫积弱到迈向伟大复兴,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英雄模范们用行动不断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今天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

健康新闻

秋季保健汤水推荐西兰花皮蛋汤

1820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秋季保健汤水推荐人群:一般人群。材料:西兰花500g、无铅皮蛋2个,姜蒜适量;(3-4人量)。烹调方法:西兰花洗净后掰成小块后焯水后备用;姜蒜切碎后放入锅中,加入油少量翻炒至出香味,皮蛋切成四瓣后放入锅中翻炒,加入清水1000ml及西兰花,大火稍后开转小火5分钟

健康新闻

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728

如果不被提醒,人们很难注意到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上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亮起的灯光。14年前,屠呦呦与丈夫把家安在这里。小区里的人,偶尔会碰到她,但几乎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人在乎她是谁。直到诺贝尔奖奖杯递到她手中的画面向全世界转播时,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以及她所作出的贡献——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发现

健康新闻

基因编辑治艾滋,向“治愈”又迈一步

1017

未来,艾滋病有可能通过“基因编辑+骨髓移植”的方式“治愈”。世界首例基于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被中国科学家完成了。9月11日,邓宏魁等国内多名生命科学、医学学者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显示:利用CRISPR/Cas9技术,科学家对人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在

健康新闻

胎儿肠道中首次发现真菌群落

148

最新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FASEB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人类胎儿肠道中存在真菌群落,其会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发展。这是科学家首次在胎儿肠道环境中观察到真菌。在该研究中,美国田纳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收集了足月出生婴儿和早产儿出生后首次排出的粪便,这种被称为“胎

科学研究发现乐观者寿命比悲观者长15%
健康新闻

科学研究发现乐观者寿命比悲观者长15%

1083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嘿,愁眉苦脸的人看过来!据美国《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项涵盖数千人、历时30年的新研究指出,乐观者的寿命比悲观者要长15%。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综合了两项大型长期研究获得的数据:一项包括69744名女性,另一项包括1429名男性,他们都完成了自己对未来感受的问卷调查。在控

健康新闻

“菠菜补铁”是误传

1400

“菠菜是补铁高手”的说法广为流传,鲜为人知的是,这其实是个误传,来自一次错误的计算。1870年,一位德国化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称菠菜中的含铁量很高,足以与红肉媲美,论文一出便成为共识性结论流传于世。在此背景下,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漫画家创造了“大力水手”这个广为人知的卡通形象,漫画中的大力水手每逢

健康新闻

苦味菜都有养生绝招

754

受访专家: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 綦翠华传统中医自古就有“夏天吃苦,胜似进补”之说。夏季闷热潮湿,身体容易困乏,脾气极易暴躁,适当吃些带“苦味”的食物可以缓解暑热,清心泄火。现代研究证实,苦味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苦味素等活性成分,对健康有重要调节作用。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

健康新闻

屠呦呦: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

1541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用创新性的研究为世界带来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疟疾药——青蒿素。受益于此,数百万疟疾患者重获生机。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开明街508号屠家男主人,从《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撷取“呦呦”二字,为刚刚降生的女儿取名。

健康新闻

“屠呦呦刷屏”也是向科学家精神致敬

1305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她与团队成员经过多年攻坚,在“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上获得新突破,并提出合理应对方案。这则消息很快在网络刷屏。这段时间,人们普

健康新闻

运动帮你戒烟六大理由

1805

无论到什么年龄,戒烟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要克服烟瘾,不妨多进行快走、慢跑等运动。戒烟和运动有什么关联呢?国家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曾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共研究了43万多名成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结果发现,每天仅运动15分钟的抽烟者与从不运动的抽烟者相比,戒烟成功的可能性增加55%。此外,

健康新闻

晚点成家满意度高

1139

对于什么时候结婚,甚至结不结婚这一问题,可谓见仁见智。最近,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相比早婚者来说,晚些成家的人婚姻更幸福。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态学家马修·约翰逊的团队做了一个时间跨度达20年的研究,最初参与调查的983名不同年龄的加拿大成年人,到后来有403人接受了最终调查。科学家将志愿者的结婚年龄分

健康新闻

防中风,睡七八小时最好

2000

睡眠好对预防疾病意义重大。美国《中风》期刊刊登的新研究建议,每晚7~8小时睡眠,防中风效果最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调查分析了近29万名成年人的中风发病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年龄、种族、每天睡眠时间、每日运动时间等。结果显示,每晚睡眠7~8小时,每周保持3~6次运动,每次30~60分钟,对预防

健康新闻

休息是个技术活儿

615

和工作一样,高效休息也是一门学问。被一个又一个任务填满的工作日,要不要缓一缓,又如何见缝插针地休息?下面6个方法也许能帮到你。1.休息比不休息好。《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让一批参与者完成一项任务,需要他们保持45分钟集中注意力。参与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5分钟休息时间,在这5分钟里

健康新闻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黑猩猩捕食陆龟

517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黑猩猩捕食陆龟 科技日报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日前发表的一篇动物行为研究论文,科学家报告了迄今已知的首次发现黑猩猩捕食折背龟的情况。 黑猩猩属灵长目人科动物,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万至600万年前分家,走上各自独立的演化道路。过去

健康新闻

噬菌体疗法或成对抗超级细菌利器

149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报道,美英两国联合医疗团队利用3种基因改造病毒(噬菌体)组成的鸡尾酒疗法,将一名患有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英国少女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现年17岁的英国少女伊莎贝尔·霍萨威患有囊性纤维化遗传疾病。至2017年夏天,其肺部功能仅剩下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在接受肺部移植手术后,差点死于顽固

健康新闻

研究发现:人死后仍会有意识可以知道自己已死亡

1078

【环球网综合报道】专家们对于人类死亡后会发生什么一直争论不断,比如人死亡后会见到什么?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据美国“侨报网”4月18日报道,美国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表明,当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还会继续运作。换言之,人类的大脑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这个事实。据报道,该研究表明,当我们死的时候,

健康新闻

戴个耳环就能避孕?!

751

很多人都会因避孕的问题而烦恼。最近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发明了一种最新的避孕方式——避孕耳环。只要将一个一平方厘米大小的贴片贴在耳环上佩戴,就可以实现避孕的目的。这个小小的白色贴片其实含有合成激素,而这些激素可透过佩戴者耳垂的皮肤进入血液中,完成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的任务,避免女性意外怀孕。最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