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春节假期结束,目前北京市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近日,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相关的多个词条冲上热搜,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到底应该怎么吃?相关专家提示:奥司他韦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对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流
春节假期结束,目前北京市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近日,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相关的多个词条冲上热搜,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到底应该怎么吃?相关专家提示:奥司他韦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对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流
眼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如何正确服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从疗效上来说,其实是一样的。新的玛巴洛沙韦优点是全病程只需要用一次,而奥司他韦一天两次,疗程五天,要十次。另外,玛巴洛沙韦在我们国家批准的是5岁和5岁以上人群,奥司他韦因为多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记者吴佳佳)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介绍,近期流感高发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会出现,最新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介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从目前本市门急诊呼吸道疾病就诊情况来看,病原以流感病毒为主,主要流感病毒类型为甲型H1N1型。得了流感如何治疗?老年人、婴幼儿等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给出详细解答。李侗曾建议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症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下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务工作的灵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医学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不但具有科学技术属性,还是一门直
近日,一项“令人作呕”的活动——养臭水风靡多地小学校园。养臭水是指将剩菜剩饭、昆虫尸体等放在密封容器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些物质开始腐烂,产生臭味,甚至还会爆炸。为追求“更好”的爆炸效果,孩子们会在网络上分享配方。殊不知,养臭水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健康风险。多种物质在瓶内发酵臭水为什么特别
今年冬季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多,而且感染者以儿童和青壮年人群为主,老年人群相对较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情况。其实,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也有流行周期,每隔3至7年会有比较明显的流行高峰。加上过去几年,大家通过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外出等措施降低了各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导致群体对呼吸
近期,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似乎已取代支原体,成为新一轮感染高峰的主要病原体。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从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当前北京市全人群呼吸道感染报告病例数居前三的依次为流感、鼻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类型,是
5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护士为一名儿童采指血 供图/新华社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检测显示部分为“二阳”患者。当前全国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如何?怎样科学应对风险?针对社会关切,记者进行了调研走访。发热门诊保持平稳有序“老伴发烧后我第一时间就带她来医院了,情况还好,暂时不需要吸
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怎样科学应对“二阳”风险?“二阳”症状是否严重?“阳”的次数越多症状是否会越重,对身体的伤害是否越大?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组织专家作出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疫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韦香惠)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最新发布的周报显示,我国首次发现奥密克戎BA.5.2.48和BF.7.14亚型共同感染的病例。为何会出现共同感染的情况?是否会加剧病毒变异及传染风险?我国首现奥密克戎两个亚型共同感染病例3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
无论没“阳过”的人,还是已经“阳过”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春节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串门聚会;有基础病的高龄患者应及时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老人、孩子、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感染或再次感染。——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媒体发长文讲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郑大三附院)对脑瘫患儿采用的“封针疗法”。这一已投入临床应用近30年的疗法,就此进入公众视线,并引发广泛质疑。“封针”的全称是“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据描述,“封针”治疗时,医生会手持装满药水的注射器,在婴儿头部、四肢等特定穴
4月22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全美上星期新增71例麻疹病例,其中68例出现在纽约州。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声匿迹的麻疹,近期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自今年起,澳大利亚、香港、日本、柬埔寨等地都报告有麻疹病例。截至目前,菲律宾出现的2.3万麻疹病例中,有333人死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麻疹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