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拟杆菌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通讯员廖丹丹)记者10月26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研究员张之昊团队在抗慢性肾病药理学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卵形拟杆菌具有改善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为慢性肾病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子刊《细胞报告》上。慢性肾脏病包括多种肾脏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通讯员廖丹丹)记者10月26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研究员张之昊团队在抗慢性肾病药理学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卵形拟杆菌具有改善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为慢性肾病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子刊《细胞报告》上。慢性肾脏病包括多种肾脏
“秋风到,贴秋膘。”暑去秋来,不少地方流行“贴秋膘”的习俗,要多吃点肉,把夏天掉的“膘”补回来。但专家提醒,盲目进补、大吃大喝可能会引发高尿酸血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趋高,被称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之后的“第四高”。什么是高尿酸血症?哪些人群易患高尿酸血症?如何预防?记者就此
“免疫球蛋白A(IgA)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多发于年轻的群体,长期以来治疗手段相对缺乏。”近日,在谈及中国IgA肾病特点及诊疗现状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陈楠如此评价。IgA肾病是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除了患者数量庞大,中国IgA肾病人群病理改变更严重、疾病进展速度更快。尽早诊断、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代谢》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胰高血糖素可能对肾脏健康和整个生物体的正常系统代谢健康起着重要保护作用。当从小鼠肾脏中移除这种激素的受体时,这些动物出现了类似慢性肾脏病(CKD)的症状。研究人员解释说,最近的
中新网广州10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该省建立了涵盖61家医疗机构在内的省市县三级心血管病防治体系。与此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点已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为制定全省心血管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2023年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约2.45亿。2023年8月8日,天津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健康广场给献血者测量血压。新华
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亿,糖尿病患者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1.3亿,这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三大“过亿”的慢性疾病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当其中一种疾病控制不佳时,会增加其他器官和系统受损的风险,从而导致整体病情的恶化。糖心肾病 相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彭韵佳)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关注肾脏健康——吾爱吾肾,知识强肾”。专家提示,公众要提高对肾病的认识,关注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响。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很多,但我
3月10日世界肾脏日在肾内科的门诊中,有不少这样的患者,明明早些时候已经在体检中查出蛋白尿,但自觉不痛不痒,没有任何不舒服,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出现水肿、恶心、全身乏力等“报警”信号时才匆匆就医,然而往往此时肾脏功能已损伤严重,才深感后悔。正是由于慢性肾脏病大多起病隐匿,因此它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医生提醒:骤冷骤热时节心脑血管病高发春节期间,增城一名两年前曾因脑出血入院抢救的阿姨,在天气降温之下,竟再次脑出血进了医院。幸好抢救及时,性命无忧。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陈陆馗教授、心血管科赵益业教授提醒,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时间段,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尤其是目前广
饮食管理是慢性肾脏病治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很多肾脏内科医生都将其放在和药物治疗同等的地位,“管好嘴、迈开腿”不单对于糖尿病患者,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也甚为重要。不过,在肾病患者中还存在着三大常见的饮食误区。误区一:肾病患者只能吃素?一些肾友在确诊肾病后就自发吃起素来,肉蛋奶不吃。结果肾病没有控制好
中新网兰州5月22日电 (闫姣)“对口帮扶一年多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通了‘网络联盟医院’,我院可免费观看学习华西医院优质的疑难病例讨论视频、疾病诊断视频等,也可随时预约远程会诊,让甘肃民众享受到华西医院的诊断、治疗、手术。”22日,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谢兴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当日,
新型人工肾: 让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后底牌” 关注人工器官发展③目前,科学家在研究新型人造生物肾的征途上已经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3D技术打印生物肾、干细胞培养的生物肾以及将动物肾进行改造后移植给人等路径都有科学家在进行实践。随着肾脏替代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型人工肾最终或将用于临床,让为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杜燕)在5月10日“世界狼疮日”来临之际,“与蝶为友翩然新生”2021世界狼疮日疾病认知公众宣教活动暨狼疮性肾炎疾病科普公益行&规范化诊疗实验班在北京启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倡导提高公众对狼疮性肾炎疾病的关注,倡导患者规范化治疗,早日回归更健康的生活。本次活动由北
中新网广州4月9日电 (蔡敏婕 王慧)广东9日举行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题发布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在会上称,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广深医疗高地“双子星”,形成以若干家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医院为引领,一批全国百强医院为支撑的高水平医院建设体系。2018年以来,广东官方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
这个以人名命名的肾脏病,近年发病率在上升■钱莹在各类肾脏病中,大多数有中文的疾病名,如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但有一种肾脏病却只有英文名,而且是人名,这就是IgA肾病。1968年法国医生Berger和Hinglais首先描述和命名之,因此也称Berger病。在我国,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
中新网郑州3月11日电 (阚力)11日,知名肾脏病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就民众最关心的肾脏病问题,解读“深藏不露”的肾脏病如何防治。当日,是以“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第十六个世界肾脏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型义诊现场,设置了专家咨询、血压测量等区域,民众自觉排起长队,
中新网上海3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众多,但患者对于疾病的综合防治意识亟待提高。11日,在线上举行的“世界肾脏病日:综合管理之道,与肾病相伴”沙龙上,天津大学泰达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青教授表示,治疗
中新网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1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约在10.6%,早期干预和预防可以帮助大多数病人避免尿毒症风险,此外要特别警惕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9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
中新网上海3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中国民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也影响劳动力质量水平。记者10日获悉,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综合办公室主任蒋炜等专家共同呼吁:建立糖
高血压常与其他疾病并存,又常会因互相影响而病情加重。对于此类患者,降低血压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不同药物对合并症的影响,并首选能够长效平稳降压的药物。临床上根据七种不同的合并情况,我们有如下用药建议。1.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半衰期为35~50小时,能够降压、降脂,延缓动脉粥样硬
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承担了身体排出代谢产物、调节水钠电解质平衡、产生活性维生素D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功能。别看肾脏平时不罢工、不喊累,但它有可能是“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带病工作。因为早期慢性肾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体征,所以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当患者出现泡沫尿、脚踝肿胀、眼睑浮肿、乏力腰酸、头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慢性终末期肾病患者逐渐增多,透析需求日益增加。中国首个针对自动化腹膜透析制定的专家共识近日发布,专家指出,希望借助该共识的发布,推动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的知晓率及应用率,提高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治疗
中新网广州9月18日电 (蔡敏婕 张蓝溪)首个智慧腹膜透析中心18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启动。该中心集评估、培训、诊疗、院外远程于一体化,旨在应对传统腹透诊疗中存在的患者管理、教育和随访缺乏等痛点和缓解基层偏远地区患者血透难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从院内到居家”的智能化诊疗全程管理平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广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李亚南)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上升,由于起病隐匿,知晓率低,大部分患者往往在后期才确诊。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项目近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落地。专家指出,希望通过构建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整体筛查,规范诊疗路径有效管理患者,实现早筛早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