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向医生咨询体重管理意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续上升。超重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小胖墩”扎堆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副主任宋福英一边翻看检查报告,一边耐心地向家长解释:“身高1.44米,体重63公斤,BMI指数超过30,孩子已处于肥胖范围,这对他的健康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这几年,‘小胖墩’明显增多了。”山西省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教练员王韡告诉记者,如今,队里选拔队员时,十几个学生里,总有两三个超重的孩子。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说,2023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约为20%;近3年来,虽然广东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有所下降,但是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宋福英说,超重肥胖儿童往往合并多种代谢紊乱问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在37.6%至64.5%,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在23%至77%,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的比例也不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是占到了59%。

专家指出,根据研究,41%至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为何越来越胖

“小胖墩”扎堆,背后的原因不可忽视。

首先是吃多动少。“学习压力大,久坐时间长。”山西太原进山中学体育教师朱晓红观察发现,目前很多孩子在校运动量依然不足。

“孩子超重肥胖往往是总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失衡导致的,不少肥胖儿童也会营养不良。”宋福英说,吃饭速度过快、吃太多零食、睡前吃过多食物等都是孩子们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胖了就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胖,形成了恶性循环。”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黄鸿眉说。

还有家庭影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在门诊中看到,有些“小胖墩”来就诊,同来的父母看起来也是超重或肥胖的体形。“体重跟基因、家庭生活习惯、健康管理意识都有关系。”李敏认为,家长的认知尤为关键。有的家庭平时的饮食习惯就是喜欢吃高盐高糖类食物;有的家长急于让孩子快速减重,采取节食等不当方式,导致孩子肌肉含量减少、营养不良。

有的家长还存在观念误区。宋福英表示,一些家长依然有“要多吃、吃得好、越胖越健康”的理念,他们往往认为小孩肥胖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瘦下来,殊不知饮食习惯一旦固定就很难改变。

此外,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如今,各类零食层出不穷,广告铺天盖地,诱导性很强。”黄鸿眉表示,孩子们往往会被形象可爱、味道可口的高糖、膨化食品吸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和外卖、网购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孩子们的作息习惯,生活变得更便捷的同时,也让青少年儿童更容易接触不健康饮食

相关部门和各地出台系列举措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广西近日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餐营养配餐指南提出,6至14岁中小学生餐平均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科学配餐,确保平均每日食物供应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学校对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防控至关重要。北京市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效果显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联赛等8条举措,让校园体育充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山西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体育发展条例》要求,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需要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的健康饮食和家庭活动科普”“建议加大对食养指南等的解读力度”……记者在采访中收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的想法——大家期盼健康的体魄,但普遍缺乏科学运动和减肥相关知识、指导。

近期,多地医院开设了儿童减重门诊。首都儿科研究所精神心理科将为孩子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心理挑战;山西省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推出肥胖慢病管理,为孩子量身定制科学安全有效的减重方案……

“体重管理不仅涉及膳食和运动,更重要的是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黄鸿眉说,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协同配合,构建涵盖食品监管、教育评价、城市规划的系统体系,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超重肥胖问题,家长需要及早干预,少给孩子吃高盐高糖食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果肥胖问题比较严重,应及时就医。

(据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高亢、李紫薇、侠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7日 15 版)

上一篇:不只凭经验,小龙虾养殖更智慧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不只凭经验,小龙虾养殖更智慧

1175

“以前养虾凭经验,现在不只凭经验,还要靠数据、靠科技。”安徽滁州全椒县二郎口镇小龙虾养殖大户王如峰说。养殖基地里,大屏幕实时显示虾田的水温、溶解氧等数据,这是智慧系统通过水下传感器传来的信息。“什么时候增氧、什么时候投放哪种有益菌,一清二楚。”王如峰说,智慧农业实现养殖全程精准化管理,与传统养殖相比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超24万家

1603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孙秀艳)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3月底,已有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定点药店14.2万家,拨付金额83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

2025年04月1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4月1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560

2025年04月17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健康细胞”如何扎根基层?——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一线实践观察2、国家疾控局:水痘、手足口病这样预防3、使用数字设备或降低认知衰退风险4、内蒙古破解“不包邮”难题5、室外二手烟,这样治理6、压实主体责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7、仁心仁术跨越山海8、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9、聪明又灵巧,机器人如何做到10、我国自主研发儿童

“健康细胞”如何扎根基层?——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一线实践观察

1614

在苏州健康科普馆的生命奥秘展厅,五年级学生王晨晨正全神贯注操控着互动屏幕上的“龋齿大战”游戏。当他成功用“牙刷战士”击败“牙菌斑怪兽”时,电子屏幕立刻弹出正确刷牙六步法图解。这个由苏州市疾控中心打造的健康科普基地,正通过60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将健康知识植入参观者心田。时而雾霾笼罩,吞没整个城市;时

国家疾控局:水痘、手足口病这样预防

709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季节,水痘和手足口病作为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受到家长关注。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健康提示,针对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特点及科学防控措施作出权威解读,呼吁公众提高防范意识,筑牢健康屏障。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潜伏于神经节中,

使用数字设备或降低认知衰退风险

1992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人类行为》14日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即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或三者结合,可能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目前一种“数字痴呆症”的假说。当前,使用数字技术设备已是普遍现象,而在这

室外二手烟,这样治理

694

一边走路,一边吸烟——这样的“游烟”行为,游走于城市的街头巷尾,让不少路人直呼“遇到二手烟,无处躲藏”。近日,上海市宣布在外滩、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等8处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区域,启动针对室外“游烟”的示范治理。比如,在豫园商城、外滩等地,加强控烟

内蒙古破解“不包邮”难题

914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获悉:全区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到5.77亿件,较2023年增长44.05%,较2022年增长99.96%。2024年5至9月监测数据显示,全区网上购物电商快件“不包邮”行为占比已从3.57%降至1.38%,电商平台“不包邮”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据悉,目前四大电商平台均对内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