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刻钟”,丈量城市温度

衣服破洞,却找不到可以修补的店铺;午餐时间,不想吃外卖,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物美价廉的食堂;孩子尚小,周边没有合适的托育之处……近年来,国内城市快速发展,设施老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均、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逐渐显现。

日前,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通知,推广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及开展第二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申报工作。自国家层面启动试点以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已从政策蓝图演变为覆盖1.07亿居民的城市治理实践。这场以社区为单元的“微更新”,正在便利着居民生活,并重塑着城市空间格局。

盘活废弃资源 打造便民天地

一大早,李师傅刀具专营店就迎来了客人。“这刀的缺口可以修复,您先坐,我这就开工。”磨刀师傅李波熟练地打开机器,在砂轮与刀尖碰撞的声音中,顾客拿来的刀具逐渐锋利起来。

便民生活圈,首先就是要便民。修鞋修车修钟表、补衣磨刀配钥匙。行走在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幸福道商业街“修补巷”,记者发现了在城市大型商场中很少看到的鲜活业态。

王串场街老旧小区数量多,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38%。幸福道商业街这条曾以花鸟鱼虫闻名的老商业街,在时代更迭中一度黯然“褪色”,导致部分空房闲置。

2023年,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指出要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建设,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

“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发现辖区居民对修鞋、配钥匙、补衣服等修补类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于是,我们决定在幸福道商业街打造‘修补巷’,让更多的修补类产业聚集于此,方便老百姓的生活。”王串场街党工委书记张岩向记者介绍。

面对老城区和旧街道,便民服务圈如何在已成形的市井纹理中寻求新的突破?如何在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满足居民需求?

前身为天津市第四日用化学厂的金鸡鸣园生活广场,曾创造了全国知名品牌“金鸡鞋油”。后因企业改制等多种原因,厂房停产闲置。

“街道老年人偏多,居民楼都是8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修建的,空间窘迫,老人儿女和亲戚来访时无法安排宴请与住宿。”金鸡鸣园生活广场所在的江都路街道办人大工委副主任付庆伟告诉记者,“通过征求居民的意见,我们引进了一家中端酒店和一家低端酒店,并引入了两家饭店。”

2023年8月,在引入运营方后,金鸡鸣园生活广场投入运营。推动了社区商业设施的升级改造和业态更新。“我们将原金鸡鞋油厂旧厂房焕然一新,打造了金鸡鸣园生活广场,丰富周边居民消费选择。”天津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处副处长刘旻说。

释放各类经营用房资源,加快出租转让、改造开发,支持引入专业化运营商,统一招商、运营、管理。充分利用周边空置或过剩的旧厂房、仓库,以及闲置土地和违法建筑拆后空地等,通过调整或兼容土地用途,改建成贴近居民生活、综合服务型的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一系列更新调整让金鸡鸣园生活广场附近的居民从中获益良多。

“自从生活广场开业,儿女回来看望我们有了住宿吃饭的地方,亲情都更浓了。”乐山里社区居民马萍说道。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场景、融合多元业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社区消费带来活力,促进了社区经济‘微循环’的畅通。问需于民,因地制宜建设起来的便民生活圈,能够充分满足居民日常所需,节省了居民的时间、精力和交通成本。”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桂慕梅说。

动态调整业态 满足多样需求

20世纪80至90年代,生活圈概念被引入中国,近年来,生活圈概念尤其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201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首次在中央部门文件中将生活圈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在社区尺度完善居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

时代发展,生活圈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业态迭代与动态调整。“我们最初引入的一些业态,因为无法满足居民需要而进行重新布局。”金鸡鸣园运营方、天津物美泓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隆将记者引到一家连锁品牌咖啡店前,“这里之前是彩票店,但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我们走访发现,生活圈内有高等学校、医院等的居民与职工,对咖啡等门类的饮品需求较高。在咖啡店入驻后,销量一路攀升。”

针对诉求不同的生活圈群体,天津采取“一圈一策”的策略,制定差异化的建设方案。

以天开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例,生活圈可辐射2.95万居民,不同于老旧社区,这里的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学历高、年纪轻、消费力强、品质化生活需求旺,特点明显。南开区商务局与生活圈所在的天拖东社区了解到居民文化消费场景不够丰富,便积极引入中影UE国际影城。影城2024年初开业,设备新、感官好,最大的播放厅可容纳300人同时观影,深受年轻人欢迎。

目前园区商户已涵盖超市便利、快餐简餐、咖啡烘焙、连锁药店、生鲜售卖、运动健身等多种业态,这些完备的配套设施,丰富的服务功能,有效保障了天开园入驻企业员工以及周边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

在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华纳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强化“一老一小”服务是居民重点关注的事项。

“对于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来说,社区的托育中心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既让我们家长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又能让孩子得到专业的照料。”家住华纳社区的王女士说,自从华纳社区引入托育中心后,每月不高于3500元托育费的普惠型托育服务直接解决了带娃困境,“家里再也不用为宝宝的教育问题而争吵,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

