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为何开始吸引年轻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8月26日下午,国务院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第九次专题学习。

国家统计局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近3亿。据测算,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是众所关注的社会话题。

近年来,银发经济兴起,助浴师、长期照护师等职业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养老服务中的“青力量”。年轻人勇闯养老产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们会给老年群体和养老服务带来哪些新变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访。

---------------

“困不困?”“不困。”

“一会儿您想吃点啥?”“你们决定。”

在北京市东四七条胡同一间老年公寓里,90后游波与一名有听力障碍的老人通过白板写字沟通。游波写下问题,老人一句句回应着。

游波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汇晨老年公寓院长。2013年夏天,游波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从此与养老服务结下不解之缘。从业9年来,游波从一名一线护理员成长为老年公寓院长,负责老年公寓的运营管理,同时参与日常养老护理工作。

在与老人相处过程中,游波阳光向上,乐观积极。她认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用一味强调付出,付出的同时也有许多收获。

如今,很多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工作,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有哪些不一样的收获与感悟?

“以前有家属喊我‘服务员’,现在越来越多人理解了这份工作”

“帮助老人晨间洗漱、上厕所、用餐、做操、清洁房间……”在贵州省贵阳市贵铝智慧幸福苑工作的90后养老护理员晏莉,向记者介绍自己平时的工作。作为一名一线养老护理员,她日常要关注老人的衣食住行,要承担房间巡查、生活照料、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协助医疗护理、与家属沟通等工作。

“工作累”“没前途”是一些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刻板印象,晏莉也有不被理解的经历。2015年,晏莉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做了几年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她发现养老服务业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好,在2018年选择回到养老服务业。如今晏莉的同事中有很多是90后、00后。

这些年,晏莉明显感觉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在提升。“以前有家属喊我‘服务员’‘小妹儿’,现在越来越多人理解了这份工作,对护理员更尊重了。”

长期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陪诊员、护理员、助浴师……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一些与养老有关的新职业不断产生,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善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洁从事老年助浴工作,通过助浴点、助浴车和上门助浴3种方式帮助老人洗澡。

为老人助浴的想法,源于2015年的一次走访。当时一位瘫痪十余年的老爷爷告诉高洁,自己多年没洗过澡,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洗个澡。听到老人这样说,高洁很震惊,她意识到对普通人来说很简单的洗澡,对失能老人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于是高洁开始筹备“心愿浴室”,帮助老人洗澡。

她把房车改造成助浴车,车内有助浴设备,还配备了暖气、防滑垫、助浴椅等适老化设备。高洁希望借助移动助浴车,拓宽助浴服务范围,让更多农村老人洗上澡。

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院长屠其雷说,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此后10多年里,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他提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标志着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民政部等12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银发经济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专门文件。

屠其雷认为,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来看,未来养老服务业会有更大的发展,为年轻人在养老领域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

一个情感双向互动的过程

职业发展、行业认同度、工作强度……工作的前3年,游波面对这些问题时曾经迷茫过,甚至想过放弃。但和老人朝夕相处,种种暖心的细节总能让她心头的压力得以释放。

游波所在的老年公寓有个天台,天气好的时候,游波和护理员会带老人到天台上一起做游戏,比如扔皮球、做手指操。老人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了游波。在游波看来,每个老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可爱的一面。用心服务好老人的同时会收获很多认同感和温暖,这是一个情感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帮助老人洗澡过程中,高洁发现,老人想好好洗澡并不容易,有些老人自己住,不方便洗澡,又不好意思开口和子女说。还有些瘫痪在床的老人,给他们洗澡更需要细致和耐心。在为老人助浴过程中,高洁会时刻注意让老人有尊严,关注和尊重老人的精神需求。

今年3月,高洁收到了一袋用红塑料袋装的野菜,是来助浴点洗澡的老人送的。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有一次,高洁和工作人员去一个家中没有装热水器的老人家助浴时,她无意间夸了一句“叔叔,你家青菜长得真好,我们城里没有这么大的”,老人就趁他们收拾东西时,装了一大袋子青菜给他们。老人的心意让高洁十分感动,这些善意鼓励着她和伙伴们在助老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你对他们好,他们就对你好。”晏莉觉得,与老人的相处是非常纯粹的,很多时候护理员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老人就会感到温暖,会把爱心回馈给护理员。

“有老人看到我陪他们做活动时出汗了,就从兜里掏出纸巾帮我擦汗。还有的老人在得到工作人员帮助后,立刻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表示感谢或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学生陈怡如说,这些来自老人的关心,让她感到很贴心。

“老人是一本很厚的书”

“现在很多年轻人注重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养老服务业能让年轻人收获更多价值感,因此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高洁说。

在养老机构见习时,00后陈怡如接触到一些年近百岁的高龄老人,她发现这些老人心态都很乐观,对待工作人员经常是乐呵呵的。“这可能就是他们长寿的秘诀吧。爷爷奶奶的状态也影响了我,跟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宋轶男是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机构实习过程中,宋轶男意识到,虽然现在AI等智能技术可以进行健康监测,提供护理、清洁等辅助性工作,提升了养老服务效率,减轻了人工服务负担,但养老服务中的精神情感交流是AI技术不能替代的,这种交流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对年轻人来说也很有意义。

在与老人接触的过程中,宋轶男对人生有了更多感悟。“很多老人对生活有着独特见解,在与他们交谈中,我对人生、家庭、友情等有了更多思考。老人比较注重人与人的情感联系,善于倾听,这让我意识到日常交流中倾听和理解比单纯说教更为重要。”

陈怡如表示,年轻一辈给老人关怀,同时也从老人身上学到很多生活经验、为人处世之道,“这种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是我在从事养老服务中的别样收获”。

“我觉得老人是一本很厚的书。”00后洪圳锴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养老机构实习的过程中,他收获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有的老人对中医药感兴趣,知道洪圳锴的学校后,喜欢拉着他聊天,从养生膳食聊到老年病预防,洪圳锴很受益。

洪圳锴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曾经做过编辑工作,现在依然坚持每天写文章,这种旺盛的生命力让他很受鼓舞。

洪圳锴想在这个领域一直做下去,他计划学习掌握更多中医理疗、康养、太极拳、八段锦等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需要多元知识。”游波希望,给从业者提供更多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更多知识,更好地在养老行业扎根。

上一篇: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内需潜力
下一篇:猴痘病毒扩散中 防控措施待加强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16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本期特邀专家

筑牢养老服务业人才基石

70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了一批新职业和新工种,其中在养老护理员职业类别下新增了社区助老员和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加上之前发布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和健康照护师等职业,与养老行业相关的新职业和新工种日益增多。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并且职业分工日益专业化与精细化。据最新统计

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市场漫步)

459

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

河北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842

本报石家庄8月18日电 (记者史自强)日前,河北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相应目标: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发展、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新职业成长空间广阔(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167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信息,其中包括老年助浴员、社区助老员

青海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1755

本报西宁8月11日电 (记者王梅)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省动态优化调整全省养老设施布局,已构建形成由205个养老服务机构、24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0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三个关键

1284

【专家视点】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考虑乡村产业等“硬件”,也要关注公共服务等“软件”。近日,民政部联合21个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

养老服务:朝阳产业亟须注入青春力量

1187

从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开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元年,到2023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印发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年来,养老服务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