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

春日醒神:花果药茶,不同体质这样选

1215

春天易困乏,很多人都会选择喝茶来提神醒脑。该怎么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花果药茶的种类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中心贾超主任中医师详解。易郁闷:玫瑰花、茉莉花春天易春困,对于容易情绪郁闷、精神紧张的人来说,春季可选择多喝玫瑰花、茉莉花等茶。玫瑰花茶性微温,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

日常养生

大吃大喝后积食怎么办?快找三仙来化解

54

大吃大喝、三餐不定时带来的腹胀积食怎么破?别急!药师推荐“三仙”来化解。“三仙”是何方神圣?中药有“三仙”,此“仙”不是仙,在中医的处方上是“一味”药,但它是由三味药组成的——是山楂、神曲和麦芽三味中药的合称。三味药相须配伍使用,前人喻其有药效如神的意思,故谓“三仙”。山楂、神曲、麦芽三种中药属于消

日常养生

春季湿气重?中医:汤水化湿疏肝健脾

1274

立春一过,天气逐渐回暖,雨水逐渐增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雾蒙蒙雨绵绵的天气又来袭了,春雨滋润万物,甚至连墙壁都能湿“出汗”,每当这时很多人感觉身体困重疲倦、腹胀腹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嘉芬指出,中医角度来看,春季与肝气相应,宜升发阳气,疏肝健脾,不妨试试这些汤水来化湿。1、

日常养生

健脾润肺恢复元气,推荐两款养生汤

1225

“阳康”后,身体就像打了一场硬仗,容易遗留下气短、乏力、咳嗽咯痰、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等问题。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特推荐两款养生汤水,帮助“阳康”们调理身体、恢复元气。枇杷叶川贝瘦肉汤功效:枇杷叶性凉微苦,入肺经,能泄降肺热,止渴生津。川贝性寒味甘,

日常养生

冬令进补怎样更有效?不如试试这几款茶饮

607

“冬令进补,春来打虎”。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进补的效果又和脾胃功能有着很大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副主任医师白桦指出,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能力好,进补才有效,也就是“受补”;脾胃功能不好,脾虚、胃寒、肝郁之人,随意进补,则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腹痛、腹胀等“不受补”的情况。在此,白桦

日常养生

立秋“撞”中伏,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434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天,我们将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虽然谓之“秋”,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再加上还处在中伏,又是“热死牛”的晚立秋,这个时节该如何养生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为您送上一份实用指南,记住这20个字就够了~防暑御凉立秋后,正午

日常养生

芒种时节气温高湿气重 饮食清淡祛湿健脾

837

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空气湿度增加,人们难免感到不适。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此时应以避暑祛湿为主,白天出门打伞和戴帽子,衣服常洗常换,保持干燥。芒种至夏至期间,昼长夜短,阳气浮盛、阴气内藏。起居上宜晚睡早起,重视睡子午觉。

日常养生

小满:健脾和胃祛湿热 清心安神降心火

1502

“⼩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南方雨水渐盛,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尚未饱满,故称“小满”。高温多雨、闷热潮湿是“小满”时节的气象特征。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此时应注意避暑湿、降心火、畅情志、适劳逸、慎起居。小满过后,饮食要重健脾和胃祛湿热

春季养生吃什么好? 推荐3种春季养生菜
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吃什么好? 推荐3种春季养生菜

559

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春天,我们人体的阳光也向上和向外避难,这时也是我们养生的好时机,很多人也开始重视养生,你知道春季养生吃什么?春天的养生食谱是什么?春天的饮食应该多选择辛散的食物,同时保护体内的阳光,防止寒邪的侵入。让我们看看春天适合吃的三种食谱。姜韭鸡蛋羹-助阳鲜韭菜汁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

中医是如何应对春困的? 七款药膳健脾化湿解除春困
四季养生

中医是如何应对春困的? 七款药膳健脾化湿解除春困

1093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很多人都容易犯困,感到精神不振、倦怠疲乏、口淡乏味、食纳不香以致腹胀,甚或腹痛、大便稀烂,四肢困倦。这是因为春湿的天气影响人体的代谢,使我们感到不适应。中医认为,健脾即可化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疗以助健脾化湿。中医脏腑学说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

