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揭示

1775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3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陈立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肖意传团队,首次揭示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了解

健康新闻

辅酶Q10要不要补,听听医生怎么说

1311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牵头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通过利用引导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将丰富辅酶Q10的食物来源,相关科研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日常膳食来补充辅酶Q10,但天然饮食中辅酶Q10的含量通常较低。相应补剂的研发极大补充了人们获取辅酶Q10的

健康新闻

大脑中或存在“饱腹指挥官”

615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为什么人们吃饭时会突然觉得饱了?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在小鼠的大脑中找到了答案:一种特殊的神经元担任“饱腹指挥官”,负责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新发现的神经元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们能够整合多种信息,比如食物进入口中的感觉

健康新闻

新技术可高效标记细胞蛋白质

623

科技日报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项名为“CuRVE”的新技术,能在前所未有的速度、均匀性和多功能性下,高效标记完整3D组织里数百万个细胞中每个细胞的蛋白质,展示了其一天内对整个啮齿动物大脑及其他大型组织样本进行丰富标记的能力。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健康新闻

DNA与RNA能协同互补调控基因表达

99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揭示,DNA和RNA的表观遗传学协同调控比过去想象的更加紧密。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的研究,结合了DNA和RNA研究结果,指出这两种调控方式共同作用,形成一个互补系统:DNA表观遗传学决定了哪些基因可以被激活,而RNA表观遗传学则动态调整这些基因的表达水

健康新闻

科学家呼吁全球携手创建AI虚拟细胞

200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斯坦福大学、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和陈-扎克伯格基金会的科学家团队在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杂志的论文中指出,鉴于人工智能(AI)的最新进展,以及关于人类生物学的大规模实验数据已达到关键量级,科学界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利用AI来创建虚拟人类细胞。这种细胞将能够代表

健康新闻

【光明时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1680

【光明时评】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这一重要指示,为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县域经济是因地制宜发展的结果,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诸多类型的县域经济模式,

健康新闻

人体已知类型细胞图谱草图绘成

784

《自然》系列期刊20日刊登重磅论文合集,发布了人类细胞图谱(HCA)计划成果,描绘了人体目前已知类型细胞的初步草图。这一成果结合了国际科学家团队的研究,利用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最新数据和分析工具,在理解人体生理方面实现了飞跃,帮助人类在细胞水平上认识健康与疾病。据估计,人体由37.2万亿细胞组成

健康新闻

改进型“基因魔剪”揭秘非编码RNA功能

1838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类基因组中大约98%的区域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这部分区域的功能一度未被充分理解,甚至被误认为是“垃圾”DNA。然而据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科学家借助改进型“基因魔剪”CRISPR技术揭示了非编码RNA的奥秘,证明了它们在细胞中,特别是在癌症和人

健康新闻

卵形拟杆菌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

541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通讯员廖丹丹)记者10月26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研究员张之昊团队在抗慢性肾病药理学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卵形拟杆菌具有改善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为慢性肾病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子刊《细胞报告》上。慢性肾脏病包括多种肾脏

健康新闻

衰老细胞优劣可被识别

732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细胞衰老与人体的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紧密关联。不过,同样是“年迈”的细胞,却有好有坏,有些在体内作乱,有些则默默守护健康。但如何精准识别衰老细胞中的“好细胞”与“坏细胞”却是个难题。对此,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健康新闻

癌细胞借核糖体“躲避”免疫追踪

961

荷兰癌研所科学家证实,癌细胞可利用这些核糖体来增强它们的“隐形”能力,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相关论文10月21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核糖体的认知。免疫系统时刻在监控着人们的身体。为了生存,癌细胞需要避开这种检查。癌细胞可能会利用人体的蛋白质工厂来让自己“隐身”。每个细胞中都包

