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为带状疱疹临床诊疗提供全面、科学、实用思路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治疗视角,而应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方向:西医以抗病毒为核心,中医依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非药物治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李斌教授1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当日获悉,《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该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带状疱疹中西医联合诊疗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且实用的诊疗思路,进一步提高中国带状疱疹的诊治、管理水平。

据悉,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来自11个省市的31位带状疱疹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制定。

据悉,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见于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人群。此外,近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常持续数月、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共识充分考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特点,权衡各种干预措施的利弊,围绕带状疱疹不同病程阶段、特殊人群及特殊部位等关键问题,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若干条推荐意见。

据了解,共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临床分期精准结合,将急性期与PHN期对应四个中医证型,其中,急性期包括风热壅盛、肝胆湿热、脾虚湿盛三个证型,PHN期对应气滞血瘀证型。中医治疗遵循“早期祛邪为主、后期攻补兼施”原则,共识结合西医抗病毒与中医内外治法,针对病程的不同阶段,制定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本次共识的突出亮点是将中医辨证与西医临床分期精准结合,并且新增带状疱疹特殊人群及特殊部位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推荐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带状疱疹学组组长吕成志教授指出,“随着中西医结合在带状疱疹诊疗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将拥有更多的辩证思维和临床研究,探索不同类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李斌教授表示:“带状疱疹的治疗旨在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带状疱疹的治疗领域,中医与西医均具备独特优势,但如何联合中西医发挥优势、协同防治,此前尚无规范性指导。”

吕成志教授告诉记者:“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深受患者的喜爱。西医强调‘精准打击’,病毒激活期快速抑制,疼痛通路靶向阻断。中医胜在‘系统调控’,从病毒发作、神经修复到体质改善,全程干预,且副作用更小。临床已实现‘急则治标(西医)、缓则治本(中医)’的全程管理模式,能更有效促进皮损愈合、缓解疼痛,并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带状疱疹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主任医师姜文成教授表示:“抗病毒治疗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一个核心。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综合疗法,依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方药或中成药,或采用针灸、拔罐等非药物中医外治法,能显著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同时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带状疱疹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创伤、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发热、高血压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民众50岁后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姜文成教授强调:“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发生严重皮损的可能性更高,疼痛持续时间长,且特殊类型多。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需考虑到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等特点,如肾功能不全、免疫低下等;中医方面,治疗全程需重视正气亏虚这一发病基础,根据老年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等给予中医扶正调治。”

上一篇:专家提醒:肺癌防治早筛是关键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或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

1013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称,带状疱疹疫苗能在7年里将痴呆症新增诊断病例的概率降低约1/5。该结果显示,带状疱疹疫苗或是预防或延缓痴呆症的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策略。不过,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观察到的效果是否确为因果关系,并理解保护是如何形成的。近期研究发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798

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其中,带状疱疹作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因其疼痛和可能留下的后遗症而备受关注。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针扎火烧” 疼痛难忍“不能碰,睡不着觉,越到夜里疼得越厉害,如

AI不能替代医生直接进行诊疗决策

276

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的通知中提到的“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引发热议,人工智能“幻觉”也被自媒体轮番报道,AI医疗看上去似乎“不太靠谱”。同时,人工智能辅助医生诊疗时能够引用出最新指南,并标注多篇参考文献中的关键内容,正成为越来越被倚重的“全知型”帮手。那么,人工智能参与照护百姓健康后,该

三甲专家下沉 盘活基层诊疗

819

11年来,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务基底不断夯实,尤其是三地医疗资源不再囿于“一城一池”,而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了流动与共享。随着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落地城市副中心,家门口的医院变多了,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协同发展带来的“民生大礼包”。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为例,运行6年多来,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专家进社

智能诊疗时代,更需筑牢医患信任基石

1714

在DeepSeek热潮之下,“AI问诊”火了。有医生称DeepSeek有三甲医院专家水平,上了热搜;也有医学博主在网上发帖,称患者在查询DeepSeek后“质疑”自己的治疗方案,结果他竟发现AI的意见是对的,并自嘲“天塌了”。“AI问诊”是否靠谱?患者提问与诊断结果之间是否有关系?DeepSeek是

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7年“连升” 近八成民众理性看待诊疗结果

1854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13日发布最新市民健康素养监测(简称:素养监测)情况。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创历史新高并实现17年“连升”。与此同时,上海成人吸烟率连续13年呈下降趋势。素养监测显示,申城民众正确就医观念显著增强。79.48%的居民持有正确

分级诊疗缓解儿童就诊难

1067

入冬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儿科诊疗能力,疏解三甲医院儿科就诊压力。入冬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国家疾控局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预计近期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建议公众做好个人及家庭健康防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四大突破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四大突破

1382

医生在进行防治卒中的义诊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民摄近日,第七届中国血管神经病学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急诊卒中单元建设指南》显示,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了扩增溶栓药物种类、延长溶栓时间窗、扩大动脉取栓适应人群和优化卒中诊疗模式四大突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