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重庆大学发布“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

405

中新网重庆3月16日电 记者15日从重庆大学医工融合创新大会上获悉,该校发布的“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描绘了AI技术推动医疗模式变革的未来画面。据介绍,在未来的AI社区医疗仓里,为患者进行的医疗服务将转变为健康服务。AI医生通过数字扫描+AI辅助诊断,借助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可为

健康新闻

上海专家连线新疆 跨越5000公里远程成功完成机器人手术

1674

28日,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远程机器人手术,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和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下成功完成。这场连接帕米尔高原与东部医疗高地的“生命之约”,突破空间与距离的限制,创造人工智能与外科医学的新里程碑。据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头颈外科陶磊教授团队利用国产人工智能经口无创手术机

健康新闻

AI不能替代医生直接进行诊疗决策

276

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的通知中提到的“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引发热议,人工智能“幻觉”也被自媒体轮番报道,AI医疗看上去似乎“不太靠谱”。同时,人工智能辅助医生诊疗时能够引用出最新指南,并标注多篇参考文献中的关键内容,正成为越来越被倚重的“全知型”帮手。那么,人工智能参与照护百姓健康后,该

健康新闻

AI如何助力重塑肿瘤诊疗模式

1078

一次CT平扫即可助力医生识别多种癌症,在线平台几秒完成个性化医疗资源对接……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全面变革肿瘤诊疗方方面面。“AI可贯穿肿瘤诊疗全流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成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从影像初诊、病灶识别、病人入院

健康新闻

儿童健康大模型建设启动

1720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与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共同建设我国儿童健康大模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介绍,儿童健康大模型的建设将依托儿科前沿医学知识、专家经验,旨在实现儿科疾病诊断、病例分析、辅助决策、预后预测、预防保

健康新闻

聚焦智慧医检4.0时代:如何让医检服务更精准?

1995

随着智慧医检进入4.0时代,医学检验服务的全场景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如何让医检服务更精准、更方便?23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活动上,第三方医检行业的首个医检大模型——域见医言大模型正式发布,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同步上线。该模型的上线将推动检前项目查询更便捷、检中生

健康新闻

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深圳启动建设

1878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组建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7月14日在深圳启动建设。该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记者从当天的启动建设仪式上了解到,当前,生物制造日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生物制造产业

健康新闻

“数字中医人”线上“出诊”

76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刘晓艳 董玥欣)打开微信小程序,对着摄像头拍摄几张面部和舌头的照片,就能实现个人体质自助辨识,并获取中医体质理论、未病防治、自我健康管理等专业知识……记者5月12日获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顾晓松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共同规划与指导

健康新闻

家政机器人迎来高光时刻

353

谁不想要一个可完全承担家务的机器人呢?这也是人们对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大梦想。虽然机器人专家已经能够让机器人在实验室做一些像跑酷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这都是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精心规划展开的。真要让机器人在你家中自主工作,多少还是让人不太放心,尤其是在有儿童和宠物的家庭。而且房屋设计各有不同,房间布

健康新闻

加快智慧健康技术发展

1029

【建真言 谋良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相关软硬件在健康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更多支持。 建议加快智慧健康技术研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医学、工程学等深度融合,加强生物检测监测

健康新闻

新型可穿戴系统能实时识别人类情感

1944

科技日报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所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实时识别人类情绪的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各个行业,提供基于情感服务的下一代可穿戴系统。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长期以来,由于情绪和感觉的抽象性和模糊性,理解并准确提取情感信息一直是个挑战。为解决这一

健康新闻

为智能角膜重建“原生感觉”

348

角膜病变会引起人眼视力的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失明。据统计,全球约有上千万人因角膜疾病而失明。角膜移植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角膜供体有限,仅有约1/70的患者可以及时进行角膜移植,多数患者则只能在黑暗里等待。近年来,为了缓解角膜供体紧张,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人造角膜。其中,波士顿型人造角

健康新闻

中国专家研发多模态消融治疗系统 “冷”“热”一体 快速精准杀灭肿瘤

1526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 陈静 钟轩)记者28日获悉,中国专家通过多次技术迭代,历时5年反复应用验证,成功研发多模态肿瘤射频治疗系统,相关成果已经转化成一种能够投入临床应用的整套设备。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影像引导的多模态消融治疗实体肿瘤临床解决方案”为依托,专家们研发的该系统集超低温冷冻与射

'); })();