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泥灸排出来湿气是真是假 做泥灸出水滴是汗還是湿气

4237

泥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目前认为此方法具有调整阴阳、舒经活行气活血、调整脏腑、扶正祛邪等作用,可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脏腑协调、经络畅通、气血旺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听说泥灸还能排出人体湿气,这是真的吗?泥灸排出湿气是真的吗有一定的作用。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

中医养生

祛湿用红花椒還是青花椒 每日嚼几粒花椒的益处

103

现在很多人都有湿气重的问题,而花椒有祛湿作用,那么祛湿用红花椒还是青花椒?每天嚼几粒花椒的好处?祛湿用红花椒还是青花椒祛湿可以用红花椒也可以用青花椒,二者都有祛湿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青花椒又叫做麻椒,它和红花椒一样,无论是食用还是用来泡脚,都有驱寒祛湿、活血暖身的功效,如果用来食用,可以选择自

中医养生

泥灸排出的水滴是体内湿气吗 泥灸敷腹部能够减肥吗

906

很多人在做完泥灸之后身体都会排出大量的水煮,那么泥灸排出的水珠是湿气吗?泥灸敷肚子可以减肥吗?泥灸排出的水珠是湿气吗泥灸排出的水珠其实是身体出汗,而身体出汗也是排湿气的一种表现。在做泥灸的时候,身体会比较热,而身体为了散热会打开毛孔排汗,而身体出汗也是体内水湿排出的一种表现,且根据做泥灸时排出水珠的

中医养生

女性去湿气更快的食疗方式 女性湿气太重有什么症状

1373

湿气是一种令很多人都苦恼的东西,它不仅不可见还很难去除,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那女性用什么食补方法来去湿气最快呢?女性去湿气最快的食补方法建议赤小豆薏米粥。薏米性甘味淡、偏寒性,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脾胃虚寒、水肿、脚气等病症。赤小豆性甘胃酸、平性,具有利水消肿、排

中医养生

哪些身体素质的人不宜贴三伏贴 三伏贴去湿气贴哪儿

609

最近的温度非常高,已经是三伏天了,三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比如可以做三伏贴等养生疗法,什么体质的人不适合贴三伏贴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热性体质有些人身体本身就比较燥热,即使是吃两颗荔枝都很容易引起上火症状,这样的人群就不是很适合贴三伏贴,三伏贴属于热性膏药,如果本身体内火气旺盛,在

日常养生

消暑祛湿有窍门 这种你都知道吗?

1384

说到解暑祛湿,《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记载:“暑,热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今年以来,北京降水频次高、总量大,降水量和出现大雨的频次都比往年要多。另外,今年入夏以来北京高温天数也比常年同期偏多。所以在这个时节讲一讲解暑祛湿具有特殊的意义。什么是湿气湿是“风、寒、暑、湿、

日常养生

大暑警醒高温天 补水保湿消暑药粥添

914

最近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已经进入头伏的北京,虽然偶尔有些阴雨天,但是气温是节节高升,还真不枉费大暑这样的节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可见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这个时节的养生要点就是注意防暑降温,补水消暑。消暑先静心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夏季炎热,“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

日常养生

你的“湿气”重吗?中医学教你夏天去湿气

153

炎炎夏日,天气闷热,气候潮湿,稍不注意,就会给体内带来过多的湿气。而体内湿气如不及时祛除,人体则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如容易疲劳、困倦懒动,食欲减退,口中粘腻,甚至是大便粘腻不成形等。那么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祛除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本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刘洋为您答

日常养生

冬病夏治有注重!这几种群体并不宜

627

“冬病夏治”这个词语可能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具体的涵义和包含的内容可能知之甚少,对“冬病夏治”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和解释,可以帮助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冬病夏治”的保健治疗。所谓“冬病”并不是仅仅指在冬季发生的疾病,而是指人体感受外来的风、寒、

日常养生

谷雨养生重祛湿 一粥一饭祛疲乏

689

文:魏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谷雨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春寒料峭的春季已经过去,之后的气温将慢慢回升,自然界已经做好了进入夏天的准备。在谷雨节气后,降雨也会比之前更加频繁,空气的湿度加大。这个时候如果人们穿衣过于单薄,或者阳气不足、升发不利,则很容易导致湿气困乏脾土,导致困倦乏力的表现。这

日常养生

惊蛰节气 中医养生有讲究!

