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法条例丨付款后商家“跑路”怎么办?消费者该这样维权
新华社上海6月29日电(记者程思琪)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维权投诉的热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规定,为规范预付式消费模式、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的投诉数量常年居高不下。记者梳理发现,
新华社上海6月29日电(记者程思琪)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维权投诉的热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规定,为规范预付式消费模式、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的投诉数量常年居高不下。记者梳理发现,
会员办卡不到半年健身房即失联跑路,消费者发现在办卡前2个月,健身房就因场地租赁纠纷被法院判决腾退房屋,然而其间仍然劝诱消费者办理年卡,消费者的预交会费怎么办?健身房是否存在故意隐瞒重要缔约事实,构成欺诈消费者?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李女士与一家健身房签订了《某健身房服务交易合同》,
日常去菜市场买菜或去小吃店买副食时,消费者常会遇到“抹零”的情况。原本这是商家让利于民的善意行为,但却有人借机玩起心眼,对消费者进行“反向抹零”,看似只是多收了几毛钱,但实际上是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反向抹零”并非个例“消费930.9元被收费931元”,近日大连一名男子的
今天是“双十一”,“买买买”模式进入高潮。针对这场购物狂欢,昨天,多部门通过发布调查报告、消费提示等方式,再次提醒消费者,别忘了曾经经历的消费陷阱,做个不轻信促销宣传,不掉进低价陷阱,购物前仔细阅读促销规则,遇到问题依法维权的聪明消费者。消费者对电商平台满意度总体评价不高昨天,中国标准化协会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