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新型抗体或能对抗多种流感病毒

1967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一类以前未被识别的抗体。这种免疫系统蛋白似乎能中和多种形式的流感病毒。最新研究或是开发靶向季节性病毒且能提供广泛保护性疫苗的关键。相关论文刊发在12月21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研究团队解释称,流感疫苗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该

健康新闻

全国已建成健康企业近1.9万家

1151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董瑞丰、李恒)健康企业建设是健康中国“细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2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健康企业近1.9万家,和2022年相比增加了38.5%,连续三年增长30%以上。 据介绍,

健康新闻

首个多腔心脏类器官模型问世

62

心脏病每年导致1800万人死亡,但新疗法的开发面临瓶颈,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整个人类心脏的生理模型。现在,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研究团队培育出第一个生理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包括所有主要的心脏发育结构,使科学家能够推进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28日的《细胞》杂志上。202

健康新闻

女性晚睡1.5小时,血管易发炎

922

近日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显示,即使仅仅晚睡1.5小时,也会损害血管细胞,导致心血管病。 研究显示,在短短的六周睡眠时间不足后,血管细胞就会被“浸”入有害的氧化剂。而且与休息良好的细胞不同,睡眠不足后细胞无法激活抗氧化反应来清除有害分子。其结果就是细胞发炎和功能失调,而这是心血管病发展的早期阶段。 这

健康新闻

“半人造”菌株中合成DNA过半

984

科技日报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英两国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制造的超过7条合成染色体组合到一个酵母细胞中,产生了一种“半人造”菌株,其合成DNA超过50%。它具有和天然酵母菌株一样的生存和复制能力。该团队现已合成并调试了所有16条酵母染色体,这意味着距离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酵母基因组,解开生命

健康新闻

眼睛的分子年龄首次确定

945

一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手术过程中常规取出的微小眼液滴,绘制了来自眼内不同细胞类型的近6000种蛋白质的图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10月19日的《细胞》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创建了一个“蛋白质组时钟”,可根据健康人的蛋白质谱判断其眼睛的分子年龄。该时钟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日常养生

揭秘!指甲上的“月牙”是越多越好吗?

747

你好,这里是科普中国。我又来和你聊天了,今天咱们说点什么呢?聊聊指甲吧。这指甲没什么稀罕的,有什么可说的呢?你可别小看它,虽然它在我们身上就这么默默无闻的长着,但关于它的传言可真不少。这里面,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指甲上月牙越多越健康”。其实,月牙的数量和大小都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反应健康状况。那些“

健康新闻

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1525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中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绘制了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具有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等特点,有望推动全球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作为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的“卫士”,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

健康新闻

脑机接口让失语者以意念准确“发声”

879

科技日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23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报告了新的脑机接口装置,其不仅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而且比当前所有技术都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词汇量更大。这一成果展示了在帮助严重瘫痪人群恢复沟通能力方面的技术进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的脑机接口装置,可以通过插入大脑的细电极阵

日常养生

长期熬夜真或会"变傻" 警惕健康被偷走

520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个体生存发展、生物进化和物种繁衍等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健康的睡眠可以解除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积累的疲劳,恢复体力和能量;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巩固日常的学习记忆能力。另外,白天清

健康新闻

电流激发工程化细胞产生胰岛素

1769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代谢》31日发表的一项生物技术突破称,科学家实现了用电流在改造的人类细胞里激活基因表达。这是一项以糖尿病小鼠为模型的概念验证研究,实验系统可激发工程改造的人类细胞产生胰岛素。这一成果有望带来一种能编程活细胞的新型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电子设备被用于监控健

健康新闻

含胚胎外组织的人类胚胎样结构生成

558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20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开发“类原肠胚”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组织——卵黄囊,这是以前模型中所缺少的。原肠胚形成是胚胎将自身从空心球体重组为多层结构的过程,被认为是人类发育研究的“黑匣子”。这是

美容护肤

身上有痣会癌变?这样的皮肤黑痣要警惕

924

近日,“黑色素瘤”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那么,什么是黑色素瘤?痣都是黑色素瘤吗?哪些人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又该如何预防黑色素瘤?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史赢。史赢介绍,黑色素瘤也称为恶性黑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黑色素瘤95%发生于

健康新闻

科学家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1502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齐芳)人类的多种遗传疾病和先天缺陷在胚胎发育早期已被决定。但由于科研伦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科学家们很难直接获取人类早期胚胎进行研究,人类胚胎体外研究也不能超过14天伦理界限。那该怎么办呢?为此,科学家们想到了一种替代的研究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中美研

