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新冠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关键机制揭示

283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关键机制,可以解释新冠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系统并在人体内复制。“我们发现,新冠病毒携带了一种抑制基因,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人类基因,而这种基因对摧毁受感染的

健康新闻

“癌王”为何如此具有攻击性

1708

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胰腺癌转移机制,这种分子机制或是开发有效靶向治疗的第一步。该项研究分析了人类胰腺肿瘤组织,并证明一种名为ARL4C的

健康新闻

吸电子烟或导致骨质疏松

366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4日电 (实习记者 张佳欣)近期,一项对5500多名成年电子烟使用者进行的新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与脆性骨折的患病率高相关,电子烟可能对骨骼健康有害,即便是年轻人也不例外。研究结果发表在22日《美国医学开放杂志》上。脆性骨折被定义为由轻微创伤(如从站立高度或更低的位置跌落)导致的髋

健康新闻

研究揭示老年人易感新冠原因

1337

国际战“疫”行动受新冠肺炎影响最大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既有疾病患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在发表于《JCI Insight》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解释了为何这些群体有更高的感染风险、严重的副作用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一种名为“几

健康新闻

纤维素制成闪光材料无毒可降解

364

生活中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包装,化妆瓶、水果盘等等,但它们很多是由有毒和不可持续的材料制成的,会造成塑料污染。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从纤维素(植物、水果和蔬菜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制造出可持续、无毒、且可生物降解的闪光剂。相关论文发表在11日的《自然·材料》杂志上。 这种

健康新闻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德尔塔+”有多厉害

1442

长知识近几个月来,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亚变异株AY.4.2感染病例在多国出现。这种被不少媒体称为“德尔塔+”的毒株到底有多厉害,是否已成为大流行以来传播能力最强的毒株?“德尔塔+”另有其“毒”AY.4.2亚变异株,正式名VUI-21OCT-01,被不少媒体称为“德尔塔+”。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

健康新闻

靶向抗体可让乳腺肿瘤“破防”

115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研究人员在某些类型的乳腺癌中发现了一种关键分子,可以防止免疫细胞进入肿瘤杀死内部的癌细胞。3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该项研究结果或为找到某些侵袭性乳腺癌的新疗法铺平道路。论文的主要作者、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教授李荣博士说,在癌症进展过程中,这

健康新闻

干细胞辅助壁虎再生“完美”尾巴

1186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刘霞)再生身体部位绝非易事!尽管一些蜥蜴可以长回它们被切断的尾巴,但重新长出来的只是一条不完美的软骨管。据《自然·通讯》杂志最新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借助基因编辑干细胞,帮助鳞趾壁虎再生出了更完美的尾巴。这项研究是人类发展再生疗法的一大进步,有望帮助人类治疗难以愈

健康新闻

阿尔茨海默症等病早期标志物确定

1752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1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和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cis P-tau是一种有毒的、不可降解的脑蛋白,是血管性痴呆(VAD)和阿尔茨海默症(AD)的早期标志物。这项新的研究为新的潜在免疫疗法

健康新闻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因时间而异

1785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随着一天中的时间和人体昼夜节律的变化,病毒的行为会有所不同吗?是否会影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结果呢?据26日发表在《生物节律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灵敏度随人体昼夜节律而异。人们在中午进行检测获得准确阳性测试结果的可能性比晚上

健康新闻

新冠疫苗加强针显著增加猕猴抗体反应

491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在猕猴身上开展的研究显示,注射新冠疫苗加强针可以增强猕猴体内的中和抗体的浓度,并对其产生了高水平的保护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支持提高老年人、已出现健康状况人士、高风险接触人群疫苗加强针的接种率。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健康新闻

接种新冠疫苗也能预防其他冠状病毒

1513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首次表明,接种某种冠状病毒疫苗和先前感染某种冠状病毒可以提供针对其他类似冠状病毒的广泛免疫力,这一最新发现为研制出通用冠状病毒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疫苗将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疫情。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微生物学免