378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那么,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养生

初春养阳气 不妨喝喝杜仲花生鸡脚汤

986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映平冬去春来,阳气开始生发,养生要想达到阴阳平衡,需要正气充盈的健康状态,初春季节除了要健脾祛湿和防“倒春寒”之外,还需要养阳气,助阳升发。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举择推荐一款节气养生靓汤,能养阳护肝,强筋祛湿,它就是——杜仲花生煲鸡脚汤。雨水季节之后,空气中水

健康新闻

红薯生姜汤温中驱寒

1219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温中驱寒推荐人群:受寒后怕冷头痛、鼻塞流清涕,多打喷嚏、不发热咽痛或症状较轻人群。材料:红薯200g、生姜15g、红枣4粒(1人量)。烹调方法:红薯削皮后切成大块、生姜去皮后切片,红枣撕成两半后备用;将红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800ml,大火烧开后加入生姜及大枣,

红豆薏米祛湿茶有哪些比较具体的功效
日常养生

红豆薏米祛湿茶有哪些比较具体的功效

374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一些人说自己的体内湿气重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尤其是对于爱吃生冷食物的人来说更是常见,其中红豆薏米祛湿茶就是一种能够比较好去除体内湿气的饮品但是除此之外红豆薏米祛湿茶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呢?现在很多年轻人平时不注意保养身体,经常性吃一些冰冷刺激性的食物,在冬季穿的非常单薄,长时间

日常养生

芡实祛湿健脾、益肾固精 该如何挑选?

371

广东人对芡实都不陌生,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功效,有“水中桂圆”的美誉,是家庭煲汤常用的食材。比如说这段时间岭南地区溽热难耐,很多人湿困缠身,煲汤时就特别适合放些芡实,利用它祛湿健脾的功效。那么该如何挑芡实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陈晓庆主管药师介

健康新闻

末伏天灸搭配汤水消暑又滋阴

1559

主要功效:消暑祛湿健脾。推荐理由:湿热显著的季节正是一年固阳气的好时候。材料:冬瓜300g,莲子15g,炒薏仁15g,淮山药15g,眉豆 20g,陈皮 1小瓣,水鸭半只,瘦肉100g,老姜适量(3-4人份)。烹调方法:老鸭洗净去内脏,焯水;瘦肉洗净切大块焯水;莲子、炒薏仁、淮山药、眉豆稍冲洗;老姜切

健康新闻

孩子睡不好?鲜莲子灯芯草炖猪心汤来帮你

232

暑假里不用上学,天气炎热,加上现在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娱乐也丰富多彩,家长节目多睡得晚,小孩子也跟着一起,往往容易过度疲劳或者因此睡不好。再加上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像成年人一样容易形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他们常出现睡不着或者即使睡着也会睡不安等情况,容易表现出入睡困难、烦躁或者入睡后频繁打鼾

健康新闻

入伏是祛湿最佳时间

1326

开栏的话:湿被中医称为“万病之源”,可导致全身多种疾病,又难于祛除。面对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我们应该了解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期起,《生命时报》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的专栏,教大家如何正确祛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 董 峰董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夏天养生 祛瘀也是重头戏
日常养生

夏天养生 祛瘀也是重头戏

1389

提起夏天的养生原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祛湿。的确,夏季多雨,气候闷热潮湿,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夏季是体内湿邪较重的季节。《黄帝内经》中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脾胃对应五行中的“土”,是喜燥而恶湿的,所以湿邪过重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此外,夏季酷暑难耐,许

三伏天 其实最应该提防的是“寒”
日常养生

三伏天 其实最应该提防的是“寒”

217

接踵而来。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但专家指出,事实正好相反,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许多人在三伏天常做的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喝冷饮、吃凉菜、吃冰镇水果等,都是导致寒气入体的根源。特别要注意的是,小孩子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

防暑更要祛湿 夏季吃生冷因人而异
日常养生

防暑更要祛湿 夏季吃生冷因人而异

2064

今日正式进入初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已经到来。一阵骄阳一阵豪雨,潮湿闷热的“桑拿天”确实需要注意避暑,但更多人需要的却是祛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是跟消暑的方式有关系。阵阵豪雨导致体内湿气重,煲汤祛湿放什么料最有效最应景呢?这要看体内是暑湿还是消暑不当带来的寒湿。夏日炎炎,经常都是出门5分钟,背后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