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AI基础设施,打造负责任的AI
在9月5日举行的2024外滩大会开幕式上,24岁的独臂男孩周键借智能仿生手演奏钢琴,在舞台上定格了温暖一幕。“人工智能虽然有很长的过去,却只有很短的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他对AI+、AI基础设施的思考。他表示,图灵等科学家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就有很多
在9月5日举行的2024外滩大会开幕式上,24岁的独臂男孩周键借智能仿生手演奏钢琴,在舞台上定格了温暖一幕。“人工智能虽然有很长的过去,却只有很短的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他对AI+、AI基础设施的思考。他表示,图灵等科学家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就有很多
转运呼吸机、臂式心率带……出现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场的新型运动装备频频登上热搜。这些小巧又便携的产品,帮助运动员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如今奥运会赛场外,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科技感满满的体育装备。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巧克力大小的防溺水设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临床医生可以借助胸部X射线片,判断某人是否罹患结核病、癌症或其他疾病,但无法判断其肺部功能是否正常。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款高精度人工智能(AI)模型,可以通过患者的胸部X射线片判断其肺功能。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柳叶刀数字健康》杂志。一般来说,医生使用
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Pangea Biomed制药公司的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AI)模型“DeepPT”,可以帮助医生为癌症患者选择最佳疗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癌症》杂志。“DeepPT”通过预测患者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图谱来工作。mRNA对生成
科技日报北京7月2日电 (记者张梦然)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QDyeFinder,其可从小鼠大脑的图像中自动识别和重建单个神经元。该过程涉及使用超多色标记协议去标记神经元,然后让AI通过匹配相似的颜色组合自动识别神经元的结构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AI)工具,在17个基因中识别出罕见的编码变异,揭示了冠状动脉疾病(CAD,也称冠心病)的分子基础。近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相关研究,揭示了影响心脏病的遗传因素,或为心血管疾病的定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开辟新途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计算机生成的冠状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临床实验结果显示,AI能正确识别出95%的癌症扩散患者,同时让51%的手术活检变得不再必要。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放射学:癌症成像》杂志。研究负
科技日报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来模拟药物发现早期阶段耗时的化学过程,其可以显著简化研发流程,同时也为前所未有的治疗找到新途径。科学家借助这一工具,已合成出32种治疗癌症的新候选药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通讯》上。识别候选药物以
利用一款软件加一个麦克风,医生只需按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问诊,系统就能精准抓取和理解医患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医生在电脑上自动生成门诊电子病历,提升诊疗效率。在大模型浪潮下,这种场景只是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基于云计算、人
今年1月底,美国芝加哥卢里儿童医院遭受勒索软件攻击,被索要340万美元赎金。无独有偶,去年12月,ALPHV/BlackCat勒索软件团伙攻击了全美最大的医疗交易支付平台Change Healthcare。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医疗保健机构拥有大量宝贵且敏感的数据,已经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刘霞)一个由德国慕尼黑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AI)较新分支——因果机器学习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潜力。他们的最新研究指出,因果机器学习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机会,有助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相关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开发。他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AI的策略,来识别阻止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的特征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帕金森病影响着全球600多万人,预计到
医疗人工智能(AI)最受“吹捧”的承诺之一,就是它们能够帮助人类临床医生更精确地解读X光和CT扫描等图像,从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报告,增强影像科医生的表现。 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吗?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合作研究表明,使用AI工具进行图像解读的效果,似乎因临床医生而异。
【科技创新世界潮】这或许是医疗保健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变革:数字生物学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在帮助重塑药物发现进程。利用AI开发新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AI设计的药物在过去几年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一些AI制药先驱公司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不过,英国《自然》网站刊文称,AI加速药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他们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来训练多模式人工智能(AI)系统,使用的数据来自孩子6个月大到两岁生日期间的头戴摄像头的视频记录。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该模型或神经网络实际上可利用孩子经历的有限片段,学习大量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癌症综合研究中心(ICRC)科学家将机器学习与血液代谢物信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方法,使卵巢癌样本检测准确率达93%。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妇科肿瘤学》杂志。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这种疾病刚出现时通常没有症状,在癌症后期被发现时已经很
最近,一款名叫Pi的情感型聊天机器人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有人把它当作知心朋友分享喜怒哀乐,也有人获得了类似心理咨询的服务体验。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款主打“情绪价值”的聊天机器人。国内外科创公司先后布局情感AI赛道,推出了微软小冰、Glow、character、Replika等聊天陪伴型App。新型人
【总编辑圈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通过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杀死两种不同类型的耐药细菌,为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带来了新希望。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科学家测试了39000多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分析组织样本中细胞的空间排列。12月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这一创新方法,准确地预测了癌症患者的结果,标志着在利用AI进行癌症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细胞的空间组织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每个细胞都是一块独特
“北京市开展社区处方点评已经13年,处方合格率从最初的67%增长到96%。”11月23日,由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提升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药械处处长刘清华表示,基层药学服务质量持续改观,目前正在探索通过“前置审核”进一步提升社区药学服务质量。
据瑞士巴塞尔大学官网20日报道,该校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的科学家借助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了290个新的蛋白质家族和一个类似花朵形状的新蛋白质折叠。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在过去几年里,“阿尔法折叠”彻底改变了蛋白质科学。这种人工智能工具利用科学家在过去50多年收集的蛋白质数据进
科技日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工具“阿尔法错义”(AlphaMissense)已对2万种人类蛋白质中的7100万种可能的错义突变进行了检测,通过找出哪些小突变可能具有破坏性,来帮助医生确定导致遗传疾病的“罪魁祸首”。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科
科技日报北京8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最新消息,美国诺斯韦尔健康中心范斯坦生物电子医学研究所开发的人工智能(AI)大脑植入技术已可帮助瘫痪患者恢复其感觉和运动。基思·托马斯在2020年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导致他的C4和C5椎骨受伤,胸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完全丧失。不过,现在托马
科技日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使用人工智能,分析了现代人和人类已灭绝亲属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蛋白质数据,识别出了后两者制造出的可杀死致病细菌的分子,并合成出了这些分子。最新研究有望帮助科学家研制出新型药物。相关论文刊登于最新出版的《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
你在网上搜过“我哪哪疼是不是得了啥啥病”吗?答案可能不尽如人意。但随着ChatGPT等大型自然语言模型(LLM)风生水起,人们开始尝试用它来回答医学问题或医学知识。不过,靠谱吗?就其本身而言,人工智能(AI)给出的答案是准确的。但英国巴斯大学教授詹姆斯·达文波特指出了医学问题和实际行医之间的区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