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疾病这只“拦路虎”该怎样关进笼子?
近三年来,各地不断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优化乡村卫生医疗服务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举措和成果。
防止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
根据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数据,2021年以来,累计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中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近108万户,占全部重点监测户的48.13%。
“截至目前,重点监测户医疗帮扶措施均落实到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任西岳介绍,脱贫攻坚胜利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就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出部署,指导各地摸排“三类户”的患病情况、治疗进展和费用保障情况。
这两年,河北省通过基层摸排,提取全省大病救治台账中30种大病患者超过75.3万人,累计向乡村振兴部门推送高风险人员1.9万例,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江建明介绍,河北省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的基础上,将监测范围覆盖到所有农村人口,最大限度织牢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网底。
任西岳表示,防止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是底线,也是刚性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15日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董瑞丰 摄
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健全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关键。据介绍,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238.4亿元支持脱贫地区所在的22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江建明介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二级医院对脱贫地区全部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建立农村地区大病人员信息化台账,每半月将新增大病人群推送给乡村振兴部门,实现提前预警。
同时,河北全省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乡镇延伸。另外,全省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92%以上;对常住人口少、服务需求较小、不适宜配置固定村医的行政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
硬件建设加速,人才队伍培养也在持续发力。任西岳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工作,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3年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农村免费订单医学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入乡镇基层岗位工作。
多举措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2017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启动健康村镇建设,将其与“千万工程”、美丽城镇建设有机融合,让健康支持性环境从“盆景”转变为“风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汤丽玉介绍,当地坚持从基层需求出发,实施“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医防融合、参保城乡居民免费体检、重点疾病免费筛查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不断筑牢乡村公共卫生网底。同时不断深化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实施医学人才下沉服务,不断完善医疗分级诊疗体系,提高乡村健康服务的水平。
“在持续优化乡村健康人居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环境美、治理好、产业兴、百姓富,从而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的良好格局。”汤丽玉说。
任西岳表示,还有不少地方将健康中国建设、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求结合起来,探索推进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健康乡村建设。
“我们正在研究地方经验做法,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任西岳说。(记者董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