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游首先是旅游,其发展必须依循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气候舒适的基础上,避暑游目的地还需要有适宜夏季开展的旅游休闲活动和游憩区等,实现从“适游”向“宜游”转变。
“尔滨”又整活儿了!之前有网友问“暑假有没有冰雪大世界”,这不安排上了!6月下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即将开放,用2万立方米存冰打造的冰雕可以带游客一秒“入冬”;还有人怀念松花江上的雪圈漂移、雪地摩托,夏日的松花江虽然少了冰雪,但是不缺激情,6月12日起,一场名为《遇见·哈尔滨》的沉浸式演出在江边绽放……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即将进入高潮。
哈尔滨显然不想只红一季,绞尽脑汁要在主打清凉避暑的暑期大展拳脚。不止尔滨,在夏季拥有气候优势的吉林、内蒙古、青海、贵州等地都卷起来了,今年的避暑游市场注定“热辣滚烫”。
高温催生避暑需求
热!进入6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截至6月14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在5天至6天,有16个国家气象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温天气已呈现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等特点。
高温频发催生了巨大的避暑需求,到哪里寻觅一丝清凉呢?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6月以来避暑游订单同比增长明显,其中大理、九寨沟、阿尔山、乌兰察布、张家口同比分别增长495%、138%、95%、70%、57%,除此以外,安顺、贵阳、延安等城市也是避暑游热门目的地。在途牛旅游网上,新疆喀纳斯+伊犁双飞10日游、青海甘肃大环线8日游、贵州黄果树+荔波+梵净山6日游等都是避暑游热门产品。去哪儿平台上,近一周全国水上乐园、漂流类景点门票出票量环比上涨80%,高温高湿天气带火了戏水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吴普分析,在高温天气影响下,今年避暑游的热度将持续走高,宁夏、甘肃、新疆等长线旅游产品可能出现大幅增长。“暑期是旅游市场的风向标,去年暑期旅游占到全年27%至30%的市场份额。避暑需求的推动,叠加7月、8月大中小学放暑假,让暑期档成为公共假期之外一个常态化的旅游集中消费期,可以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吴普说。
由此,以避暑游为代表的暑期档成为各地争相发力的赛道。吉林省发布“最美边境公路”G331吉林段自驾游路线图,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避暑,不出国门赏遍异域风情,还携手16个省份,推出“交换夏天·清爽向北”主题文旅共创直播活动;贵阳市副市长龙丛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出邀约,表示目前贵阳正抢抓暑期旅游旺季的市场机遇,推出市级重点避暑旅居示范点12个,同时以区县43个旅居点为补充,形成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避暑旅居产品……
气候影响游客决策
吴普认为,气象气候条件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一些气象气候要素如日照、温度、冰雪等是开展滨海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活动的基础资源;另外,日出、云海等独特的气象气候条件本身就是旅游景观资源。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在旅游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背景下,气象气候因素对目的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转变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吴普说,“气象气候关系到旅游者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旅游活动,避暑成为夏季出游的重要动机和需求”。
避暑游具有显著特征,如时间固定,主要发生在夏季;周期长,有长达3个月至4个月的消费周期;频次高,避暑作为夏季最突出的旅游休闲度假主题,可多次开展;市场大,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以老年人、学生和教师群体及高温城市居民为主要人群,我国约3亿人有较强的避暑游需求。
经过近10年培育,我国避暑游已度过概念导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进和商业实践的新阶段。10年间,我国培育了一批资源价值彰显、市场认可广泛的避暑游目的地,建设了一批相互支撑的避暑项目,形成了一批品牌支撑度高、资源整合力强的避暑游专业运营商。
与相对集中的冬季避寒游目的地相比,夏季避暑游目的地较为分散。“地理特征决定了我国气候差异大,全国适合夏季避暑的地方有很多。”吴普表示,在大的范围内,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都有适宜发展避暑游的气候条件,北京、重庆等大城市周边也都有相对凉爽的小气候圈;在具体类型上,海滨、江河、湖泊、水库、森林、草原……“上山下海入草”都可以发展避暑游,因此避暑游目的地之间的可替代性强、竞争压力大。
培育避暑消费热点
避暑游本质是凉爽舒适气候条件下的旅游行为,因此,目的地具备消夏纳凉的气候条件是避暑游的基本条件和首要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季气候舒适的地区就可以天然成为避暑游胜地。
避暑游目的地应避免“气候是优势、旅游是短板”的问题。吴普表示:“从产业角度来考察,避暑游首先是旅游,其发展必须依循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夏季气候舒适并不能成为适宜旅游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避暑游目的地还需要有适宜夏季开展的旅游休闲活动和游憩区等。”除此以外,随着竞争不断升级,游客满意度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从“适游”向“宜游”转变的过程中,较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是避暑游目的地提高适宜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一个合格的避暑游目的地还必须具备较低的旅游风险。
吴普认为,当前我国避暑游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避暑游常具有旅居的特征,目前一些主打旅居的目的地开发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游客来了发现没有对应的消费产品。“不能让游客感到‘好山好水好寂寞’,要针对老年人、学生、青年人的特点,研究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有些山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把避暑游和非遗结合起来。”吴普表示,发展避暑游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健全避暑游的产业链和生态圈,通过“避暑+研学”“避暑+康养”“避暑+农业”等方式丰富消费者选择,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把避暑游培育成国民旅游消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