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或将翻开新篇章

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领域,干细胞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32年干细胞相关研究问世以来,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干细胞在组织再生方面的安全性和潜力,也经受了广泛的研究与测试。

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据专家统计,截至去年底,已有100多项临床试验获得批准或已经完成。这些试验旨在探索干细胞在治疗癌症、糖尿病、癫痫、心力衰竭以及各种眼疾等方面的潜力。研究人员预计,干细胞疗法或许即将翻开新篇章,采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帕金森病、眼部疾病甚至癌症,有望在5到10年内实现。

从提出概念到用于治疗

1932年,苏联科学家首次提出干细胞的概念,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拉开了干细胞纵横医学界的序幕。随后,科学家从小鼠胚胎中分离出了胚胎干细胞,为胚胎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掀起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热潮。

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家詹姆斯·汤姆森从人类胚胎中分离出了胚胎干细胞,并进行了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一进展使人类能够利用胚胎干细胞开展再生医学(移植细胞等使身体组织和功能再生)研究,探索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然而,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伦理难题。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将4种转录因子导入成体细胞,将其“重编程”回多能状态,创造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的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iPS细胞的诞生不仅解决了胚胎干细胞的问题,还为个性化医疗与疾病模型研究提供了新平台。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科学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获得了大量大脑、心脏、肺组织等的特化细胞。这些特化细胞的质量和纯度足以供临床使用,翻开了干细胞疗法的新篇章。

从帕金森病到多种癌症

专家统计的百余项临床试验中,有12项致力于利用干细胞来治疗帕金森病,有29项是针对眼病尤其是与衰老相关的黄斑变性。

据媒体今年1月报道,中国首个iPSC衍生细胞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受试者在参与临床试验12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其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这一临床研究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团队与士泽生物联合开展。

关于癫痫的研究同样值得关注。在美国神经元治疗公司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外科医生借助干细胞疗法,将干细胞整合到15名癫痫患者的神经回路中。移植一年后,其中两名参与者严重癫痫发作的频率几乎降至零,且效果已经持续了两年。其他大多数参与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也显著降低。该公司报告称,这一疗法没有明显副作用,也没有造成认知损伤。基于上述效果,包括神经元治疗公司在内的团队打造的“有效干细胞疗法”,也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评为2025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2014年,日本科学家启动了首例用iPS细胞治疗黄斑变性的临床试验。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一尝试为治疗相关眼病带来了新希望。此外,去年11月,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柳叶刀》杂志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通过移植由iPS细胞培养的角膜组织,让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患者恢复了视力。他们还计划今年3月启动更大规模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疗法的效果。

干细胞疗法也为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曙光。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专家道格拉斯·梅尔顿及其同事,从人胚胎干细胞系中培育出了首个功能性胰岛细胞。现在,梅尔顿等人正在美国弗特克斯生物制药公司开展一项针对糖尿病重症患者的试验,使用由类似方法获得的胰岛细胞。该公司称,在12名接受全剂量注射的患者中,有9人无需再注射胰岛素,另有两人可减少注射剂量。

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家查克·默里希望启动一项临床试验,将iPS细胞产生的未成熟心肌细胞注射到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中,测试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此外,科学家还在利用多能干细胞产生免疫细胞(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测试其治疗一系列癌症的潜力。中期报告显示,这些治疗不仅安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显著:部分参与者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

伦理与安全问题仍须解决

然而,干细胞疗法在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一些障碍。

首先,人胚胎干细胞与iPS细胞这两类细胞治疗材料孰优孰劣,仍然悬而未决。

尽管利用人类胚胎存在伦理争议,但许多科学家仍偏爱使用人胚胎干细胞,因为它们是最少受到人为干预的多能细胞类型。从理论上来说,对成年细胞进行重编程,可能会将促癌突变引入基因组。有些科学家认为,一旦选择iPS细胞,就等于给病人增加了额外的风险。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癌症风险更多是假设,而非真实存在的威胁。

此外,如何防止移植细胞出现排斥反应,尚未妥善解决。由iPS细胞或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细胞系虽然使用方便,但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而使用由患者自身皮肤或血液细胞重编程获得的细胞虽可避免这一需求,但生产此类细胞成本高昂,且需数周时间制备。

上一篇: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有了新标准
下一篇:小小车厘子串起中智贸易大机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影响2025年医学发展的11项临床试验

820

《自然·医学》杂志近期邀请全球11位顶尖研究人员,评选出一份榜单,列出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他们强调,这一榜单并非奖项或排名,而是对医学领域重要进展的探讨。《自然·医学》高级编辑本·约翰森表示,这一榜单反映出世界在2025年面临的令人担忧的健康挑战,旨在探索肥胖、癌症、营养不

单细胞基因造出多能干细胞

655

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科学家利用单细胞生物的遗传基因创造出一种多能干细胞,并使这些干细胞完全发育成小鼠,成功重写了“生命剧本”。这项研究揭示了人类与单细胞生物共享一个早于动物的共同祖先,从而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干细胞遗传起源的理解,并为探索遗传工具进化的多功能性提供

诱导多能干细胞疗法修复患者角膜

442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转化而来的角膜组织,修复了4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患者的角膜。结果显示,其中3名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研究团队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深入探究这一疗法的确切疗效。相关论文发

“内外兼修”综治帕金森病

1712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桂双英、研究员程志非、副研究员王琪组成联合团队,提出一种帕金森病内外综合治疗新策略:从“内”阻断小胶质细胞产生神经炎症的源头,从“外”阻止脑外周免疫细胞的持续浸润,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Nano》上。以往研究多注重抑制脑内炎症王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启动

558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药监局日前印发《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机制,强化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主体责任,提升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方对创新药临床试验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实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缩

AI将帕金森病药物设计提速十倍

745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开发。他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AI的策略,来识别阻止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的特征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帕金森病影响着全球600多万人,预计到

单克隆抗体能减缓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

415

《自然·医学》16日发表一项对大规模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单克隆抗体prasinezumab能减少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退化迹象。帕金森病目前没有疾病修饰疗法,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点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恶化。大脑内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是帕金森病的一个特征,已有多项

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早识别 警惕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

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早识别 警惕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

368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前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杀手”。什么是帕金森病?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又该如何预防帕金森病?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Ⅰ科副主任张振涛教授。海报制作:实习生徐小岩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