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仅测BMI值还不够!推荐3大工具
美容护肤

体重管理仅测BMI值还不够!推荐3大工具

756

近日,“国家喊你减肥”相关话题刷爆各社交平台。如何科学开展体重管理,国家也给出了好办法:《“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为何要用这么多工具?仅用体重秤测BMI值不行吗?专家表示,BMI虽简单实用,但存在不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那么,怎

健康新闻

“减重医生”上线,体重管理门诊火爆

761

本报讯 (记者田国垒)记者近日了解到,山东多家医院已开设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这些门诊不仅包括内分泌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科,还整合了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设有体适能检测设备,除了能检测体脂率、内脏脂肪,还能

减肥老是原地踏步?没想到,这些简单的方法是“王炸”
健康新闻

减肥老是原地踏步?没想到,这些简单的方法是“王炸”

1852

减肥老是原地踏步?没想到,这些简单的方法是“王炸” | 科学减重一起来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诸多困惑:怎样的体重才是健康的?如何做到吃动平衡?想在减重时避免营养不良,饮食安排上要注意什么?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真相了!原来判断胖瘦不能只凭体重和BMI肥胖与否一是不能凭感觉来判断,

健康新闻

如何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

22

不少人都有“每逢佳节胖三斤”的经历。传统佳节将至,亲友聚会增多,外出餐饮频繁,如何在过好节日的同时保持健康体重呢?“在春节期间进食总量和种类增多,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说,虽然过节可以多吃一点,但不提倡暴饮暴食。如果某一餐确实吃多

健康新闻

用BMI定义肥胖过时了?

1853

你胖吗?一份最新报告或许会改变你现在的答案。1月15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重大报告。该报告由全球75个医疗组织支持,参与撰写的56位国际专家向全球呼吁:摆脱仅依赖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方法,重新定义何时将肥胖视为一种疾病。该报告突破固有认知,提出判断肥胖是否为疾病不能只依赖传统的BM

健康新闻

“小胖墩”日益增多 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多 健康关口需前移

1854

中新网杭州8月23日电 近年来一到暑假,各大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内,前来问诊的“小胖墩”家长大幅度提升。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营养摄入给予极大关注,但这种关注有时会演变成误区。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桑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肥胖

健康新闻

有些人为何吃饱了还能进食

1420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为什么有些人吃饱了就能轻易停止进食,而另一些人则一吃就停不住,进而可能会导致肥胖?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大脑回路。大脑中两个区域之间新发现的结构性连接可能与调节进食行为有关。这些区域涉及嗅觉和行为动机。当两个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减弱得越明显,人体质量

健康新闻

BMI正常体脂率却超标,如何发现隐形肥胖儿童?

1186

不少家长认为胖嘟嘟的孩子招人喜欢,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误区,没有意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这小朋友长得快,7岁半身高已经143公分,体重39公斤,他的BMI19.1还在正常范围内,但体成分分析显示体脂肪率40%,所以他属于隐形肥胖,问题远比身材看起来严重。”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该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王晓

健康新闻

关于肥胖,世卫组织这么说

2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关注日益增长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如何界定肥胖?肥胖有何危害?如何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超重和肥胖是指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积累。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

健康新闻

超声波技术实现无创“读脑”

1939

科技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报道,一项新研究证实,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的功能性超声(FUS)技术可以成为一种“在线”脑机接口(BMI)的基础,这种BMI可以读取大脑活动,通过用机器学习编程的解码器破译其含义,从而控制一台延时极短、可准确预测运动的计

健康新闻

研究表明BMI越高患癌风险越高

312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BMC医学》23日发表论文报告称,无论是否有心脏代谢障碍,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都会升高10%以上。该研究结果基于超过50万欧洲成年人的样本数据得来。 相关研究表明,BMI在25以上是至少13种癌症的确定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停经后女性

健康新闻

这些新测试能知道你到底有多健康

1748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在11月3日的报道中指出,一个人是否健康?有多健康?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常规指标能阐释的信息很有限。测试微生物组和代谢产物,甚至“免疫等级”,或许能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血压和BMI 当人们去医院体检或看病时,医生一般会从测量血压、检查“身体质量指数”(BMI)开

健康新闻

仅用BMI衡量肥胖程度或不够科学全面

4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文章称,长期被用来衡量肥胖的关键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存在缺陷。BMI是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肥胖筛查指标,BMI与身高体重相关,其数值在18.5至24之间为体重合理,低于18.5为体重过低,高于24为超重,高于28为肥胖。现有研究证实,BMI数值高与糖尿病、

