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工程网站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超薄且超锐利的微针。这款微针能够将基于基因疗法的治疗药物精准递送到耳蜗内无法触及的区域,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听力。人耳蜗结构复杂,且充满液体,将治疗药物准确且安全地递送到耳蜗内的合适位置困难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副教授袁振伟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宋峰岩共同研发出一种无重金属原子的Ⅰ型光敏剂。该光敏剂适用于双光子激活型光动力疗法,可治疗乏氧肿瘤,推动了光动力疗法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光敏剂与激光相互作用消灭肿
记者24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黄强教授与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合作开发的小鼠活体胎盘成像技术,实现了在子宫内研究胎盘功能的设想,突破了进行胎盘研究的技术限制。相关科研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科学进展》。作为孕育胎儿中的关键器官,胎盘在母胎疾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才强国新征程】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3~8人,5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恶性脑胶质瘤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直是个科学难题。长期以来,医学界因为找不到脑胶质瘤明确致病因素,无法对症下药,导致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5个月。2022年,金凤实验室脑疾病发育起源
记者26日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彭勃副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人脑神经胶质瘤标志物的双光子荧光探针,该项成果有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中导航。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储军研究员课题组研发了在活细胞内具有12倍荧光变化的高性能基因编码的环磷酸腺苷(cAMP)绿色荧光探针(G-Flamp1)。该研究结合显微成像和光纤记录等技术,实时高灵敏检
在健康和美体的道路上,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一直都是绊脚石。这些甜乎乎、油腻腻的东西为什么一吃就停不下来?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它们会改变大脑结构,让人“越吃越想吃”。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团队对大脑底部控制进食的区域——外侧下丘脑进行探索,发现一种谷氨酸能神经元具有抑制进食的功能。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
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可让癌细胞休眠 新华社悉尼4月30日电(陈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可让某些癌细胞休眠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是否发挥作用还与癌细胞所在微环境有关,这一成果未来有望帮助阻止特定癌症的转移和复发。据介绍,癌细胞休眠后,人体免疫系统就难以识别从而发起攻击,化疗药物也难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