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保健品真能“排毒”?压根儿没这概念

945

现在网络渠道销售的一些所谓天然保健食品,都宣称可以排毒、减肥、治便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眼球。但这些号称食物提取、无副作用的保健品,真的能达到“排毒”效果吗?“排毒”只是个传说首先大家要认清的是,在医学中并没有“排毒”这一概念,用保健品来排毒减肥通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的“毒”,大多

健康新闻

这些卒中信号是大脑最后的呼救

1649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提醒大家“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越早发现脑卒中的征兆,并获得医疗救治,就越能节省宝贵的时间,拯救生命。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如今,它已成为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脑卒中看似突如其来,但却是有迹可循的。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就来跟大家聊一

处女器官的辨别方法 5招教你区分她是不是处女
两性健康

处女器官的辨别方法 5招教你区分她是不是处女

942

处女器官的辨别方法有哪些?在如今性开放的时代,不少人女性婚前已有性行,因此对于有处女情节或传统男性来说,处女相当稀有珍贵,那么处女器官的辨别方法有哪些?处女器官的辨别方法1、有相当一部份女人,在一定时期的性生活后(一两年),阴道会松驰。跟她做爱缺乏快感,感觉很松。要知道从没有过性的处女,她的阴门是闭

健康新闻

多能干细胞生成带“视杯”的类脑器官

747

多能干细胞生成带“视杯”的类脑器官  有助研究大脑和眼睛相互作用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根据17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干细胞杂志《细胞·干细胞》上的一项研究,人类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s)可以用来形成含有“视杯”(可形成视网膜)结构的类脑器官。该类器官自发地从类脑区域的前部发育出两

健康新闻

可自主跳动的人类自组织心脏类器官培育成功

1084

科技日报北京5月2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类器官,称为“类心脏”,它们可以自行组织为心腔状结构而无需实验支架,可自主跳动。这一成果可能会彻底改变对心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细胞》杂志上。缺乏良好的

50岁的夫妻也需要性生活 性生活的频率多久一次比较好
两性健康

50岁的夫妻也需要性生活 性生活的频率多久一次比较好

1354

我国很多夫妻50多岁后基本没有性生活,原因大多是人50多岁后身体开始逐渐老化,导致器官功能衰退,很多女性进入更年期,导致双方性需求逐渐减少。但是,性需求下降并不意味着老年人不能有性生活。生活中,很多50岁的夫妻分房睡,有的甚至因为要带孙子而分开住,所以几乎没有性生活。其实50岁的夫妻也需要性生活,适

健康新闻

不能不知道!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1974

“老年人都意识到秋冬交替防中风。”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福华教授在义诊活动上说,“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老人家,他虽然吃了降压药或降糖药,但血压、血糖的控制仍达不到标准,这是很危险的。”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一、二、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控制已患病者的病情

健康新闻

“食”走老年人肌少症

110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会遭遇各种疾病的困扰,比如常见的肌少症,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与心理上的困扰,使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应该及早预防,减少肌少症的发生。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进行性地呈现全身骨骼肌质量减少,同时伴有肌肉质量和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老年人患肌少症后,表现为:行走及提物等

健康新闻

中国与美国生物学家筛出三种抗新冠病毒特异性药物

1598

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了肺和结肠类器官系统,借助这一成果他们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进行筛选后,鉴定出了三种显示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这项2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肺和结肠类器官可以作为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和鉴定潜在的新冠肺炎疗法的模型。随

健康新闻

生物学家发觉身体新人体器官咽鼓管唾液腺

781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日报道,荷兰科学家意外在人体喉咙上部深处发现了一组秘密的唾液腺。他们表示,这个新器官对于癌症治疗中减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新器官位于鼻子后面,平均长约1.5英寸(3.9厘米),由于它们位于一块被称为咽鼓管隆凸的软骨之上,因此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咽鼓管唾液腺。他们表示,这些唾液腺很可

健康新闻

水果特甜是由于注射了甜蜜素不会有!

1719

秋天的可爱,除了秋高气爽,还有瓜果飘香。但有不少人发现,现在的水果好像比10年前的水果更甜了,甚至最近有传言称,这是果农为了让水果能卖个好价钱,往水果里注射甜蜜素来增加甜度。这是真的吗?甜蜜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是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价格便宜,是蔗糖价格的1/3,但甜度却是蔗糖甜度的30倍至40

健康新闻

权威专家:炎性肠炎患病率持续增长 未知腹痛拉肚子应尽快就诊

1875

中新网广州9月19日电 (蔡敏婕 白恬)“2020消化系统疾病柔济论坛”19日在广州举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明松在论坛间隙接受采访时称,近20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以及环境等改变,内地炎症性肠炎(IBD)发病率快速增长,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增长最快,该病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疑

