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基因造出多能干细胞
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科学家利用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基因创造出一种多能干细胞,并使这些干细胞完全发育成小鼠,成功重写了“生命剧本”。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与单细胞生物共享一个早于动物的共同祖先,从而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干细胞遗传起源的理解,并为探索遗传工具进化的多功能性提供
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科学家利用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基因创造出一种多能干细胞,并使这些干细胞完全发育成小鼠,成功重写了“生命剧本”。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与单细胞生物共享一个早于动物的共同祖先,从而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干细胞遗传起源的理解,并为探索遗传工具进化的多功能性提供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转化而来的角膜组织,修复了4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患者的角膜。结果显示,其中3名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研究团队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深入探究这一疗法的确切疗效。相关论文发
科技日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此前,在实验室中开发出能移植到动物模型中,且能产生健康血细胞的人类血液干细胞一直无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识别吞噬病原体、抵抗感染、器官生成、组织重塑、代谢适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与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冠琳团队合作,系统回顾了近年来人体巨噬细胞多样性、发育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综合单细胞转录组学、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齐芳)原肠运动是大部分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用数字3D重构了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于生命初始如何发育的认知。这一成果于4月23日在国际学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团队在血液学领域著名期刊《血液》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揭示转运核糖核酸(tRNA)假尿苷修饰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关键机制,并验证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能改善环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LASA)患者
科技日报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性人类神经元模型,详细模拟了tau蛋白聚集体在大脑内的传播,这一过程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症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新模型有助科学家找到可能阻断tau蛋白传播的新治疗靶点,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相关论文发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早发育阶段的微型三维(3D)模型,该类器官在实验室中生长了40天。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模拟胚胎大脑和脊髓的所有组成部分,有望加深人们对早期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脑部疾病的理解。相关研究论文28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类器官是一种迷你3D模型,由活组织
科技日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刘霞)很长时间以来,干细胞移植一直被视为是最有前途的新型医学疗法之一。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9日报道,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再生医学研究实验室培育的试验性干细胞中,超过1/5存在致癌突变。相关论文刊发于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日本大阪都立大学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高效、无创、无痛的方法,从尿液样本中重新编程犬类干细胞,使这些毛茸茸的人类伙伴离兽医再生治疗又近了一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干细胞报告》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殖医学研究。随着先进医疗护理对狗和猫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人
2023年,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步伐强劲而扎实。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首台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多个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体免疫系统有了高清的“族群”画像,最新国家医保目录新增126个药品……科技力量正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随着医疗政策的不断完善,医疗
心脏病每年导致1800万人死亡,但新疗法的开发面临瓶颈,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整个人类心脏的生理模型。现在,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研究团队培育出第一个生理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包括所有主要的心脏发育结构,使科学家能够推进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28日的《细胞》杂志上。202
目前,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热点,是最具有转化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干细胞有什么作用?如何推动我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日前,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GB/T 42466-2023)(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规范》涵盖了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由于心肌细胞难以再生、不易培养,导致研究人员较难对心脏进行深入研究。正因如此,是什么促使心脏衰老?衰老后的心脏在分子层面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尚未研究透彻。日前,《自然·衰老》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我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直击心脏衰老的谜团。 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动
昨日(23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在重庆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万能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参与细胞替代和组织再生。最新发布的中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包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20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开发“类原肠胚”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组织——卵黄囊,这是以前模型中所缺少的。原肠胚形成是胚胎将自身从空心球体重组为多层结构的过程,被认为是人类发育研究的“黑匣子”。这是
多能干细胞生成带“视杯”的类脑器官 有助研究大脑和眼睛相互作用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根据17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干细胞杂志《细胞·干细胞》上的一项研究,人类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s)可以用来形成含有“视杯”(可形成视网膜)结构的类脑器官。该类器官自发地从类脑区域的前部发育出两
科技日报北京5月2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类器官,称为“类心脏”,它们可以自行组织为心腔状结构而无需实验支架,可自主跳动。这一成果可能会彻底改变对心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细胞》杂志上。缺乏良好的
新型人工肾: 让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后底牌” 关注人工器官发展③目前,科学家在研究新型人造生物肾的征途上已经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3D技术打印生物肾、干细胞培养的生物肾以及将动物肾进行改造后移植给人等路径都有科学家在进行实践。随着肾脏替代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型人工肾最终或将用于临床,让为
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了肺和结肠类器官系统,借助这一成果他们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进行筛选后,鉴定出了三种显示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这项2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肺和结肠类器官可以作为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和鉴定潜在的新冠肺炎疗法的模型。随
人的生命起源于早期胚胎,但人类胚胎着床后发育是怎样进行的?胎儿形成即原肠前人胚胎和多能干细胞的发育过程有没有图迹可循?科学家们一直在为这些生命难题找寻答案。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日前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李天晴教授和季维智院士等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电子香烟的香味烟液可能破坏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增加心脏病风险。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27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报告,他们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内皮细胞,让它们接触含有或不含尼古丁的6种不同香型的常见电子烟液。内皮细胞是一种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主要细胞类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15日宣布,他们利用患者细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设计和打印出充满细胞、血管并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而此前打印出的心脏结构,只是无血管的简单组织。在以色列,心脏病是排在癌症之后的第二大杀手。通常,心脏移植手术是针对心力衰竭晚期患者仅有的疗法。美国需心脏移植的患者等候期可达6
我们平时吃到的肉,都是在动物身上生长出来的。近几年,在实验室中培育人造肉,成为新的科研热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巴斯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叶片上培育动物细胞,加入在实验室培育人造肉的行列。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肉食爱好者将来就有可能吃到不需要“杀生”的人造肉。用干细胞培育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