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举行的“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指出,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

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全国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的波动状态,特别是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中旬以后,单日阳性数和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态势。

对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出现缓慢上升的社会关注,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人群等三类人群容易被感染。总体上,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我国检出了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16输入。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从总体上看,本土病例仍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从动态看,XBB及亚分支增长较快。近期,输入性病例中XBB变异株已占绝对优势,本土病例中XBB变异株占比增长明显。截至4月22日,我国已经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57例XBB.1.16及其亚分支病例。世卫组织认为,目前证据显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风险低于XBB.1.5和其他正在流行的变异株。

陈操表示,虽然在不同国家,包括XBB.1.5为主要流行株的国家人群中已经观察到XBB.1.16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和与XBB.1.5相当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没有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报道。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也没有看到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报道。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和分析未来变化的趋势。

假日期间确保满足紧急救治以及常规接续治疗需求

临近假期,公众出游热情高涨。“从客流强度看,预计营业性客运量和自驾出行量将创2020年以来‘五一’假期新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建议广大乘客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自觉乘坐合法营运车辆。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平安健康的出行环境。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要加强发热门诊和救治床位的准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一些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急救车的配备。

“对医务人员,我们持续进行诊疗方案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同质化治疗水平。”郭燕红指出,我们还建立了国家级专家线上会诊和线下巡诊的工作机制,来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诊疗工作。

节假日期间,各医疗机构如何保障公众的正常就医呢?郭燕红表示,各地要高度重视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急诊等重点部门要配足配强医疗力量,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要严格落实医疗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确保满足紧急救治以及常规接续治疗的需求。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下降趋势

假期将至,社会关注的流感是否会影响出行呢?陈操介绍,整体来看,流感活动水平在今年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时进入高峰期,随后陆续出现拐点。北方省份的拐点在3月中旬,南方省份拐点是在3月底4月初。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趋势。

全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流感疫情优势流行株是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

在应对季节性流感方面,陈操建议,公众还是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注意手卫生、勤通风、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此外,现有的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对目前流行株是有效的。

那么,日前出台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主要的考虑是什么?贺青华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五个版本的佩戴口罩指引,告诉大家怎么戴口罩,引导公众佩戴好口罩,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版佩戴口罩指引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新冠病毒危害变化,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重点强化了公众佩戴口罩的指导,提出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三是坚持动态优化调整的原则,佩戴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参照本地制定的佩戴口罩指引。

上一篇: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超千亿元
下一篇:中疾控: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下降趋势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1074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杨彦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

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702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五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如何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怎样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展?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和

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1684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要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住来

“中国的抗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278

中国3年多来的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中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解答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295

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近期,我国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本轮疫情是否已经结束?新变异株是否可能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下一步如何

中国进入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1856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王美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3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

继续完善“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1944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3年多来,我国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