日常养生

“干果之王”健脾补肾!搭配这几种食材更优

127

秋风阵阵,落叶飞舞,空气中充满了惬意温馨,而眼下也快到了吃栗子的季节,秋风徐来,香气四溢,捧着一包暖暖的栗子,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软软糯糯的,满嘴都是秋天的味道。板栗,俗称栗子,别名毛栗、栗果等,素有“干果之王”美誉,它的果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粉质细腻,是来自深山的馈赠,野生的栗子果是像蒜瓣一样围

日常养生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三伏祛湿有妙招

595

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为闷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夏季降雨频繁,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让人胸闷气短。如果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容易让人感到倦怠、乏力、烦躁。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祛除体内湿气呢?脾胃养护在祛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季养生

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

491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意思是春天在饮食方面适宜多吃温补阳气的东西。今天就来为你盘点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1、菠菜蛋卷功效:青色入肝,易于消化,养肝调肝。原料:鸭蛋、菠菜、盐、黑椒粉做法:鸭蛋4个打成蛋液,菠菜切末,将两者混合后,加入盐跟黑椒粉,拌均匀;锅热后,用

日常养生

霜降健康养生:补冬比不上补霜降!请注意这几个方面

1449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认为气肃而凝,露结为霜,这既是秋季肃杀之气的鼎盛时期,也是冬季寒冷之气的开始时期。霜降节气开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阳气蛰伏于内,而阴气开始旺盛,俗话讲“霜降杀百草”,意思就是霜降过后,植物开始逐渐失去生机,树叶开始变黄变红,逐

日常养生

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

626

健脾养胃便是要避免欠佳饮食结构对胃肠的刺激性,而且缓解胃肠的消化吸收压力;而修补胃黏膜规定摄取充裕且平衡的营养元素,尤其是优质蛋白、维他命和矿物,但要限定精制糖业和高脂胆固醇高食材对胃肠发炎的负面影响。今日大家就来讲下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1.纯蜂蜜纯蜂蜜有非常好的健脾养胃功效,

日常养生

当下肺好是最重要的!来看中医养肺6大攻略

93

频发高发的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鼻炎及呼吸道感染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心身健康,与此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约有慢阻肺患者9990万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肺脏保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肺最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

日常养生

惊蛰节气 中医养生有讲究!

378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那么,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养生

雨水时节吃薏仁,健脾驱寒巧养生

193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魏帼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雨量变化的节令,它表示从这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所以从雨水时节开始,天气将渐渐回暖,

健康新闻

菌菇番茄虾滑煲滋补强身

207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健脾开胃、滋补强身推荐人群:为新年一家老小奉上,高尿酸人群不宜过多食用。材料:蘑菇100g、香菇100g、茶树菇100g、番茄500g、虾滑250g、生姜适量(3~4人量)。烹调方法:以上菌类均可采用鲜品,蘑菇、香菇清洗干净后切片,茶树菇切小段,番茄切块。在锅中

健康新闻

白胡椒腐竹鲫鱼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811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推荐人群:冬季养生汤水,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材料:白胡椒5g、干腐竹50g、鲫鱼1条(约400g)、生姜适量、香菜适量(3~4人量)。烹调方法:白胡椒稍碾碎(胡椒粉亦可),腐竹用清水浸泡至软,鲫鱼斩杀后去腮内脏、刮去鳞片及腹

日常养生

栗子益气健脾、美容养颜 吃法也有讲究!

1765

秋天到了,又是栗子季,热乎乎软糯糯的糖炒栗子是很多朋友的心头好,秋天吃栗子应该怎么吃?栗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栗子的营养价值。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称,也被誉为“人参果”。中医认为栗子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健脾、美容养颜的作用,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可是,由于栗子含淀粉多,多吃

日常养生

芡实祛湿健脾、益肾固精 该如何挑选?

371

广东人对芡实都不陌生,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功效,有“水中桂圆”的美誉,是家庭煲汤常用的食材。比如说这段时间岭南地区溽热难耐,很多人湿困缠身,煲汤时就特别适合放些芡实,利用它祛湿健脾的功效。那么该如何挑芡实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陈晓庆主管药师介

健康新闻

三伏天适合煲什么汤?双花茯莲安神汤

772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疏肝理气、祛湿健脾、养心安神推荐人群:湿气身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人群。材料:玫瑰花15小朵、木棉花3大朵、茯苓30克、白湘莲30克、瘦肉150克(2~3人量)烹调方法:木棉花、玫瑰花用水洗净后备用,白湘莲去芯,茯苓洗净后浸泡,瘦肉洗净切大块,在瓦煲内加入清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