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花馍蒸腾幸福年味

“民以食为天”,面食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被制作成面塑用以寄托和表达情感。2008年,作为面塑花馍代表的闻喜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花馍,是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每逢传统佳节,北方地区不少家庭都会依照当地习俗制作花馍。各地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俗讲究,令花馍拥有了丰富的表现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面塑花馍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不仅将传统节日装点得氛围浓郁,也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和艺术才能,使蕴含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和彰显。

——编  者  

花饽饽成了香饽饽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李  蕊

从福袋、寿桃、元宝等传统造型,到蔬菜、水果、家电等新形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花馍已从节俗食物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非遗老手艺捏出新造型,新造型反映新生活。有人以此为兴趣广交好友,有人创新技艺传承文化,有人携手乡亲创业增收致富。

揪下一小块红色面团,双手轻轻一扭一捏,再用小梳子整理几下,一个燕子造型便弄好了。贺铁芳把“燕子”贴在一架由面团做成的“飞机”上,作品就完成了。

“过年了,这架‘飞机’是一家航空公司定制的花馍作品,我们根据模型进行了还原和再创作。”贺铁芳是山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公司许多定制花馍订单都由她带领团队完成。“闻喜花馍名气越来越大,公司订单越来越多,大伙儿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从小,贺铁芳就喜欢看大人做花馍,尤其是过年,村里左邻右舍凑在一起做花馍,热闹又喜庆。“闻喜人,逢年过节离不了花馍。”

近两年,贺铁芳带领着乡亲不断创新花馍、推出新品。“我做了几层高的花馍,每层中间点缀着用面团做成的翠白菜、红苹果、紫茄子……”贺铁芳说,这叫大丰收,寓意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揉面、上色、做造型……小小的面团,在曲宝乐的手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怀揣金元宝的“招财龙”。这个花馍“暗藏玄机”,里面藏着6个大元宝、6个小元宝、6个福袋,“祝福大家龙年生活蒸蒸日上、多子多福。”

85后曲宝乐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开了一家花饽饽(花馍)店。谈起自己学做花饽饽的原因,她说:“花饽饽好看又好吃,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买来给家里长辈祝寿或者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我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现在,顾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曲宝乐不断学习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的新样式,制作的醒狮龙饽饽、花束饽饽等新品备受好评。

最近,小店订单非常多,曲宝乐每天早上8点到店里和面,干到晚上10点。“做花饽饽,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快乐。”她说,“花饽饽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好友,当和朋友们一起研制的创意花饽饽备受喜爱时,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巧手教你做花馍

本报记者  李  蕊

胶东花饽饽(花馍)需要经过揉、擀、捏、剪、印、蒸等手法和工序,在婚庆、生日、百岁、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上常见。80后姑娘张华喜爱做花饽饽,在她的家乡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大伙喜欢称呼她为“巧媳妇”。

花饽饽到底怎么做?日前,记者来到张华的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花饽饽。

“花饽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果蔬花饽饽,以食用为主;第二类是观赏花饽饽,运用风干技艺成型,主要用于观赏和收藏。”张华笑道,“今年是龙年,咱们就结合醒狮造型,一起做一款果蔬‘龙饽饽’。”

花饽饽健康好吃,选料有讲究。“面粉要精细,最好选用优质小麦石磨面粉;上色不能用添加色素,而是采用新鲜的果蔬,经过焯水或榨汁后提取颜色,例如提取菠菜的绿、南瓜的黄、甜菜根的红……这既使花饽饽更富美感,又融合了瓜果蔬菜的营养。”张华说。

备好了料,开始正式制作花饽饽。面醒发好后,张华将面团揉光滑、排气,再分成一块块面剂子。做龙头时,她取出一块白色的面,将其作为主体架构。

“做好一款花饽饽,得做对它的比例,比例对了,花饽饽才板正漂亮。”张华说,做龙头时,得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用面团揉出两个大小比例适当的眼睛,呈八字形放在头部,然后定它的胡须和嘴巴所在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利用筷子、剪刀作为辅助工具修剪所需的造型,并可利用牙签将小附件固定到主体上去。”

花饽饽怎么上色?“龙饽饽”的造型讲究喜庆,张华将提取的果蔬汁和面,白色做基底,红色做嘴巴,绿色、红色做龙头配饰及龙须,黄色做耳朵……很快,一个五彩缤纷的龙头就成型了。

蒸,同样讲究技巧。“蒸之前,得将它充分醒发,再放到蒸锅上面去蒸,底下记得要放足够的凉水。先用大火去蒸,等到里面的水完全沸腾之后,再转中小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张华说。

很快,热腾腾的“龙饽饽”出锅了。“需要注意的是,花饽饽因完全无添加剂,无法长期保存,时间久了会干裂长毛,更适合冷冻保存,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出锅趁热吃,口感也最佳。”张华将白胖松软的饽饽端上桌,仔细观察,蒸熟后,花饽饽颜色更明亮艳丽了,掰开后,散发出浓郁的麦香,“尝一尝,盼着新的一年,生机‘饽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0日 05 版)

上一篇:感受浓浓年味 共享幸福生活
下一篇:易醒多梦多因气血虚中医教你调理各种“睡不好”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感受浓浓年味 共享幸福生活

102

春来山河秀,龙腾日月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

春节期间 守护健康做好“六预防”

春节期间 守护健康做好“六预防”

1864

编者按:春节期间,外出探亲访友、旅游、聚餐聚会等活动明显增加,如何避免出现摔伤、冻伤、呼吸道传染病等风险,平安健康过大年?这6条提示请查收。 相关阅读: 春运带娃出行,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平安过春节 “6招”防范儿童意外伤害春节防范呼吸道感染 专家推荐预防“三件套”春节假期驾车出行 这份儿童安全锦囊

2024年02月1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2月1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499

2024年02月10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低温雨雪逢年节医学专家提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2、2024年02月0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些健康提示要留意4、2817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画像”出炉5、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京津冀篇丨“跨城养老”按下快进键——京津冀养老产业十年成效观察6、首体院张岩谈春节

低温雨雪逢年节 医学专家提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1445

新华社上海2月8日电(记者龚雯袁全)当前正值春节前返乡高峰,做好春节期间呼吸道疾病防控,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旅行出游时,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于兴奋、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如身体出现不适需暂缓行程、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 记者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4年02月0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2月0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732

2024年02月09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五!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些健康提示要留意2、2817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画像”出炉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京津冀篇丨“跨城养老”按下快进键——京津冀养老产业十年成效观察4、首体院张岩谈春节锻炼:倡导体医融合运动需兼顾热量消耗与健康促进5、春节防范呼吸道感染专家推荐预防“三件套”6、更年期能无限推迟?数学模型给出答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些健康提示要留意

1984

新华社武汉2月7日电(记者闫睿)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正值春节前返乡出行高峰期,疾控部门提示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湖北疾控中心提醒,持续严寒或湿冷天气容易导致冻伤,易发于四肢末端、面部和耳廓等部位。预防冻伤应穿戴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应保护好手指、脚趾、耳朵等易冻

2817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画像”出炉

888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董瑞丰、马文斌)根据最新的三级公立医院“国考”结果,全国2817家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7日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该绩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京津冀篇丨“跨城养老”按下快进键——京津冀养老产业十年成效观察

808

刷医保卡直接结算报销,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医养结合提升医疗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十周年,养老协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十年来,三地基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便利,持续加强养老资源对接、提升,努力为三地养老协同创造条件,让三地老年人能切身享受到便捷和优质的服务。随着政策信息共建共享、养老服务同质同标,如今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