“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正是居民生活每一环必不可少的“微细胞”。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进行“一圈一策”的调整,避免“一刀切”式建设。如在老旧社区升级配备例如菜市场、修理铺等能满足基础需求的业态,在一些新兴社区优先配备例如健身房、文化娱乐空间与设施等,让每个便民圈都能实现精准施策,真正实现便民服务的个性化和高效化。

智慧赋能 畅享未来生活圈

在天开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无人售卖机器随处皆是,记者看到,在中国供销合作社的乐乐生鲜无人售卖柜中,水果、饮料、小食应有尽有。“以前在水果店买两个橘子总感觉不好意思,这里的水果分量刚好够一个人吃。”在天开园工作的叶虹颖说道。

家住天拖社区的居民姚丽则喜欢上了生活圈内的无人健身房。“这家健身房网上就可以预约,并且24小时随时都能锻炼,早上上班前锻炼一会,感觉一天精神满满。”

提供现场交互、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自助售卖等服务,提升数字化体验;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在便民圈的建设过程中,不乏看到科技的身影。

在滨海新区泰达街华纳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则借助“泰you爱”及“泰便利”小程序将志愿服务、招生服务、智慧社区、体育场场地预约、演出活动等板块融入其中。同时,社区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办法,将服务时长转化为志愿积分,在华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入中西部扶贫产品馆作为积分兑换站点,以积分反哺的方式回馈志愿者,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自身价值,不仅为生活添了实惠,还促进了扶贫工作。

未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正朝着更加多样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初期重点在补齐短板,优先发展便利店、早餐点等保障性业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随着发展模式不断成熟,智能零售终端将逐渐走进社区,自助售货、线上下单线下送达的即时零售等模式也将得到广泛推广。这些创新举措既保留了传统“小修小补”服务的生活气息,又借助技术手段拓宽了服务边界、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促进了区域就业、释放了社区消费潜力。

2025年伊始,天津市商务局等18部门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水平工作方案》,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推动便民商圈与养老服务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和融共促,不断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

“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能力,努力建成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天津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处副处长刘旻说道。

智慧化业态创新与多元化融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迈进,为城市社区服务注入更多温度与活力。

(本报记者 王艺钊)

上一篇:文旅消费热 经济活力足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温暖“一老一小” 幸福千家万户

491

在山东济宁任城区南苑街道“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孩子们系上围裙,拿起擀面杖,有模有样擀着面皮,老人则巧手翻飞,把面皮捏成花瓣、元宝;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路南街道葵花社区的幼儿园里,每天都有老人来“打卡”,他们有的切磋棋艺,有的挥毫泼墨,欢声笑语不断;广东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一所托育园的草坪上,老人和孩子排着

把一刻钟生活圈建成“幸福圈”

846

当社区食堂的饭菜香与智能寄存仓的便捷性交织,当“小修小补”的匠人精神与数字治理的高效性共存,城市便不再是冰冷建筑的集合,而是承载烟火气与现代性的生命体。不久前,天津市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水平工作方案》,提出不断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助力构建大消费工作格局。这是我

乍暖还寒,“一老一小”该注意什么

1973

【幸福处方】 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也是人体调养的大好时机。需要注意的是,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免疫力相对低下的“一老一小”,容易让病毒、细菌乘虚而入,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一老一小”该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养生防病?来看看专家给出的饮食、作息、运动、情志调理等方面的春季调养建议和

便利居民生活,呵护“一老一小”(民生一线)

便利居民生活,呵护“一老一小”(民生一线)

447

社区的孩子们在编织中国结。  人民网记者  周颂雪摄火红的灯笼挂起来,火热的秧歌扭起来。临近春节,在辽宁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处处欢腾着过年的喜庆氛围。阳光洒在整修一新的红色居民楼上,小区内齿轮造型的雕塑诉说着久远的工业记忆,一块电子屏幕展示着小区由“旧”到“新”的蝶变。1月23日上午,习近

专家提醒加强“一老一小”流感防治

1471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且以甲型流感为主。专家提醒,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流感预防,同时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密切观察、积极就诊治疗。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黄艳介绍,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患者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1697

在浙江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金穗社区,依托数字化服务,城南街道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项目都在“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微信小程序中呈现,辖区居民只要动动手指,即可了解“圈内”设施、活动、社团、志愿服务等信息,参与感兴趣的文化活动。这种创造性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做法,受到社区居民欢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汇聚多方合力,完善高质量便民生活圈

1513

近日,商务部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包括北京、上海、西安等15个城市案例、5个街道社区案例。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塑造共建共享社区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截至2024年6月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已建设3946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7676

北京市建成42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567

本报讯(记者 李佳)在7月24日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周年”专场上,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北京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总量、服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