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电子产品走进现实

去年4月,意大利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马里奥·凯罗尼等人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可充电且可完全食用的电池,并表示可食用电子设备将对胃肠道的监测和治疗,以及食品质量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该团队并非“孤军奋战”。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达里奥·弗洛里亚诺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研究项目:创造可食用的机器人和可消化的电子产品。

弗洛里亚诺指出,无论看起来或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让食品科学和机器人技术“强强联手”,将对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突破食物与机器人界限

弗洛里亚诺表示,将食品和机器人结合的想法源于2017年博士后研究员新竹君(音译)的一条评论。新竹君表示,机器人和生物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机器人不能被其他生物吃掉。弗洛里亚诺由此开始思考如何突破食物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

为此,他领导了一个名为“机器食物”(ROBOFOOD)的项目。该项目旨在用可食用的部件取代坚硬冰冷的电子元件,通过创造可食用的机器人和行为像机器人的食物来突破机器人研究的边界。该项目为期4年,计划持续到2025年9月。团队成员包括来自瑞士、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科学家。

“机器食物”团队已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一款无人机,其翅膀是用食用油和巧克力粘在一起的年糕。

弗洛里亚诺表示,他们研制出了全球第一款可食用部分达到50%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可用于紧急搜救行动,不仅可用来定位失踪的人或动物,也可运送重要的食品或药品,而且该无人机本身就可以食用,其可食用部分满足联合国提出的危急期间所需食品的标准。

当然,这款无人机目前面临的挑战在于,需要使用足够坚固的可食用材料来制作翅膀,以抵御风雨和高温的袭击。

助力健康领域实时诊疗

该项目团队再接再厉,将这一概念扩展到了健康领域。他们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机器人专家乔纳森·罗西特教授合作,开发出了一款可消化的传感器,能帮助治疗或监测肠道疾病。

虽然可吞服设备,如含有摄像头或数字系统的药丸,已经在医疗保健中使用,但目前这些设备包含不可消化的组件,需要在使用后取回。与这些肠道设备不同,新型传感器不需要由患者排泄出来,或从患者体内取出来。容易消化这一特性也避免了物质残留在体内的风险。

研究团队表示,虽然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和开发,但该传感器表明,制造可消化电子元件是可行的。

据西湖大学官网报道,该校工学院姜汉卿教授利用生活中可食用并且还具有电子性能的食材,比如海苔、芝士、食用金银泊,制作出了可食用的超级电容器。研究团队表示,这样的超级电容器既可食用,又可消化,能用来为一些微小的设备供电,以检测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避免侵入式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姜汉卿团队认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电子器件能以恰当的方式植入或进入人体,未来的实时诊疗电子仪器将大有作为,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也将被无限扩展。

减少电子垃圾保护环境

研究团队表示,除了用于健康检测领域,“机器食物”项目也将为保护环境作出重大贡献。易于分解甚至消化的食品级材料和工艺,有助于解决世界上日益增长的电子垃圾问题。

尤其是废旧电池问题。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0亿块电池被丢弃。这些电池中的大多数最终都进入了垃圾填埋场,在那里它们将有毒物质泄漏到环境中。

马里奥也是“机器食物”团队的负责人,他主导研制出的全球首款可食用充电电池几乎所有组件都可食用。具体而言,电池阳极和阴极分别由核黄素(维生素B2)和槲皮素组成,电解液是水基的,分离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渗透膜,防止短路)由紫菜制成。

研究人员表示,一旦充电完毕,这个0.65伏的电池能在12分钟内提供48微安的电流。虽然听起来不多,但足以为低功率的LED等小型电子设备供电。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电池技术开发物理学家康纳·柏兰德指出,这一研究表明,充电电池能完全由可食用材料制成。

在另一项突破中,“机器食物”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食用的致动器,可将能量转换为机械力,帮助机器人发挥作用。换言之,装了这种致动器的机器人被人吞食后,致动器会使机器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也标志着研究团队在实现全功能和可食用机器人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上一篇:抗体疗法可减少多种食物过敏反应
下一篇:以古基因组学系统解读现代人遗传演化路径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876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在国家层面展开探索,建立、完善罕见病多元保障体系。他们希望建立国家罕见病用药专项基金,

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1911

科技日报巴黎2月27日电 (记者李宏策)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法国科学家对循环于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群体——单核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法国糖尿病联合会发言人、心脏病学家

数据多跑路 患者享便利

361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台的联通全覆盖,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提升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健康中国

高度近视患者能摆脱眼镜吗?ICL晶体植入术带来福音

927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600度的屈光不正状态。当下,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不低,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摆脱镜框眼镜成为高度近视人群的心声。记者22日获悉,ICL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上述人群带来福音。一名高度近视患者纪女士

完善分级诊疗 方便患者就医

338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真真切切激活了基层医疗机构,方便了百姓看病就医。”行走海南数日,这是基层村医们不约而同的感受。  近年来,海南实施省属三级公立医院下沉帮扶市县医院行动计划、启动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工程、打造智慧医疗特色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高效有序下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加速患者救治

1135

脑机接口,是指在人类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进而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直接通信。 近日,国内外两条有关“脑机接口”的科技新闻刷新了眼球,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1月29日,由美国人埃隆·马斯克领导的脑机接口公司,即“Neuralink(神经连接)”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称,其在28日完成向患者

脑机接口辅助技术帮助截瘫患者自主脑控喝水

1746

近日,北京在脑机接口辅助疾病治疗领域再添关键新成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近期召开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进展总结会,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行为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患者接受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脑硬膜外治疗后,

是患者,也是亲人

619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站,有一本厚厚的册子。 册子第一页是一幅水彩画。温暖的色调里,几朵玫瑰花绽放开来,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黄色的花蕊娇艳欲滴。画旁有一段话:“在你们的精心护理下,我的耳疾已康复。千言万语难表内心的感激之情,谨以此画,寓意你们白玫瑰般纯洁的心灵!——患者张馨文。”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