健康新闻

肺泡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转移

1547

科技日报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下属一组团队首次在小鼠中发现了一种天然免疫机制。这道“防线”可阻止逃逸的癌细胞发展成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相关研究成果8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转移性癌,即癌症从原发肿瘤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是大多数癌症致死的原因。为什么有些癌细胞能迅速形成新的

健康新闻

少糖饮食能使身体更年轻

366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遵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尤其是不添加太多糖的饮食,与细胞水平上更年轻的生物年龄之间存在联系。相关论文29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该研究是最早表明添加糖与表观遗传衰老之间存在联系的研究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不同种族女性群体中探索这种联系的研究。参与

健康新闻

新平台可绘制亚细胞精度的组织3D图

1281

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中心尼古拉斯·拉杰斯基实验室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Open-ST的空间转录平台,能以三维(3D)方式重建患者组织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并以亚细胞精度绘制出组织样本的分子图谱。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细胞》杂志上。转录组学是研究细胞或细胞群中基因表达的学科,通常不包括空间信息,而空间转录组

健康新闻

生酮饮食或加速器官衰老

487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展的小鼠实验显示,生酮饮食会导致受损细胞在小鼠心脏、肾脏、肺部和大脑内积聚,加速器官衰老,增加其罹患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相关论文发表于17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生酮饮食是一种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脂肪的饮食方式。尽管许多人为了减肥和控制血糖而采

健康新闻

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被3D重构

520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齐芳)原肠运动是大部分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用数字3D重构了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于生命初始如何发育的认知。这一成果于4月23日在国际学

健康新闻

自我感觉年轻的人可能真的老得慢

510

虽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在细胞层面上,它也是可塑的。在怀孕和承受压力期间,衰老会加速,但也是可逆的。然而,身体的感觉方式或功能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存在着不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健康科学家发现,人们对自己衰老的看法也会影响如何变老。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全国健康老龄化调查”中2006名50岁至8

健康新闻

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揭示肿瘤免疫治疗全新靶点

267

在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出现,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深刻变革。记者1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CD3L1抗体,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据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许杰团队在最新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前,PD-1/PD

健康新闻

让全体人民的健康权得到充分保障

563

“中国聚焦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前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好服务群众健康需求。”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共同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孕

健康新闻

肠道细菌可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

190

科技日报广州3月18日电 (记者叶青 通讯员邰梦云)18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中心联合多家科研单位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基因突变破坏的肠道屏障和眼部血视网膜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这一研究颠覆了传统上认为人类眼内无菌的认知,开辟了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与

健康新闻

红斑狼疮为何在女性中更常见

1576

【科普园地】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这种差异的新解释已经出现:通常在女性一半的X染色体上发现的分子涂层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免疫反应。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细胞》杂志上。 在所有自身免疫性病例中,女性约占80%,其中包括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然而,这种“性别偏见”

健康新闻

工程病毒诱使致命病原体自我毁灭

73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在《微生物学光谱》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诱使一种致命的病原体从内到外自我毁灭。该项研究标志着治疗抗生素耐药性感染迈出关键一步。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为了探索潜在的噬菌体疗法,研究人员要么精确定位现有病毒,要么修

健康新闻

胎儿脑组织育出3D“迷你”类器官

139

科技日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8日出版的《细胞》杂志报道,荷兰科学家利用人类胎儿脑组织开发出可在体外自组织的3D微型器官。这些实验室培养的类器官为研究大脑如何发育开辟了全新道路。它们还为研究包括脑瘤在内的脑发育相关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提供了宝贵手段。此前,大脑类器官都是在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现

健康新闻

长效胰岛素制剂有望实现“一次给药一周有效”

714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柯溢能 记者江耘)降低用药频次、延长药物效果,糖尿病患者的这一期盼正逐渐成为现实。近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金华研究院顾臻教授和王金强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一款长效胰岛素制剂。该制剂由胰岛素和葡萄糖响应性高分子形成的白色粉末状复合物制成,通过皮下注射能够智能感知血糖的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