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百草是什么味?病入膏肓,膏肓是什么意思?十指连心,对应哪些器官?这些孩子们在小学课本上读到的成语典故被直接搬到了课堂上,成为一堂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自2018年开始,在立足校情、学情,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率先在泉州市开展中草药特色课程建设,依托中草药丰富的本体资源和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了覆盖“环境、课程、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
“好苦啊”、“这个应该是它的芯”......在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一堂生动的《常见草药知多少》正在进行,三年级三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常见的几种中草药。
“今天学了很多种中草药,比如莲心、陈皮、党参等等,原来莲子是用莲蓬中黑点做的,党参是取根的位置......今天我就学到了五六种中草药,感觉这个课很有意思。”三年三班张子妍同学开心地说道。
第三中心小学老师黄雪玲介绍道,“学校每周都会开设一堂中草药课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教材和教学方式,今天这堂课是中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让孩子初步认识中草药,学会辨析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通过课上主动探究、集体讨论,提高孩子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在校园内开辟出百草园、百草长廊等种植园区及百草有约文化柱、百草堂科普实践馆等,园区内种植品种将近一百种。百草长廊更是划分区域,安排学生进行管理,在这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自己体验和观察中药成长过程,全方位认识身边的中药。学校还组织孩子们进行课外实践,到农科所等地开展研学,构建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阶段课程体系。
此外,学校还聚焦中草药文化精华,编著《百草有约》系列校本课程,教材覆盖小学六个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别介绍9-12种中草药植物、开展不同中草药种类的药膳制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第三中心小学校长许真真介绍,“去年开始,学校把中草药特色课程引入校园,目的是为了增强孩子文化自信,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去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以中草药特色课程为支点,撬动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的能力,除了校本课程,我们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中草药种植、小发明、小创造,此外还与社区、农科所等单位联动。”她表示,下阶段学校还将与专家学者取得联系,为这门特色课程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对老师们的培训,促使学校、老师用更专业的视角去培育孩子。
据悉,2019年9月该校申报的“中草药劳动体验基地建设”项目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2019年11月,该项目又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该校将秉着“幸福教育,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开发中草药特色课程,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