健康新闻

血管里没有垃圾

846

  【流言】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这些垃圾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  【专家解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于跃: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

健康新闻

电子烟行业不能蒙眼狂奔

1299

正处在风口之上的电子烟行业遭遇了一股寒流——美国政府近日宣布,计划禁止所有添加香味的电子烟销售;纽约州出台了一项“紧急行政令”,直接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大洋彼岸的这股风也吹到了国内,把电子烟危害性的话题再度推到台前。“戒烟很容易,我已经戒过一百次了。”烟民的调侃,折射出尼古丁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但作

健康新闻

肝不好要防老痴

989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肝功能不好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联系,这一发现有助提前检测阿尔茨海默病。该研究由美国全国老龄研究院资助的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计划(ADNI)和阿尔茨海默病代谢组学联盟(ADMC)共同开展。研究人员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分析了1500多名ADNI计划参试者,利用5

健康新闻

国人健康状况不理想 受访者称眼睛和颈椎特累

1118

受访者称自己眼睛和颈椎特累 熬夜、久坐、吃外卖……一些年轻人一方面为养生大费周章,另一方面却迟迟改不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生效果大打折扣。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饮食不规律(76.1%)和熬夜成习惯(71.8%)被认

山西累计实施人体器官捐献273例 756位脏器衰竭者获新生
健康新闻

山西累计实施人体器官捐献273例 756位脏器衰竭者获新生

789

6月11日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日,它的意义在于“让生命延续下去”。 吴琼 摄中新网太原6月11日电 (吴琼范丽芳)6月11日,记者从山西省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山西省累计实施人体器官捐献273例,756位器官衰竭患者获得新生。6月11日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日,它的意义在于“让生命延续下去”。201

健康新闻

郑州累计实现器官捐献632例 近2000名患者获新生

559

中新网郑州6月4日电(记者 韩章云)记者4日从郑州市红十字会获悉,自2011年郑州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632例,共捐献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大器官1900余个,近2000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于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治疗的最好方式

健康新闻

老年人的肌肉哪去了

738

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皮肤显得异常松弛,甚至出现“皮包骨”的状况。衰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皮肤松弛发皱,这是由于细胞失水、肌肉萎缩、皮下脂肪逐渐减少。那么肌肉哪去了?从重量上看,肌肉是我们全身最大的器官,几乎占体重的一半;肌肉改变是老化过程中最先开始的,且随着年龄增加变化越来越快。科

健康新闻

为了让你更年轻表皮干细胞上演“C位”争夺战

1247

皮肤松弛、反应迟缓、各器官机能下降,似乎每一条人生之路都通向同一个终点——衰老。时间面前,不论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还是蹉跎度日的小人物,都躲不过这道坎儿。如果能将人体衰老的机制研究透彻,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永葆青春”的钥匙。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在皮肤衰老机制上取得了进展。日本东京医科齿

健康新闻

广东四地交警87分钟接力送心脏

1969

一颗用于移植的心脏,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穿越四个城市,从珠海安全运送到广州?3月29日,珠海、中山、佛山、广州四地,以一场争分夺秒的爱心接力给出了答案:87分钟!这颗心脏源于珠海的一位器官捐赠者的捐赠,但心脏离体后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仅为6至8小时。当日,负责取出这颗心脏的医院向所在地珠海交警求助,确保

健康新闻

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重庆举行

817

31日上午,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启动。 李亚南 摄中新网重庆3月31日电 (记者 李亚南)3月31日,“生命如花·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重庆市璧山区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重庆

浙江“生命礼敬”纪念园奠基  目前器官捐献累计1106例
健康新闻

浙江“生命礼敬”纪念园奠基 目前器官捐献累计1106例

1146

中新网杭州3月24日电(钱晨菲 彭晓霞)把“生”留给素昧平生之人,将怀念留给至亲至爱之人,器官捐献在生与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24日,浙江省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杭州钱江陵园举行。该省“生命礼敬”纪念园、红十字“生命礼赞”主题文化公园“两位一体”项目也在当日先后启动开工建设。活动现

健康新闻

广州启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 拓宽器官捐献登记渠道

2001

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 (蔡敏婕 张阳)广东省的器官捐献例数已经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但每年仍存在较大的器官缺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2日启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民众可通过相关渠道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仅需10秒即可快捷登记,并可随时取消。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

健康新闻

八部委整治医疗乱象打击“医托”“挂证”等

1321

为打击和整治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骗保等医疗乱象,国家卫生健康委昨日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医疗乱象整治的专项行动覆盖了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高、“吐槽”多的项目,比如“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