美容护肤

每天10分钟!这项简单运动让你远离癌症

886

仅仅运动10分钟,身体血液中免疫细胞就会增多。运动之下,你的血管中正发生着4大变化。01血管正在发生的变化1. 运动后血液中免疫细胞会增多据科技日报,芬兰科学家开展的两项最新研究得出结论称,仅仅10分钟的锻炼就能增加血液中免疫细胞的数量,这对抗癌非常重要。两项研究涉及28名新确诊的淋巴瘤和乳腺癌患者

日常养生

越冷越长寿?轻微低体温可能有助延寿

1583

英国《自然·衰老》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生物学论文报道了一种潜在机制,该机制或能解释低温如何延长了线虫寿命,并减少年龄相关性蛋白质功能失调。此前有研究显示,适当降低线虫、果蝇和小鼠这类动物的体温能延长它们的寿命。体温适度偏低与寿命延长之间的关联在人类中也有报道。然而,人们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体温轻微下降产

日常养生

心要放宽!心脏越圆患病风险可能越高

1257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患房颤或心肌病这两种疾病的风险吗?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长有棒球形状的圆形心脏的人比心脏形状更长、更像传统心形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出现上述两种心脏疾病。相关论文3月29日发表在《细胞》旗下期刊《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和先进成像分析来研究心脏结构的遗

DNA损失可逆?对抗衰老和癌症的新方法出现
日常养生

DNA损失可逆?对抗衰老和癌症的新方法出现

790

德国科隆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蛋白质复合体阻止了人类细胞、小鼠和线虫中基因组损伤的修复。他们还首次使用药剂成功抑制了这种复合体。相关论文发表在23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抑制体细胞中所谓的DREAM复合体时,各种修复机制就会启动,使这些细胞对各种DNA损伤具有极强的适应力

健康新闻

姨妈期,究竟要不要喝红糖水

1049

今天是属于广大女性的节日——妇女节,但今天这篇并非女同胞专属,男同胞也有必要替女友或老婆了解相关知识,以示关爱体贴,或备不时之需。红糖水,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被传为滋补佳品,多用于产后、月经期、体弱身虚,功效为“补血”。不过,“补血”一词听起来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理解起来显得有些

日常养生

早餐很重要 不吃早餐或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153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对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发表在2月23日《免疫》杂志上的该研究,可能会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长期禁食对身体的影响。研究人员为更好地了解禁食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对照分析了两组小鼠。其中一组在醒来后立即吃早餐,这是它们一

健康新闻

新冠病毒进出鼻腔途径确定

318

在近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彼得·杰克逊博士团队精确定位了新冠病毒进入和离开鼻腔细胞的途径。研究人员称,上呼吸道不仅是肺部感染的源头,也是传播给他人的源头。事实证明,抑制病毒在呼吸道细胞中的进出,对减少高传染性新冠病毒的传播有效。鼻腔和呼吸道

健康新闻

XBB.1.5在国外传播情况怎么样?

1637

近期,新冠病毒变种XBB.1.5毒株在一些国家快速传播,这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感染与再感染浪潮的担忧。这一变种是奥密克戎的后代,也是XBB变种的近亲。去年秋天,XBB变种在新加坡和印度广泛传播。2022年12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变种相比,XBB更擅长逃避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获

美容护肤

闻不见了?揭开感染新冠后丧失嗅觉之谜

536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鼻子知道为何有些人新冠康复后很久仍然没有嗅觉。根据21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发现,嗅觉系统的反应紊乱是一些新冠患者症状消除后很长时间仍然没有嗅觉的原因。有些情况下,丧失嗅觉的患者在新冠康复长达16个月后仍存在免疫或炎性反应。这项

日常养生

干货!每天拍打8个窝,拍出更好免疫力

1850

随着个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免疫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提高免疫力?本期邀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李燕,为广大网友讲解相关知识。李燕表示,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

健康新闻

“白盖鸡油菌能吃吗”需要从演化深处解答

1593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林文飞等人在浙江天目山中发现新物种“白盖鸡油菌”,菌盖表面光滑,稍微油腻,颜色为奶油白色至灰白色;肉质坚实;气味不明显。从专业的角度看,新物种的发现,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演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不少网友关注的是,白盖鸡油菌“能吃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