健康新闻

新研究揭示“女怕冷,男怕热”进化原因

335

同一间办公室里,女性穿着毛衣,而男性吹着空调穿着短袖——这种场景是否似曾相识?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院的研究人员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化论解释:这种现象并非人类独有,许多雄性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比雌性更喜欢较低的温度。研究人员说:“男性和女性对温度的感觉不同,这是两性

健康新闻

让佩戴者呼吸更轻松 人工智能驱动的动态口罩来了

1893

科技日报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人已经习惯于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和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口罩总是很舒服——尤其是在运动期间。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刊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动态呼吸器,可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例如运动或空气污染水平)调节其孔径,从而

健康新闻

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1165

新华社伦敦9月19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

健康新闻

减不了肥?这要怪你的肠道微生物群

1494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与减肥成败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肠道微生物群,与体重指数(BMI)无关。研究结果于本周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开放获取期刊《mSystems》上。研究主要作者、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迪纳博士称:“你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或导致对减肥的抵御,这开辟了尝试通过改变肠道微生

健康新闻

血检新法可预测新冠重症高风险者

94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血液测试方法,通过测量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液中相应的抗体水平(针对死亡血细胞释放的分子及其DNA),可以帮助预测哪些感染者可能罹患重症,并需要使用呼吸机。该研究负责人、纽约大学朗格尼分校的安娜·罗德里格斯说,这项检测对那些还没住院的新冠患者也

健康新闻

从不吸烟却患肺癌的原因找到

1576

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6日发表了一项癌症学研究,美国团队发现了特定的肺癌遗传标签,以及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所患肺癌背后的不同突变模式。研究人员对没有吸烟史的人的肺癌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肿瘤中的大多数是由体内自然过程引起的突变积累所致。这一发现揭示了更全面的肺癌发展过程,对治疗不同类型肺癌有潜在意义

健康新闻

中外学者携手获得新发现:靶向药物“强强联手”有效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

982

中新网上海7月22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肝癌高发,约80%的肝癌患者一经确诊便已进入中晚期,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靶向治疗一直是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国与荷兰学者携手率先发现,对于一线靶向药物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采取仑伐替尼+吉非替尼治疗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癌进展。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健康新闻

世卫呼吁建设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全球机构

544

据《纽约时报》7月12日消息,世卫组织当日发布了关于人类基因组编辑的新建议,呼吁建立一个全球注册机构来追踪“任何形式的基因操作”,并提出建立一种能够引起人们对不道德或不安全研究的担忧的揭发机制。世卫组织表示,所有涉及人类基因组编辑的研究都应该公开。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存在不择手段的企业家和诊所故意滥用

学者发现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增加肿瘤侵袭、转移风险
健康新闻

学者发现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增加肿瘤侵袭、转移风险

737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陈静 杨静)长久以来麻醉药物对患者脑功能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记者16日获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历经两年的探索研究,从多层面证实,常用

健康新闻

可完全吸收的心脏起搏器问世

1307

据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描述了一种“临时性的”、可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其运作不需要引线或电池,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被身体完全吸收。这种装置已经过一系列动物模型测试,能帮助那些需要暂时支持以维持心率的患者从心脏手术中康复。在心脏手术后的恢复期间,需要暂时地使用心

健康新闻

新研究称拔智齿会长期改善味觉

1168

牙医总爱劝我们拔智齿,但其后果却令很多人担心:“拔掉智齿有什么后果?会影响味觉吗?”据近日发表在英国《化学感官》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科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拔智齿可以改善味觉,而且该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20年来,研究人员跟踪评估了1255名患者的化学感官检查数据,其中891名拔掉了智齿

健康新闻

新研究称喝咖啡有助保护肝脏

929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常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的风险较低,而且,咖啡的种类无关紧要,因为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脱咖啡因的咖啡具有同样的好处。在该研究中,南安普敦大学的奥利弗·肯尼迪及其同事分析了384818名咖啡饮用者和109767名不喝咖啡者的数据。在10.7年的中

健康新闻

血液中部分蛋白质水平异常或有助预测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723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与血液中数十种蛋白质水平异常有关,而这种异常提前数年已开始出现。新发现为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性疗法提供了思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这项新研究使用了美国一项持续数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