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中小学校长新“考点”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如何才能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激发运动兴趣等综合成效?这就需要机制的保障和学校的用心尽责。近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落实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暨新兴体育项目进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如何才能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激发运动兴趣等综合成效?这就需要机制的保障和学校的用心尽责。近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落实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暨新兴体育项目进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时间和机会发展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从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优化课间安排,落实每节课间15分钟的时长。延长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参与运动、放松身心,是
2023年10月,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稿件《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引发各界对这一现象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这一话题,教育部明确表示: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今秋新学期伊始,“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地方已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
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不能出教室,目前成了一些学校的规定。 这些所谓的规范,详细规定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活动种类、声音大小,同时还规定班主任的监督职责并与班分的扣罚挂钩,貌似理由充足:课间打闹可能出安全事故,有序的课间更显校园文明等。然而,怕孩子出问题,怕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