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

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在国家层面展开探索,建立、完善罕见病多元保障体系。他们希望建立国家罕见病用药专项基金,补齐罕见病保障“短板”。

事实上,近些年来,多地陆续开启了打造罕见病多元化保障体系探索,尝试为罕见病患者,尤其是超罕见病患者解决用药难题。比如: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罕见病省级专项基金,为未被纳入基本医保的罕见病患者提供用药保障;上海市和广州市通过将超罕见病用药纳入地方城市普惠险保障范围,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经济负担。以上海为例,2021年4月发布的“沪惠保”,通过将部分超罕见病纳入特定高额药品保障目录,使这部分超罕见病人群的用药报销比例达到7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在线接受采访时对地方探索表示赞许。她表示:“无论是‘江浙模式’还是‘沪穗模式’,都是通过创新、多层次的保障模式,对解决高值罕见病用药保障难题进行有益探索。从目前来看,这些模式使患者获益、稳定可持续,对于促进罕见病保障机制探索和创新有积极影响。”不过这位学者认为:“长远来看,我们在全国层面探索建立罕见病专项基金,由国家统筹、专款专用,一举补齐罕见病保障短板,使患者用药可及。”

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表达了同样的希望:通过建立中央“罕见病慈善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帮助罕见病患者解决高额药品的费用负担。陈玮认为:“专项基金可以结合罕见病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的特点量身制定,以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明确的资助标准来支持特定的患病对象,让真正需要保障的患者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救助。”

据悉,2023年9月,《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公布,包含了86种罕见病,将中国公布的罕见病目录疾病数增至207种。当年12月公布的新版医保目录纳入15种罕见病用药。政策持续利好,让不少罕见病患者和家庭燃起生命的希望。

在连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不少的罕见病患者,在“用药难”中等待。尤其是一些“超罕见病”患者,目前在中国确诊的人数最多仅千余名,他们所盼望的救命药,由于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费用更高,很多患者无力负担持续、规范的治疗。

比如,庞贝病是一种超罕见病。七年前,中国就批准治疗庞贝病的特效药物上市,但时至今日,相关药物未被纳入国家基本医保,也缺乏其他有效的补充保障政策,因此,不少庞贝病患者难以规范接受治疗。庞贝氏罕见病关爱中心负责人郭朋贺在线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困于治疗费用,目前国内一些庞贝病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发病后症状加重,逐渐地走不了路、离不开轮椅和呼吸机,最终失去生命。我们迫切地期待能及时用上'救命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并回报社会。”

据悉,在罕见病领域,与研发出一款常见药物不同,罕见病药物的生产成本和研发成本高,但总体市场规模却相对更小。这造成罕见病药物市场出现“科研有价值、患者有需要”,但投资者却很迟疑的情况。

正宇黏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的负责人郑芋多年来一直在为国内超罕见病—黏多糖贮积症(MPS)患者的用药需求奔走。“目前,在国内上市治疗MPS的创新特效药物未被纳入保障体系中,这导致投资者对于药物在中国的市场前景缺乏信心。”郑芋直言,相关治疗药物就将在今年5月退出中国,这让患者的‘用药难’雪上加霜。”作为患者组织代表,她认为,对于超罕见病而言,用药人数少,药物价格高的难题不能只期待药企降价,成立国家专项救助基金或者针对研发药物机构及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性优惠、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希望。

“研发罕见病治疗药物,是一个科学上有意义、市场上有需要、但实际上很难赚到钱的难题,必须多方面共同努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罕见病药物研发存在患者招募难、开发风险大、市场规模小等一系列困难,企业研发生产罕见病用药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超罕见病用药,发病率低,开发出来也很难有多少销售量。”毕井泉认为,应该研究制定符合罕见病规律的特殊政策,使企业能够看得见研发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希望。

上一篇:云南昆明“医养结合”提升服务能力(新视点)
下一篇:儿童医院搭建儿童罕见病诊疗体系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1911

科技日报巴黎2月27日电 (记者李宏策)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法国科学家对循环于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群体——单核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法国糖尿病联合会发言人、心脏病学家

用超声动力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800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阳丽华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纳米颗粒介导的超声动力疗法,有望替代抗生素疗法成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新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我国成年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50%。目前,

新型神经调控策略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134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2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詹阳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调控策略,可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并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蛋白的清除。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神经元》上。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大脑免疫细胞,稳定操控该类型细胞具有不

更多“心理治疗”项目将纳入医保

1376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广西梧州红十字医院门诊部主任钟灿春节前最后一天值班,像往常一样,她又接诊了几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慢性胃炎的患者。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近年来,钟灿经常在门诊中遇到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其中不乏青少年。除了慢性胃炎,这些患者还可能有头疼、头晕、失眠等问题,钟灿深入了解这些患者

专家倡导规范化治疗提升中国淋巴瘤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

1208

中新网上海1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但是,传统的治疗手段并不能满足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需求。推动淋巴瘤细胞治疗规范化,提升淋巴瘤治疗水平及治愈率,让更多患者获得治愈希望,是医疗界关注的话题。记者28日在此间获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淋巴瘤专科人

破解“细胞谋杀案”,治疗癌症现希望

1101

科学家利用近25年时间破解了一个“细胞谋杀案”。顺带着,还解决了另一起“T细胞消失案”。从果蝇到小鼠,再到人类,一系列证据表明,一些自相残杀的细胞们可能导致罕见的人类免疫缺陷。而现在,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癌症带来新的希望。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教授丹尼斯·蒙特尔称,新研究将人们

感染HIV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1693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4周后实施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在停止治疗后长期控制病毒。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通讯》上,增强人们对早期检测和尽快治疗的重视。 先前的研究表明,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益于早期开始并维持数年的治疗,其病情有可能获得持久缓解

工程皮肤细菌能有效治疗“痘痘”

208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系转化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地对痤疮皮肤杆菌进行了有效改造,以产生和分泌适合治疗痤疮症状的治疗分子。研究表明,该工程皮肤细菌可有效治疗痤疮并得到验证。相关研究1月9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毛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