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多样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由多种因素致病,其病因并不明确。”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李广平说。李广平表示,房颤的危害非常大,房颤本身可以造成卒中,还可以造成心衰。由于房颤机制比较复杂,病因复杂,中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上有饮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由多种因素致病,其病因并不明确。”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李广平说。李广平表示,房颤的危害非常大,房颤本身可以造成卒中,还可以造成心衰。由于房颤机制比较复杂,病因复杂,中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上有饮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0日电题:专家:新疆疫情救治关口前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新华社记者潘莹、白志强自10月24日在每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主动发现首例感染者以来,截至11月9日24时,新疆(含兵团)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连续两天“零新增”,眼下,一些病人已经治愈并陆续出院,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也逐渐解除医学
“老年人都意识到秋冬交替防中风。”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福华教授在义诊活动上说,“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老人家,他虽然吃了降压药或降糖药,但血压、血糖的控制仍达不到标准,这是很危险的。”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一、二、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控制已患病者的病情
近日,两则关于医患关系的新闻温暖人心。一则是在暴力伤医事件中毅然为陶勇医生挡刀的患者家属将收到的6000元捐款全部捐出,表示想把“爱心传递下去”;另一则是在手术台上,一位医生意外发现患者手心清晰写着“医生辛苦您了”“谢谢您医生”两句话……悉数转捐的爱心款,写在手心的感谢语,让人看到了爱心传递的温暖、
中新网沈阳10月26日电 (王景巍)“抑郁症也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树叶慢慢变黄,渐渐飘零,抑郁症可能就会悄悄袭来。”10月26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六病房主任都弘在采访中表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患抑郁症时也可能不表现为明显的情绪低落,而以身体不适为主要表现。据了解,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疾病。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指南》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应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或工作小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定期对机构内医疗质量进行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并持续改进。《指南》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充分发挥
《纽约时报》10日刊文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下简称CDC)本周发布警告,美国是世界上肥胖率和超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体重问题,大量人群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几率增加。据最新预测,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其近四分之三的患者或面临更高的重症风险。CDC医疗官员布鲁克·贝莱博士说:“确保公众意识到这一潜在
国宾护卫队列队护送,人民大会堂门口铺着红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手把“人民英雄”国家勋章挂到胸前……9月8日,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受到了最高的礼遇。在鲜花和掌声中,这位老人数度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在他看来,金灿灿的奖章是在向每一个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挺身而出人致敬。人们敬他
心脏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但它并不专属于老年人,有些类型的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不比老年人低。由于年轻人全身器官处于最佳状态,在疾病早期往往因为代偿能力强,因此症状不明显或能耐受。一段时间后,“小毛病”会磨成“大问题”,甚至引发更大的问题,最后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么,哪些心脏疾病是年轻人需要特别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8月3日发布公示,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产生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84岁的钟南山院士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相关报道见03版)作为国家最高荣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悲观沮丧的心脏病人应当尝试练习太极,这种身心锻炼与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关。发表在《欧洲心血管护理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这种身心锻炼之所以能发挥改善心理健康的益处,是因为姿势和呼吸之间产生了协同作用。良好的身体姿势提高情绪,而顺畅的呼吸能缓解压力和焦虑。研究人员考
所在小区出现确诊病例怎么办?小区的居民还安全吗?如果病例是邻居的话怎么办呢?针对这些疑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处了解到,发现病人之后,疾控中心会对病人的家里进行彻底消毒,社区也会对小区进行清洁和消毒,居民所处的外环境是安全的,开窗通风也是完全安全的。 另外,居民如果出门的时候戴了口
回顾此次北京市的疫情,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丰台区,其次是大兴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有少量病例出现,北部的一些地方没有出现病例。也就是说,此次疫情集中在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周围,有轻微地向外蔓延,但是没有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说北京市的疫情没有扩散,有哪些依据?第一,6月11日是北京市经过连续56天
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确诊一例鼠疫病例,该市同时发布鼠疫防控Ⅲ级预警。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消停,难道鼠疫又要来凑热闹?这次鼠疫对北京有影响吗?鼠疫是怎么传染的?哪些是易感人群,如何“屏蔽”鼠疫,这些防控知识大家还是需要了解的。北京不是鼠疫疫源地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夏天到了,气温一天天升高,我们开始爱出汗了,尤其是胖的人,动不动就出汗。很多人说出汗是好事,可以排毒,也有人说出汗是“虚”的表现,针对这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到底怎么认识呢?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人体津液,随着阳气推动、阳气蒸迫,就从身体里出来了生成汗液,《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就
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现场提到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力相当于确诊病例的三分之一。现在的措施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无症状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扩散。国际合作近期将安排20多场视频交流分享经验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和10类禁止性行为。7类约束性行为是:1.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2.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
近期,苏浙沪多地一些领导干部摘口罩开会。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称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普通公众可不戴口罩。对于公众来说,啥时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呢?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湖北之外,全国其他省份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均已下调,各地也在加速推进复
深入隔离点、康复驿站、社会福利院、养老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病毒,他们像侦察员一样巡回在各个特殊场所,手拎着采样箱奔跑在一线收集病毒采样,为疾控中心采集病毒样本……在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他们的主战场不在医院,但他们却离病毒最近,需要与病毒“面对面”,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接下来怎么做?3月12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全球互相交流非常重要钟南山院士表示,很多省已是零增长,在国内看起来,在高度的联防联控机制下,我们取
最近不少单位都复工,广州的气温也逐日上升,竟然有了夏天的感觉。那么高层写字楼到底能不能开中央空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余涛教授进行了解答。余涛教授解答,开不开中央空调要看写字楼的具体状况。有的高层写字楼,不具备开窗通风条件,那中央空调也必须要开,因为它起码可以保持空气流通。中央空调的风
人民网武汉2月19日电 (记者 崔东 刘阳 韩基琛)2月18日上午,武汉雷神山医院首批两名治愈患者出院。上午11时许,雷神山医院首位痊愈患者83岁的袁婆婆,在其主治医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教研室副主任隋韶光和多位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雷神山医院东门。袁婆婆是雷神山首位出院的治愈患者 韩基琛
本报广州2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峰值不等于到了“拐点”,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大流转,会不会再出来一个“峰”?钟南山认为,“个人估计大概不会”。根据模型预计,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但并不意味着达到峰值后马上下降。2月17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
截至2月10日24时,据3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7626例,其中重症病例733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996例,累计死亡病例101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638例,现有疑似病例2167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843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7728人。2
全民居家防疫期间,家庭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小单元和重要防线。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如何居家做好自我防护,是每个家庭都需掌握的技能。对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专门采访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副组长何萍,就如何做好居家防护给出专业指导。记者:自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