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筑牢百姓健康的头道防线

7

三月春风暖,作为一名乡镇医生,我又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履约工作了。这些年,一个离临江镇有10多公里的小山村,总让我放心不下。我时常到村里给10多个行动不便的老人逐一测血压、血糖,进行其他健康常规检查,反复叮嘱服药和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让我牵挂的是村里70多岁的潘大爷,他因脑出血后遗症

美容护肤

洁牙会感染梅毒?抖音大V医生引争议

538

近期,一位抖音名为“医路向前巍子”的网红博主发布的一段科普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他在视频中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博士疑因洁牙感染梅毒的案例,提醒网友洗牙一定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时间,诸如纹眉、洁牙、打耳洞等是否会导致梅毒等疾病感染的讨论在网络四起。期间也有一些知名的医疗领域博主发视频“辟谣”,认为洁牙导

美容护肤

新生宝宝耳朵小、耳朵皱 或是耳廓畸形

318

自2020年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搭乘地铁、公交仍需要戴口罩。说到戴口罩,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不便”,就读幼儿园中班的乐乐,就有着自己的小烦恼——他的左耳朵挂不住口罩。医生提醒,小部分耳廓畸形能够自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无法自愈,会遗留耳廓形态畸形,容易造成患儿心理问题,

美容护肤

千万别这么干!女子自行剪倒睫酿苦果

77

睫毛倒着长,误以为将它剪掉就没事了。没想到这番操作,竟让36岁的武汉市民柏女士的眼睛被异物感、流泪、眼红、疼痛折磨了些许时日。医生王育红提醒,倒睫非小事,切勿擅自处理。家住武汉江汉区的柏女士右眼下睑睫毛从小就“不走寻常路”地往里长,由于当时没症状就没管,不知怎的近几年,倒长的睫毛时常戳得眼睛发痒、发

日常养生

“阳”了呼吸困难?试试趴着睡助通气

1552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表现不一,部分患者有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的症状,应该如何缓解?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治疗专科副主任护师文辉、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治疗专科主管护师孟賽为广大网友演示俯卧位通气。文辉表示,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肺顺应性,改善通气血流比,缓解患者的缺氧状况,适用于大部分清醒的新冠肺炎患

美容护肤

腰突要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注意两种情况

96

大部分的腰突症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出现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部的放射疼痛,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症状会有明显缓解。然而,当腰突症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就不宜再继续保守治疗,应尽快进行手术。足下垂有些腰突症患者就诊是因为下肢无力,走路使不上劲。其实,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多位于腰4~5节段,且刺激到

健康新闻

支架并非“护身符”心梗患者别大意

1300

老张于一天晚上突发心梗,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医生给老张做了冠脉造影术,发现两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遂植入了两枚支架。术后医生建议老张改善生活方式,并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但是老张觉得自己已经做支架手术了,就没把医生的叮嘱放在心上,擅自停了药。这是老张的第一次支架经历。事情还没完……两

健康新闻

北京市选派31批医疗队开展对口支援

461

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干部人事处处长冯华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干部人才选派工作,十年来,共选派31批医疗队共896名专家,分赴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执行对口支援任务,其中,西藏拉萨市及1区2县289名,新疆

健康新闻

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医药科技亮点纷呈

876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进入倒计时,记者连日采访了解到,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秀出创新精品。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科学今年首秀进博会,将展示病毒学、肿瘤学领域创新产品。其原研的抗真菌领域一线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Am

健康新闻

研究发现半脑就能识别文字和面孔

802

一项关于大脑可塑性和视觉感知的研究发现,儿时接受过切除一半大脑手术的人,80%以上的时间都能准确识别出两个单词或两张脸之间的差异。考虑到切除的脑组织的体积,这一准确性突显了大脑重新连接自身并适应剧烈性手术或创伤的能力及其局限性。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的这一发现,是有史

日常养生

打手脚、打腰背 为啥麻醉部位各不同?

751

很多手术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做手术、打麻醉,为什么有的人是在手脚上打针,有的人还要在腰背部打针?是不是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今天,麻醉科的医生就来带大家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手脚打针首先说说手脚上打麻醉针,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提到的全身麻醉所需要开放的外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大多通

健康新闻

让健康惠民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

1423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让健康惠民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顾天成将更多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基层医疗机构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减少患者往返奔波;深化智慧健康建设,一部手机可实现挂号缴费和报告查询……28日,国家卫

健康新闻

十年来,我国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514

过去,到大的三甲医院看病,堵车、停车是个老大难问题,患者就医很不方便。在9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谈到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普遍共鸣。“我们痛下决心把院区内员工停车位转移到附近社会停车场,把院区停车位留给患者。”王俊说,这样

美容护肤

全国爱牙日:拔牙后的这3个时间点,很关键!

