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两物不吃”
一、忌寒凉
到三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很多人就喜爱凉食,比如雪糕、饮料、凉性水果等...
在中医上说,夏天三伏是“阳气主外、阴气主内”,心肝火旺,正是脾肾阳气偏虚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吃了过多寒凉的饮食,容易导致脾肾的阳气虚衰、寒邪入侵,一到秋冬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腹泻、手脚冰凉怕冷、肾阳虚等问题。
雪糕、冷饮适当吃是没问题的,切忌不要过量,多吃伤身。
二、忌油腻
三伏天不光是阳气盛、本身自然界的湿气也盛,那么脾胃喜燥而恶湿,湿气过重就会导致湿困脾胃,如果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就容易导致湿气过重损伤脾胃,脾胃一旦损伤,就会导致身体中的痰湿之邪越来越重。夏天的时候,少吃一些红烧肉、油炸等辛辣、油腻的东西...
多吃一些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等,蛋白质和谷物也不能少。
“三事不做”
1、忌贪凉
不少人三伏天怕热,每天把室内空调温度调的很低,并且很多人到了夏天喜欢游泳或者是运动完之后冲冷水澡。夏天本身天气炎热,毛孔大开,受凉受寒容易导致寒邪直中体内,一到秋冬就会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受凉等各种疾病。
所以说,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晚上开空调的同时最好备一个加湿器,另外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吹空调,或者搭个毯子。
2、忌大汗
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亦属于阴。出汗的同时,会大量损耗阳气。三伏天锻炼,应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古人称作“沾濡汗出”,就是运动到衣服沾湿,而没有湿透的程度,对人体最有益处。大汗淋漓容易损伤心脏,运动后大量饮水,也会给心肾造成负担。
3、忌忧郁
春生夏长,夏天是属枝繁叶茂的季节,此时心情也一定要愉悦,如果本身就是情绪抑郁的,特别容易导致生发之气不足,一到秋冬外界寒气重,就会容易出现怕冷、手脚冰凉以及肝气郁结的问题。
三伏天养生小妙招
1、三豆汤
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做法:赤小豆、绿豆和黑豆各等量,先将豆子泡几个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就做好了。
2、睡午觉
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打个盹,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3、泡脚
泡脚是一种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热水洗脚,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