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昨日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1月23日下降至896例,较峰值下降79.0%。中疾控表示,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
中国疾控中心昨日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1月23日下降至896例,较峰值下降79.0%。中疾控表示,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信息显示,当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总体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最近,有关部门连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医药在重症救治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的康
在我国的广袤农村,村医作为最基层的医务人员是村民的“健康守门人”。近日,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江西南昌市罗亭镇上坂村,记录下一对村医夫妻的坚守和担当。晚上8时多,南昌市上坂村村医曹和槐刚刚出完诊,就接到了爱人柯冬凤从村卫生室打来的电话。村民祝丽红3岁的女儿高烧,当晚体温又升到了39℃以上,孩子的
“这两天吃饭咋样,感觉哪里不得劲儿?”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镇东发村,镇卫生院主治医师陈庆华坐在炕边,耐心地给村民杨淑珍问诊。得知杨淑珍有嗓子疼和头疼症状后,陈庆华利用新冠医疗服务巡诊车上的诊疗设备,给杨淑珍拍了心电图、测了血氧和血压。“血压有点高,体温和血氧正常,问题不大,您先按时吃药,过两天我们再
“大夫,我嗓子有点疼,开始咳嗽。前阵子与新冠阳性患者有过接触,虽然家里有药,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吃呀!”元旦前夕,家住新疆塔城市祥和小区的陈奶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给所在的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了一个咨询电话。挂断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立即安排全科医生陈子林上门诊断指导。询问症状和基础疾病、测量血
1月10日的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医生於章杰作为随车医生,共前往9户患者家中参与“120”院前急救。“我们每天上午10点跟车出发,一般都要忙到晚上8点以后,除了抽空简单的吃点午晚饭,基本没有停下休息的时间。”从幕后到最前线,麻醉科医生也奔波在了救治危重患者的路上。 近日,面对急
53%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和药品研发供应。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治疗45种罕见病的89种药物已在我国获批,我国境内可治罕见病数量占全球有药可治罕见病数量的53%。今年1月8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现场谈判工作正式结束。本次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1月6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如何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新版方案按照“乙类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 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意在基于当前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9日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诊疗方案是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诊断治疗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规范,确保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水平,保证诊疗效果。第十版诊疗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的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7日就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关口前移”目前是城乡基层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对重点人群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加强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和基层发热门诊建设,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药品、设备配备到位,必要的药品器械要直达
“大爷,您先等一会儿!”元旦前一天,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姜瑞霞正在给手头的病人看病,自从优化防疫政策以来,她每天要接诊150多个病人,竟一时没有认出“加塞”的“老主顾”。“姜大夫,我和老伴都康复了,特地来向你表示感谢!”老人表明来意,对着姜瑞霞深深鞠躬。原来老人是姜瑞霞的签约居
坚持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之举。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株新特点,各地积极开设发热门诊、急诊,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求医问药需求,将有效强化诊疗力量,稳定社会民心,成为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坚实后盾。确保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考验着各地的担当与能力。疫
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杭州发布”公众号9日消息,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到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时,准备好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进入医院主动出示核酸报告,以便医院做好预检分诊,快速接诊,节约大家就诊等候时间。如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可至医院或附近做一次抗原或核酸检测。各医疗机构会保障好大家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张泉、田晓航近期,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作了进一步优化。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我国如何更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呵护人民健康?如何发挥好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举行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为13.7%,在单病种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三。权威专家表示,与其他慢病、常见病相比,我国在慢阻肺病照护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尽早进行筛查和干预。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
8月10日,在2022世界5G大会展厅里,参观者在体验5G网络支持下的5G远程医疗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几年没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蒋女士,发现自己来之前的担心有点多余了。她仍记得当年有一次来就诊时,被早高峰时排队停车的景象吓了一跳:停车场入口车辆横着、竖着、斜着挤在一起,就诊患者的车辆即使排到
今天的十年·答卷,我们打开健康中国建设的这份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聚焦北京市属医院之间临床重点专科和学科协同发展,北京积极建立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推动天坛医院与小汤山医院合作共建“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整合打通诊疗—康复环节,持续加强市属医院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患者提供连续性、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今天,记者从“天坛小汤山康复中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让健康惠民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顾天成将更多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基层医疗机构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减少患者往返奔波;深化智慧健康建设,一部手机可实现挂号缴费和报告查询……28日,国家卫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董瑞丰、顾天成)截至目前,全国5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超过4800家医院提供精准分时段预约诊疗。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这是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的。“近年来,我们在全国推广预约诊疗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涵盖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新规首次对于处方药网络销售作出详细规定,要求网售处方药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
呼吸与共全民健康-2022年度全民慢性呼吸疾病健康行动计划暨“舒畅呼吸行动”24日启动。该项目旨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提升慢阻肺病公众认知、重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害、倡导慢阻肺病规范化诊疗与全病程管理,呼吁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同推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行稳致远。当日活动由中国初级
9月4日,沈阳市浑南区的一处核酸检测点。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为做好沈阳市当前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服务,日前沈阳设立市区两级“黄码”医院保障涉疫区域就医。根据沈阳地区疫情最新发展态势,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启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北陵院区为市级综合“黄码”医院,启动沈阳市妇婴医院小北院区和沈阳市儿童医院为市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彭韵佳)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重要的经济和民生事项。国家医保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继续稳妥有序做好现阶段医疗服务价格工作,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属性,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各地持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