美容护肤

《自然》发文:BMI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

1579

·BMI并不测量体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状况不佳或死亡风险更高。·由于BMI是根据白人的测量数据开发的,有色人种“不太适合这些参数”。与白人相比,BMI指数较低的亚洲人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更大,这可能是由于体脂百分比和分布的差异。

健康新闻

早7点到9点锻炼或最利于减重

663

科技日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针对5285名中年人的研究表明,早上7点到9点之间锻炼最有利于减轻体重。与中午或晚上进行锻炼的人相比,早上7点到9点锻炼的人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更低、腰围更小。相关论文发表于20日出版的《肥胖》杂志。研究人员分析

健康新闻

“夜猫子”比“早起鸟”更易患糖尿病

317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显示:与那些拥有早起习惯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加了19%。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内科医学年鉴》上。 睡眠类型或昼夜节律偏好,指的是一个人偏好的睡觉和醒来时间。有的人是“早起鸟”,喜欢早睡早起,而有的人

健康新闻

超柔韧血管内探针可记录深脑活动

1430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通过血管输送的超小型、超柔韧的电子神经植入物可记录大鼠大脑深处的单个神经元活动。这项技术可作为与大脑深部区域的长期、微创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BMI)可实现大脑与外部电子系统之间的直接电气通信。BMI让大脑能直接控制假肢等装置或调节神经、肌肉功能,这可

健康新闻

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13亿

267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全世界目前有5.29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每个国家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都会增加。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科学家们调查了1990年至2021年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预测了到2

美容护肤

“过年肥”怎么破?这些方式应该能帮你

595

“每逢佳节胖三斤”,返岗之后,减肥已成为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其实,肥胖不能单靠肉眼判断,应根据如体重指数(BMI)、腰围等指标科学判断,BMI=体重(㎏)/身高(㎡),如果24≤BMI<28,就是超重,如果BMI≥28,就是肥胖。体重指数正常,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也是肥胖

有没有哪一刻不想拼了?有,看体检报告的时候
健康新闻

有没有哪一刻不想拼了?有,看体检报告的时候

1032

体检报告里的4个真相告诉你都市打工人有多拼“小时候怕成绩单,长大怕体检单”,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相比年终总结,可能体检报告更令他们心头一紧。有人表示工作太忙,没时间去体检,还有人抱着“只要不体检,我就没生病”的心态抗拒体检,其实是不想面对各种异常的身体指标。毕竟自己心里也有数,天天点外卖、不运动、吃

健康新闻

减不了肥?这要怪你的肠道微生物群

1494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与减肥成败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肠道微生物群,与体重指数(BMI)无关。研究结果于本周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开放获取期刊《mSystems》上。研究主要作者、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迪纳博士称:“你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或导致对减肥的抵御,这开辟了尝试通过改变肠道微生

美容护肤

忘记BMI吧!衡量健康有了更好的指标

234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新媒体专电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近日发文称,在某个时候,你可能已经计算出了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BMI是用以公斤为单位的体重除以以米为单位的身高的平方所得的数值。英国国民保健署用这个公式来诊断肥胖症,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则用它来预测从厌食症到糖尿病乃至新冠肺炎等各种健康问

运动到底能不能减重?
健康新闻

运动到底能不能减重?

968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用于减重则要讲究科学方法。人们都知道控制肥胖,保持合理体重有利健康。基于对美好形体的追求,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那么,到底如何减肥才靠谱呢?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专家分享了科学瘦身健康减重的原则。专家还透露,将把一项菌群移植的新技术应用到BMI≥30的肥胖人群

健康新闻

千金难买老来瘦?因人而异

98

千金难买老来瘦?因人而异有那么一句老话,“千金难买老来瘦”。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讲,真是越瘦越好吗?可未必。如果老年人过度消瘦,一方面反映机体可能存在某些消耗性疾病,另一方面如果营养素摄入不足,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今天,佑安医院营养师就来为老年人的体重管理支支招。老年人

健康新闻

刮风下雨加速新冠病毒传播?假的

1901

刮风下雨会加速新冠病毒传播、炎夏高温能终结病毒、老年人献血可以降血脂、中国是唯一一个食盐强制加碘的大国……近期你听到的这些被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竟然都是“伪命题”。5月“科学”流言榜出炉啦,其中涉及五个热门健康流言,看看你有没有被“忽悠”。“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