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起这八类药品已不列入基础医疗保险
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等八类药品不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该暂行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明确的这八类药品为: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主要起增
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等八类药品不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该暂行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明确的这八类药品为: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主要起增
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预防性疫苗、保健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等,将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办法规定,纳入国家《药品目录》的药品应当是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化学药、生物制
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了几类不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包括: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等等。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近日,医保信息系统“刷脸”支付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迁移工作。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杜鑫透露,根据国家医保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
核酸检测是发现疫情线索和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涉及试剂采购、专业机构和人工劳务、被检人员组织协调等成本,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随着有关部门加强核酸检测价格管理和引导,完善检测项目价格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北京市核酸检测成本分担机制可望进一步细化优化,推动核酸检测能力不断提高。6月28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4月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大幅回升,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1万人次,环比增长61.0%。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29299家,环比增长540家,其中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6417家;国家平台备案626万人,累计结算488万人次
昨天,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试行)》,统一医保结算清单数据采集标准。按照规范,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指标共有190项,其中基本信息部分32项、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部分6项、住院诊疗信息部分57项、医疗收费信息部分95项。据了解,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简称“医保结算清单”)是指医保定点
4月15日,关于外籍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有关问题,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了日前由国家医保局、外交部、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通知。通知指出,外籍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未参加我国基本医保的,医疗机构应当先救治后收费。通知指出,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17日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组成采购联盟,在上海开展了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产生拟中选结果,中选结果公示3天后正式发布。此举将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成效,让老百姓用上更多降价药品。据悉,本次集采的33个品种中32个采购成功,共100个产品中选。12
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公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不再选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由全国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采购联盟,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
1月10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医疗保障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医疗保障重点任务。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作工作报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会议指出,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力推进医保脱贫攻坚,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
12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逐步提高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覆盖率。到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考核覆盖率分别达到10%、30%和100%,到2022年分别达到20%和5
昨天,国家医保局推出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试运行),正式启动全国统一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服务试点工作。据悉,首批试点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区本级、辽宁省省本级等14个统筹地区。据了解,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为核心功能,拓展了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统筹地区和医保经办机构相关信
昨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对适于门诊治疗、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可根据基金收支情况,通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探索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减轻患者负担。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探索长期处方政策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屈婷 张泉)如何在市场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应对处置药价供应异常变动、短缺药恶意涨价……针对当前药品价格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出手了!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将加强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强调重点以医保引导“药价”市场秩序的稳定
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被业内很多人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外发布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结果显示,150个谈判药品中有97个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为60.7%。“本次谈判是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成效显著。” 国
昨天,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防范短缺药品恶意涨价和非短缺药品“搭车涨价”。《意见》明确,衔接完善现行药品价格政策,坚持市场调节药品价格的总体方向。医疗保障部门管理价格的药品范围,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生化药品、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等。其中,麻
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第一次全面调整,也是18年来对所有药品的一次全面梳理。从历届谈判数据来看,药品降价是大势所趋。而国家组织谈判较地方今年的谈判无论从数量还是降价幅度来看,都有新突破,充分彰显国家谈判的力度与效度。 “每一分钱都是争取的焦点”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
数据来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在今年两会上,“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得到广泛关注。2018年10月,福建省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率先成为全国将本轮谈判品种落地的省份。5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公布了谈判药品准入结果。至此,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顺利结束。“150个药品,共谈成97个,全部纳入目录乙类药品范围。”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
近日,有地方药物采购中心披露称,174个药品将废标、撤网。而据了解,公示的名单中有很多常用药,如速效救心丸、盐酸二甲双胍、麝香痔疮栓,以及甲硝唑、开塞露等等。另外,国家医保局组织的新一轮医保药品准入谈判近日启动。有人降价90%,还是谈不拢!如果医院没有这些低价药可卖,不仅会限制医生治疗手段,还影响医
据报道,10月16日,河南新郑市新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黄女士,举报该院编造假病例套取国家医保资金,并称在举报后被院领导郑某打成耳膜穿孔。但郑某说双方只是发生了推搡,并没有打人。目前,新郑市社保局、医保局已介入调查。该院有无编造假病例套保,黄女士层层举报何以被涉事领导知晓,郑某是否曾将黄女士打成耳
新京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年来我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不断加强,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药品供应和价格监测不够及时灵敏,药品采购、使用、储备以及价格监管等政策有待完善,违法操纵市场抬高价格现象在一些地方仍较突出,部分已出台措施尚需落实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近年来,我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不断加强,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药品供应和价格监测不够及时灵敏,药品采购、使用、储备以及价格监管等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
近日,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4+7”试点扩围产生了拟中选结果,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由此,基于“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原则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从11个城市、福建和河北2个跟进省份,扩围到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选药品有质量保证此次“4+7”试点扩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