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麻醉科医生帮你关闭过敏模式

又到了 “花粉刺客” 的活跃季,也是各种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很多人可能觉得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痒都不过是小事情,但若不及时治疗,“小毛病”也可能引发大问题。

今天,麻醉科医生就来介绍两种新型的过敏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摆脱过敏困扰,大胆走出家门享受春天。

四大症状拉响鼻炎警报

遭遇过敏原突袭时,过敏人群的身体会拉响“四级警报”。

连环喷嚏停不下来 突发性连打5-20个喷嚏,晨起尤为明显。

鼻痒难耐 常伴眼睛痒、流泪,严重时眼皮肿成“悲伤蛙”。

鼻涕开启水龙头模式 清涕如泉涌,日均用纸量激增300%。

鼻塞严重 单/双侧鼻孔堵塞,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

过敏难受还能求助麻醉科?

很多过敏患者做了各种尝试,如联合使用抗过敏药、鼻喷药、眼药水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出现,甚至可能随着时间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尝试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星状神经节与蝶腭神经节疗法。

这两种疗法是麻醉治疗门诊常用的治疗疼痛的技术,对于治疗过敏有很好的效果,一针见效,关闭患者的“过敏模式”。

过敏的本质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把花粉等无害物质识别为“敌人”,将其和病原体等真“敌人”一起进行了 “无差别轰炸”。而这两个神经节正是调控鼻腔血管和腺体的 “指挥官”。麻醉医生用药物让它们短暂“休眠”,既能减少组胺释放,又能改善局部循环,相当于给战场按下 “暂停键”。

一键关闭“神经节开关”

春天不该被纸巾绑架。如果你正被过敏折磨,不妨试试上面提到的 “神经开关战术”,选对抗敏武器+做好防护,你也能在花粉季轻松呼吸。

给免疫系统“泼冷水” 星状神经节疗法,是使用超声引导将药物注射到颈部的星状神经节周围,抑制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风暴,相当于让免疫系统“冷静冷静”,从而降低鼻腔黏膜对温度、花粉等过敏原的免疫反应,达到改善鼻塞流涕、打喷嚏、眼睛痒的症状。

适合人群:吃药喷鼻仍“泪流满面”的顽固派;合并失眠、头痛的过敏者。

不适合人群:有凝血异常、颈部感染、严重心肺疾病及青光眼的患者。

开启鼻子的“静音按钮” 蝶腭神经节疗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对鼻腔深部的蝶腭神经节进行阻滞或针刺,阻断过敏信号向大脑的“疯狂告状”。此法通过调节紊乱的神经功能,平衡鼻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鼻腔黏膜的高反应性,从而减少鼻腔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让鼻涕喷嚏当场“闭麦”。

适合人群: 鼻塞到怀疑人生的“用嘴呼吸党”,抗拒激素药物的谨慎星人。

不适合人群:有鼻部手术史、鼻腔畸形及晕针恐惧症的患者。

文/高颖(北京友谊医院)

上一篇:打了HPV疫苗就不用再筛查?
下一篇:2025年04月0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1697

白岩松:何为超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您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成年人只要大于等于24,就迈入了超重的门槛。举个例子,一米七的成年人,体重超过70公斤就已经超重了。近年来,一些医院开办起了减重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大夫来做。那么,减重科又是如何帮到患者的?本周,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多家医院减重科开诊的消

“减重医生”上线,体重管理门诊火爆

761

本报讯 (记者田国垒)记者近日了解到,山东多家医院已开设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这些门诊不仅包括内分泌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科,还整合了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设有体适能检测设备,除了能检测体脂率、内脏脂肪,还能

助脊髓损伤患者迈步行走

418

3月3日20时,全球首批第四例通过脑脊接口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临床概念验证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实施。3月4日中午,随着设备开机,脑脊打通验证成功,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瘫痪多时的患者腿部开始自主抬动。今年1月至2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3例临床概

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点亮记忆之光(老病新治)

144

  本报北京电(记者熊建)日前,一位8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接受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患者确诊阿尔茨海默病6年,出现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功能减退、言语混乱等症,睡眠增多,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经过测评

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说得出” 耳鼻喉科价格立项指南发布

1160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徐鹏航)记者3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价格项目统一整合为164项,指导各地规范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帮助更多患者“听得见、说得出”。在人工耳蜗方面,为配合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实施,立项指南设立了“人工耳蜗适

用机器人辅助 患者康复加速(退病录)

452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带领的智能骨科团队,运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骨盆通道螺钉置入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90岁高龄的骨盆骨折患者。惊险一刻“我就想过个马路,谁承想会这样。”90岁的王亮(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日常遛弯儿竟遭遇飞来横祸。被轿车撞倒后,王亮右侧

辅酶Q10要不要补,听听医生怎么说

1311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牵头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通过利用引导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将丰富辅酶Q10的食物来源,相关科研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日常膳食来补充辅酶Q10,但天然饮食中辅酶Q10的含量通常较低。相应补剂的研发极大补充了人们获取辅酶Q10的

“叩响”遗传性耳聋患者的无声世界

148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3万聋儿,60%的遗传性耳聋与基因缺陷有关。通过生物技术修复基因缺陷或替换掉这些导致耳聋的特定基因,可从根本上恢复患者自然听力,包括感知复杂的音乐和环境声音,且没有佩戴人工耳蜗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换的烦恼。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耳朵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