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耳蜗被纳入医保

<body>

中新网上海10月5日电(陈静 徐英)5日,11岁的上海女孩娇娇(化名)和来自浙江的64岁应先生(化名),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接受了该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吴皓教授团队为他们实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据悉,“一老一小”两位患者成为人工耳蜗进入上海医保支付范围后,最先使用医保支付方式结算的两位患者。

据了解,上海市医保局印发《关于部分医用耗材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人工耳蜗被新纳入上海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部分,并于10月1日起实施,支付类别为乙类。这也就是说,目前,人工耳蜗单侧植入的费用约需20万元(人民币,下同);被纳入医保后,植入人工耳蜗和使用乙类耗材发生的费用一样,将由参保人员先现金自负20%费用,其余费用再按上海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吴皓当日对记者表示,此次,上海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实实在在地造福了患者及家庭,让更多适应症人群能尽早手术,尽早受益。

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吴皓指出,每年,中国新增听力障碍儿童约2万到3万人,其中有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需求的听障儿童每年新增约1万到2万人。但是,由于治疗费用高昂,既往,植入人工耳蜗主要依靠患者家庭负担或残疾人基金予以补助,因此,不少筛查出来后需要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未能及时得到最合适的干预治疗。

据悉,小患者娇娇5岁时被诊断罹患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双耳佩戴助听器干预。近1年来,家长发现已经是小学生的娇娇听力损失加重,口齿清晰度逐渐下降,检查结果提示,其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吴皓说,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娇娇的语言和智力发育将受到影响,并会影响到她今后正常的学习、社交和工作能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年性聋已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双耳同时出现逐渐缓慢加重的听力损失,医学上称老年性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三分之一存在听力下降现象。5日植入人工耳蜗的应先生10多年前开始逐渐出现耳鸣伴听力下降,就医后被诊断为老年性聋。2年前,应先生听力下降伴耳鸣症状明显加重,佩戴助听器干预效果不够理想,经检查,应先生的双耳老年性聋严重程度已经达到重度以上。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性聋的危害已不仅局限于听力障碍。”吴皓教授解释,“老年人听力不好,沉默寡言,会出现理解力下降,造成或加重老年人群的心理及生理疾病,是导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因此老年性聋应当引起患者、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上一篇:广东最新“蚊子地图”公布!粤疾控提醒:注意预防登革热
下一篇:专家:HIV感染者也能回归健康生活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广东最新“蚊子地图”公布!粤疾控提醒:注意预防登革热

1969

中新网广州10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疾控”)5日发布广东省2023年9月下半月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风险提示。广东疾控表示,今年9月下半月,全省共监测到37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其中广州市最多,有13个。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严重情况下

2023年10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3年10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630

2023年10月06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五!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秋季进补来年打虎2、2023年10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3、2023年10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4、国医大师张伯礼:为何只有中国才能产生中医药?5、上海医生援摩48载无私奉献促进民心相通6、专家支招节日期间如何保护孩子牙齿健康7、长假怎么吃

秋季进补 来年打虎

129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进补,来年打虎”。秋季一到,人的身体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发文,给秋季进补“背书”: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该文也强调:进补不等于吃大鱼大肉、吃贵的、随意吃、多多益善。要想取得好的进步效果,就要注

2023年10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3年10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312

2023年10月0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3年10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国医大师张伯礼:为何只有中国才能产生中医药?3、上海医生援摩48载无私奉献促进民心相通4、专家支招节日期间如何保护孩子牙齿健康5、长假怎么吃才健康?这份健康饮食“攻略”请收好6、2023年10月03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

2023年10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3年10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543

2023年10月0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三!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国医大师张伯礼:为何只有中国才能产生中医药?2、上海医生援摩48载无私奉献促进民心相通3、专家支招节日期间如何保护孩子牙齿健康4、长假怎么吃才健康?这份健康饮食“攻略”请收好5、2023年10月03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6、从“骑行热”看年轻人生活方式新动向7、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

国医大师张伯礼:为何只有中国才能产生中医药?

576

在21世纪的今天,为什么说中西医结合对未来医学发展而言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中医药这一独特的体系会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国医大师张伯礼日前赴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世界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期间,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上

上海医生援摩48载 无私奉献促进民心相通

1830

上海与摩洛哥相距11000多公里,虽远隔重洋,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记者2日获悉,48年来,上海已派出195批援摩(摩洛哥)医疗队、1944名队员,共诊治门急诊患者57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0万人次,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这次我率团赴摩洛哥调研援外医疗工作,深切感受

长假怎么吃才健康?这份健康饮食“攻略”请收好

453

吃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吃什么更营养,怎么吃更健康?“三高”人群、老年人等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记者就群众关心的膳食营养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这份健康饮食“攻略”请收好。 一日三餐应营养均衡 一日三餐是营养来源的基础。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吴佳表示,假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