1321

拔牙是口腔科的常见手术,每次手术后医护人员都会给患者一张“拔牙需知”。今天教您一个简单的方法,轻松get“拔牙需知”。首先,我们记住拔牙后的30分钟、2小时和24小时这3个时间点。30分钟拔完牙30分钟后把压迫止血的纱布取出来。没有大量出血就可以喽,如果口内残留血丝和口水可以咽下而不是吐出来。吐口水

美容护肤

疤痕处理讲究多,方法错了可能越切越大!

1823

张先生青春期的时候因为胸口长痘,留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疤痕,因为时不时感觉很痒,就在医院把疤痕切除了,结果半年后就在原部位长出拇指大小的疤痕,瘙痒更严重。随后另一位医生帮他做了第二次切除,张先生的疤痕非但没变小,反而在半年后长成巴掌大。为何疤痕会越切越大?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整形美容科王晋煌副教授解释,

美容护肤

夏日炎炎汗流浃背 腋臭尴尬如何消除?

530

高温天气大量出汗,腋臭患者的尴尬时刻又来了。腋臭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危害,却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社交,甚至形成心理负担。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乃芳介绍,腋臭,亦称“狐臭”,主要是由于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经皮肤局部细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异常臭味。腋臭其实是臭汗症的一种。李乃芳表示,

日常养生

夏日炎炎汗流浃背,腋臭尴尬如何消除?

375

高温天气大量出汗,腋臭患者的尴尬时刻又来了。腋臭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危害,却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社交,甚至形成心理负担。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乃芳介绍,腋臭,亦称“狐臭”,主要是由于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经皮肤局部细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异常臭味。腋臭其实是臭汗症的一种。李乃芳表示,

健康新闻

国家医保局:稳妥有序做好医疗服务价格工作

899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彭韵佳)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重要的经济和民生事项。国家医保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继续稳妥有序做好现阶段医疗服务价格工作,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属性,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各地持续完

美容护肤

高考过后近视手术?正规的全面检查不能少

686

每年高考后,都会迎来一波近视手术的高峰,许多人希望通过手术的方式摘掉眼镜,以崭新的形象来迎接全新的学习生活。那么,近视手术分几类?什么人适合手术?术前术后应该注意什么?近视手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角膜屈光手术,一类是晶体植入手术,大多选择的是角膜屈光手术。一般来说,角膜屈光手术建议近视度数小于100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逝世
健康新闻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逝世

440

辛育龄在中日友好医院(翻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田晓航)记者8日从中日友好医院获悉,“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7日22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辛育龄始终关注人民健康,把毕

美容护肤

我国肥胖人群超9000万 减重手术适合谁?

1011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不仅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还会导致骨骼压力过大,对关节造成影响。我国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很多人认为,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减肥漫长而痛苦,在减重代谢手术在国内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能否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轻松“减肥呢?北京世纪

美容护肤

"美容师"6天持证上岗 医美陷阱咋躲避?

997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医美培训乱象,零基础、包教包会,经过为期6天的培训就能拿到“微整形高级美容师”证件上岗。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中心主治医师张玲介绍,非手术的风险并不比手术低多少。操作不到位,玻尿酸能打成栓塞,有失明、致命可能;肉毒素可以打出面瘫、植物人;激光治疗不当,也可以造成皮肤

健康新闻

罹患罕见脊柱肿瘤的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上海成功获救治

1806

中新网上海3月4日电 (陈静 王根华)记者4日获悉,一位罹患罕见脊椎肿瘤、双下肢完全瘫痪的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上海不仅核酸检测结果转阴,还成功接受了多节段肿瘤精准切除与重建术,有望重获健康人生。记者当日走访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时获悉,旅居英国的44岁陈女士,在8个月前突然感觉

健康新闻

六旬女子不把疝气当回事 肠胃“溜”进胸腔压迫肺

246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李晗)六旬女子查出疝气却没当回事,不料春节假期突然呼吸困难,送到医院抢救才发现,肚子里的内脏竟然通过疝孔进入胸腔,几乎压缩了半个肺。经过手术和ICU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62岁的郭女士家住阳逻,10年前查出左侧膈肌位置出现疝气,一直没有积极治疗。今年大年初二,郭女士起床后突然上气不接

健康新闻

给滑雪爱好者们提个醒 避免滑雪受伤应注意以下5点

512

北京冬奥会正在火热进行,连云港的多个滑雪场迎来众多游客。2月9日,记者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春节期间该院收治多例滑雪骨折患者,其中有大人有孩子,甚至有人刚进滑雪场大门还没来及滑雪,就已经滑倒摔成骨折。2月7日,节后上班首日,连云港一年轻女子玲玲(化名)却无法正常到岗,原来春节期间,玲玲带着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